分享

外感病是指风、寒、署、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外来的邪气伤人以后所发生的疾病。共同特点就是发热,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涩法等。

 任我游129 2022-09-26 发布于陕西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1.伤寒的含义:

①广义: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这里(所说)的外感病是指风、寒、署、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外来的邪气伤人以后所发生的疾病。(把它们)通称叫做外感病。共同特点就是发热,所以我们常常要把这个概念写成"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这个"热"字不是指邪气的性质,而是指这类病证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

一切由于外来邪气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在古代都叫做"伤寒"。大家说了"寒"不就是寒冷吗?为什么这个"寒"字可以代表风、寒、署、湿、燥、火疫疠之气等所有的邪气呢?因为"寒"字在古代有一个广义的含义,就是泛指邪气。

日本有一个医生叫中西惟忠,写过一本叫《伤寒之研究》,说过这样一句话"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这就是说把这个"邪"字叫"寒"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

②狭义: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人体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狭义的伤寒,为什么要加"风",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只有寒邪,没有风邪带领的话,寒邪不能单独伤人。只有风邪才有善行而数变。所以在讲狭义伤寒的时候要将风、寒邪气并称。人体感受风寒邪气而且还要加一个"感而即发",感邪以后马上发病这是为了除外伏气温病。冬伤于寒,邪气潜伏体内,没有发病,春必病温。(这是)《皇帝内经》的话。这就不叫狭义的伤寒了,它属于广义的伤寒范畴。

皇帝内经里《素问·热论》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琢磨一下,是广义的概念。

《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段话里,既有广义的含义,也有狭义的含义

另外在《千金要方》引《小品方》里的一句话说"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温疫,乃田舍间号耳",天行、温疫这些病,知识分子、医学家把它叫做"伤寒",可是,田舍间那些种地的那些百姓们把它叫做天行病、温疫病。

在《肘后方》里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

凡是那些达官贵人,那些知识分子,那些医学家说文雅的把这些病叫做"伤感",而民间百姓把它叫做"时行",因此"天行"、"温疫"、"时行"这都是指的外感病。都是具有传染性、流行行的一类疾病。由此可见伤寒的广义,狭义的概念在古代的医学著作中广泛存在的。

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后,要把西医的术语翻译成中文,翻译的时候自然就要寻找汉语中固有的一些词汇,来翻译西医的术语。由于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那种肠伤寒和副伤寒,在翻译的过程中怎么办呢?找来找去,这些伤寒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肠伤寒和副伤寒,就从中医的术语里选了一个词,就选"伤寒"。应该说,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专指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和中医所说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的"伤寒"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当然中医用(治疗)伤寒病的这种辩证论治的方法去治疗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病,那个伤寒病在一定的阶段用中医中药的手段去治疗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所以说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要把它分清楚。

《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杂病"是指除了外感病一切疾病在古代就称为"杂病"。"论"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我们今天写的论文,在这里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的一句话"论也者,弥论群言,而研一理者也"。

"弥"就是广泛的意思

"论"就是收集的意思

"群"就是众,众多的

广泛收集众多的医家的观点,去研究、去探讨一个问题。因此《伤寒论》应当是众多医家治疗伤寒病(经验)的一个综述,治疗伤寒病的一个总结。

《伤寒论》是公元2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伤寒论》、《伤寒杂病论》的"论"就是一种综述,是收集了众多医家探讨治疗外感病和治疗杂病的这种经验的一个集合。

2.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从2个角度来谈)

①一个从它10卷22篇,各篇的大体是什么内容。

第一篇:《辩脉篇》主要辩别病脉

第二篇:《平脉篇》平脉"平",正常的意思。平脉有一大部分内容是讲平人、正常人的脉象。当然"平"也有辩的意思,在平脉篇里也有一部分内容是讲病脉的。

这两篇内容属于仲景脉学的精华

仲景脉学在中医脉学的发展史上介于《皇帝内经》和王叔和的《脉经》,以至李濒湖的《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中国脉学的发展《皇帝内经》是奠基,张仲景是进一步发展,而到王叔和的《脉经》,特别是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诊走向完善。

今天我们讲诊断主要还是用的王叔和的《脉经》和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的内容。而中间从《皇帝内经》到李濒湖的《脉学》之间的过渡就是张仲景的辨脉篇和平脉篇。因此它的脉象主病和我们今天学的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在《伤寒论》里的"迟"脉,我们今天说是主阳虚,气血运行迟滞才导致了迟脉,可是在《伤寒论》中脉迟,既可以主阳虚,也常常主"阴血不足",阴血不足,气血运行迟滞,因此出现了迟脉。我们以后讲迟脉的时候"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明明讲的是迟脉是主营血虚。

再说这个"浮"脉,我们今天学的是主邪在表,邪在表,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所以脉轻取即得,但是主表的这种浮脉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但是在《伤寒论》中浮脉可以主表,也可以主热,象白虎汤适应证"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那个浮脉就主热。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那个浮脉也主热。象"心下痞,按之软,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那个浮脉还是主热。

为什么浮脉可以主热?主热的浮脉是个什么样的特征,实际上主热的浮脉是指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涌,血管扩张,那么既然血管扩张的话,脉轻取即得,仲景就把这种脉象叫"浮脉",但是主热的这种浮脉,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这是和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的这种主表的浮脉是不同的,所以当我们学习仲景的脉学的时候,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仲景的脉学和后世的那个学的和当今所学的脉学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想研究一下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由《皇帝内的》到《脉经》到李濒湖的《脉学》之间过渡阶段的脉象主病的话,那么你可以看《伤寒论》的《辨脉篇》和《平脉篇》。

第三篇:《伤寒例》内容可以看成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总论。他引用了大量的已经遗失的《阴阳大论》的内容,也引用了《皇帝内经》的一些内容。

他讲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自然界正常气候的变化

自然界异常气候的变化

讲了外感病的成因

讲了外感病的分类

讲了外感病的治疗原则、护理原则、预防原则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个总的论述。

讲温病的老师肯定也提到了《伤寒例》对温病学的贡献。关于伏气温病的问题,在《伤寒例》中都可以见到。

第四篇:《痉湿暍》

"痉"就是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一类病

"湿"就是感受外来的湿邪所导致的病

"暍"就是中暑

显然它们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由于《伤寒论》"六经病辨证篇"主要描述的是狭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发生以后在它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病证的辨证论治,所以《痉湿暍》放在这里主要是和后面的狭义的伤寒、中风相鉴别、相比较的。在《金匮要略》里"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有证候、方药,在《伤寒论》里痉湿暍病里只有证候,没有谈到治疗方药,所以在《伤寒论》里放这样一些内容主要是和狭义伤寒论鉴别、比较的。

前面这四篇内容我们的教材里是没有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前四篇"

我们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学者,象刘景元一个温病学的研究者,那他一定研究《伤寒论》中的《伤寒例》。

要专门作为一个诊断教师、诊断教授要研究脉学发展历史的话,那么一定要研究《伤寒论》中的"辨脉"和"平脉"

中间有10篇,这10篇内容是:

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③"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太阳病篇分了上、中、下篇,然后就是:

④"辨阳明病"

⑤"辨少阳病"

⑥"辨太阴病"

⑦"辨少阴病"

⑧"辨厥阴病"

然后:

⑨"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⑩"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我们就把上面10篇叫"六经病证篇",比方说"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和"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它不属于六经病证的内容,但是它放在后面一个是和伤寒病相鉴别的,一个是对于六经病病后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比方说劳复的问题、食复的问题,遗留下来的痰饮水湿等等这些问题,怎么进行治疗,怎么进行护理。

这10篇内容一共398条,涉及到的方剂是112方,有的书说113方,那是因为有一个方子叫"禹余粮丸",只有方名而没有药物组成,所以我们通常说它112方。

而我们在大学里我们的《伤寒论》五版教材它的原文就是选自于这398条之中,大概选了三百多条,而我们在本科阶段要求大家特别熟悉、特别掌握,甚至要求大家能够背会的条文也就是一百多条,112条。

还有8篇,我们就叫后8篇,"可与不可诸篇"内容是:

15."辨可发汗证脉证并治篇"哪些病可以发汗,哪些病不适合发汗。所有可以发汗的病证都在这一篇。

16."不可汗篇"所有禁用发汗的条文都在这里头

17."汗后"所有发汗后造成的各种坏病,造成的各种变证,怎么样进行救治,都在第17篇。这些原文绝大多数出自中间的"六经病证篇"的条文,也有一部分条文不见于"六经病证篇",所以从总体来看后面的内容是前面的"六经病证篇"按照治法重新进行归类和编排的一种东西。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条文并不见于"六经病证篇"。

我们作为《伤寒论》的研究(者)后面这8篇内容也一定要去了解。你比方说在桂枝汤方后,关于发汗的要求。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遍身漐漐,漐漐就是小汗出的样子。遍身,什么叫遍身,是不是说心口窝、后背见到汗就叫遍身,在前面都没有交代

,在"辨可发汗病证脉证并治篇里"说得非常清楚,说"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什么叫遍身呢?就是要手脚都见到汗,要使手脚都出了汗,是对"周遍"的注释,出多长时间呢?"令一时间许",要出一个时辰的汗,就是出2个小时。

出邪退,脉静身凉的效果。

(如太阳病篇)有一条原文说,这个病,病程已经很长了说其人不呕,是除外了少阳病,邪没有传少阳,说"清便欲自可","清"指的便、排、拉;"便"就是大便,清便就是拉的大便,为什么这样解释,我后面会解释,拉的大便"欲自可",可犹宜也,就是正常,大便是正常的。这个"欲"自可,如果当作"欲"字讲的话,那肯定是现在还不正常,后面的"清便欲自可",作"清便续自可"。

由此我们知道,在太阳病篇的"清便欲自可",这个"欲"字应当是"续"字的通假。为什么可以是通假呢?因为在古代"欲"和"续"同一个韵部的字,同一个韵部的字就可以通假,但是同一个韵部的字很多很多你必须有证据才能够(说是)通假。什么证据呢?"别本以见例"或者是"同本以互证"。有2本书,这本是"清便欲自可",那本书是"清便续自可",象王叔和《脉经》所收集的《伤寒论》里,里头做"清便续自可",这叫什么呢?"别本以见例"、"同本以互证",在太阳病篇是"清便欲自可",在"不可发汗病脉证病治篇"是"清便续自可",由此就证实"欲"通"续","清便续自可",(指)排的大便持续是正常的,那就提示病没有传入阳明。

18."可吐"

19."不可吐"

20."可下"

21."不可下"

22."汗吐下后"

②另外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来谈;

"理"主要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在张仲景之前中医学的著作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的(著作),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医经》;另外一类是经验用方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经方》,基础理论(著作)缺乏临床的实际治疗。《皇帝内经》只有十三方,今天看起来实用的也不多。经验用方,象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缺少理论的指导,而只有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辨外感病。在《金匮要略》里用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来辨杂病,而这种辨证方法是在理论指导下辨出证来之后,据证立法。然后方随法出这样一个辨证论治的诊疗的体系,才落实到临床上。

"法"这个"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伤寒论》以伤寒来命名,涉及到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内容,但从它主要辨证论治的来看,还是谈的以狭义伤寒为主的辨证论治这样一本书。

从治则上来看,伤寒是一个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伤寒论》从头至尾贯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扶正是为了祛邪

祛邪是为了扶正

后世医家把它总结为"扶阳气、保卫气、存津液"

象陈修园他总结《伤寒论》贯穿始终的是"保卫气、存津液"

第四版教材、第五版教材提到他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扶阳气",其实这些都是从扶正的角度来谈的,而《伤寒论》最多的是用了汗、吐、下等等祛邪的方法。

因此,我们的(远程教育)课件上把《伤寒论》的治则写得很多。归纳起来,实际就是两个方面:

扶正、祛邪

扶正是为了祛邪

祛邪是为了扶正

祛邪的时候不忘扶正

《伤寒论》把中医所说的八法在临床运用得非常非常的好。就是从《伤寒论》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所谓的八法:

汗法:治疗邪在体表,具有发汗的代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都出自于《伤寒论》

而这些方子对真正寒邪在表的这种证候确实有很好的发汗效果。

吐法:我们今天不怎么常用,但是在中医的历史上吐法可以治疗许多复杂的疑难病证,代表方:

瓜蒂散、就出自《伤寒论》。

下法:是《伤寒论》中最常用的、也是涉及到方剂最多的一个方法,代表方

《三承气汤》泻下燥热、

《桃核承气汤》泻热逐瘀

《抵挡汤》是破血逐瘀,也算下法的范畴

《茵陈蒿汤》是利湿、泻热、退黄,用了是大黄,也可以算下法的范畴

《麻子仁丸》的润下,象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导下,象大陷胸汤的泻热逐水都属于下法

和法:对于和法,我们通常用"和解"这个词,对于"和解"的理解,有的人说是调和,实际上我的理解它不是调和,因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人体的枢机有两个:

一个是少阳半表半里这个枢机,是调气的升降出入的

一个是中焦半上半下这个枢机,主要是调气的升和降

人活着全凭一口气,人体的气一定是流畅的、

一定是畅通无阻、

一定是条达的

许多疾病是气不和造成的,气不和所造成的。我们遇到气不和的这种证候,组成哪个环节,抓哪个关键来调节。就可以抓少阳半表半里这个枢机,也可以抓中焦半上半下的枢机,因此,对于"和解"的理解,我把他解释为"和枢机,解郁结"

因为枢机不利,气机必然郁结,气机郁结以后就造成了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和解"应当理解为"和枢机、解郁结",把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和解"。代表方:

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枢机的,还有一组代表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温法:

代表方:大家比较熟悉的

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这一类具有助阳、祛寒作用的方剂。

清法:代表方如:栀子豉汤清宣胸隔中的郁热,像白虎汤辛寒折热清中焦之热的功效

像黄芩汤可清少阳胆热,治疗胆热内迫肠道的热利,这都可以算作清法的范畴。

补法:代表方:像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脉搏不续的脉结代、心动悸它是气血双补的,像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可以治疗心中悸而烦,又可以治疗气血两虚腹部筋脉失养的腹中拘急疼痛,这可以算补法。

消法:像抵当丸具有化瘀缓消的作用,终于治疗太阳蓄血证瘀、热都比较和缓。

所以后世所谓的八法实际上是从《伤寒论》具体的治法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涩法:我觉得在《伤寒论》中还有涩法,像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的涩肠固脱法,它们治疗下利滑脱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那么除此之外,在《伤寒论》中还有

针药并用的方法

针和灸并用的方法

药物和食疗并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经常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方:112方

绝大多数选药精当组方严谨、剂量准确

有一个部门用《五苓散》来做动物实验,五苓散这五种药如果按《伤寒论》原书的剂量比例,泽泻量多,桂枝量最少,猪苓、茯苓、白术的量居中喂动物,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如果把这五个药的剂量各等分做出来散剂去喂动物,几乎没有利尿效果。

再举一个例子,日本有一个药理学小组,拿白虎汤加人参汤做成煎剂,给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

。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大家都知道,用四氧嘧啶给大白鼠注射之后,抑制胰岛素细胞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了,动物血糖就升高了。然后按照原方的药物组成、按照原方的药物剂量比例做成白虎加人参汤给这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结果发现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可是在我们想来,糖尿病的病人,你还能用粳米吗?粳米是碳水化合物啊,那么你还能用甘草吗?甘草是带有甜味的啊?所以日本这个研究小组,塔用一个药一个药的试验,结果发现这五种药单独使用的时候只有知母和人参这两个药有一点降血糖的效果,至于粳米、石膏、甘草这三种药单独使用不降血糖,于是他们就想整个方子的降血糖作用会不会是人参和知母加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呢?结果这两种药合用之后给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喝,发现并不能提高降血糖的效果,然后他们就调整知母和人参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发现把人参用多了之后,降糖作用不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他们认为单独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知母和人参之间可能在剂量比例上不适当的时候,它们反而具有拮抗作用。

知母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提高

人参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也提高

石膏单独使用不降糖,但是它对知母和人参的降糖作用具有协同效果。

接着实验,把知母和人参两个药放在一起,把人参(加)用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时候加入石膏,随着石膏量的增加降糖作用逐渐提高,当然这是有限度的,石膏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再加量,它的降糖作用也不再提高自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依次加入单独使用没有降糖作用的粳米、降糖作用进一步提高,再加甘草,降糖作用又进一步提高,说明石膏、粳米、甘草对整个方子的降糖作用都有协同效果。现在五个药都用齐了,降糖作用没有恢复到原方的水平,为什么?

这一次试验的时候人参的量用多了,人参的量降到原来剂量水平的时候,降糖作用最好,把人参拿掉,就是白虎汤,发现降糖作用又很差。所以日本这个药理试验小组,非常奇怪,不知道中国的古人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找到了这样优化组合的方药组成,找到这样优化的剂量比例。

所以说《伤寒论》112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

多一个药少一个药了都会影响疗效,然后,剂量准确,疗效可靠。你说这些方子,你说清热的,它就是清热的;你说发汗的,它就是发汗的;你说泻下的,吃完了不用多长时间它肯定是泻下;催吐的,立竿见影,喝下去就会吐出来。所以疗效可靠,不仅经得起千百年来临床实践的检验,也经得起现代的实验室中的药理实验的检验。

药:76味

在药物学上《伤寒论》用药不多才76味,这些药物在炮制上都非常严格比如讲

麻烦要去节,昨天有个老师问我,麻黄为什么要去节啊?麻黄节和麻黄根是敛汗的,但麻黄汤用麻黄要求是发汗的,取它发汗的作用,当然要把麻黄节去掉;

那么桂枝要去皮,桂枝本身就是桂枝的细枝,还有什么皮可去啊?实际上,桂在汉代桂枝和肉桂是不分的,所谓桂枝去皮,是说你采来这么大堆桂,要把带有粗皮的粗的枝子去掉,因为带有粗皮的那个东西呢?他不是走表的,它是走里的,它有温里的作用,那就是我们后世的肉桂了,所以要把有温里作用的带粗皮的这些粗的枝子去掉;

杏仁要去皮尖

附子要是回阳救逆的话,它总是生用,要是温里散寒的话,它总是炮用。从来没有发现一次是该生用的,他用了炮附子;该炮用的他用了生附子,从来没有发现一次这样的差误。所以在药物学上也是有巨大贡献的。

我们从理、法、方、药的角度讨论了《伤寒论》的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它在药剂技术上(也有很大贡献)

什么叫药剂技术呢?中药的剂型涉及到: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丸、散、汤、膏),在《伤寒论》里(还)涉及到灌肠剂、含剂,你看我们今天的含片,在《伤寒论》里虽然不是含片,但它就是含剂;还涉及到肛门栓剂。在《金匮要略》里还有吹鼻剂、滴耳剂、阴道坐药,剂型就更多了。这就是药剂技术,直到今天许多药剂技术还是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

护理知识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护理知识。吃了药以后哪些饮食是要禁忌的。怎么样去发汗,这都涉及到护理知识。所以《伤寒论》不仅是中医临床学的奠基,它还是药剂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护理学的奠基。

小结:《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它是公元二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这两句话是《伤寒论》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底下就讲它的内容: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并涉及到中医的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

下面要归纳总结的是它的贡献:它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说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当代医学上仍然是优化的、仍然是最先进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最初的创立就起始于六经辨证。因此这是它的一大贡献。

第二大贡献:在方剂学上,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方书之祖、众方之祖"

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也是《中医药剂学》、《中医方剂学》、《中医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