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之所安,即命之所向,《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眼里,什么才是为着“真己”而活,什么又是为了躯壳而活?

 读原著 2022-09-26 发布于四川
   人的命运走向决定于其心之所安处,比如根据修养的不同,人们言行时,至少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起心动念以及生命状态会呈现出来:
    一种是算计,心忧,常戚戚,总第一时间想着这句话说了,这件事做了,会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利不利,我是赚了还是亏了,我能从其中得到什么受享,占到什么便宜,这是小人,下士常态,——皆是牵于毁誉得丧,认贼作子,向外驰求,一生茫荡。
  第二种是,能及时观照察觉自己曾经的不良习染,如“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良知立马出来干涉,告知自己“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顺着私欲言行,只会害自己的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时候,能自觉主动的下修身之功来克私,正己,——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让生命归于真的自己。开始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当然是非理,非良知勿视,非理,非良知勿听,非理,非良知勿言,非理,非良知勿动,这样才是真正为着耳目口鼻四肢,为着自己的生命。
  王阳明先生对这一修身正心,格物致知过程详细描述道——
 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礼即理),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
   这第二种人,笃信修身为本,习惯有一个戒慎恐惧的照心,习惯观自在,——观自己的心止于何处,能随时随地不断修正,完善,日新自己,进而达到在夯实德信上不自欺,在修身进德上不断弘毅精进,知道生命的根之所在,到最后通过在事上磨炼,修到“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即使应事无穷,亦能以至诚不息的“致良知”一以贯之,自作主宰,轻松应对。如天地气机,本无一息之停一样,有了这个致良知的主宰,做事才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常力行于此,便能成为君子,并能轻松迈向上士之道。
   最后一种是率其性,不思而得,不虑而知,从容依据良知发动而行,依仁义行,无需什么义利相斗,天人交战,甚至连格物致知的功夫都免了,他生而即从容中道,无入而不自得,这是修养已经达到极高的境地的人,比如圣人。
   做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修养处在什么水平,然后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修身之道去完成自己,超拔自己,生命才有迎来大光明的可能,否则的话,一生只能恍惚茫荡,终无法觉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