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续两天跑10公里的感悟

 大侃说 2022-09-26 发布于山东

以前看到别人跑10公里,觉得很厉害。现在发现自己也能做到。从跑1公里到3公里,再到5公里,10公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蔡志忠先生说:每个人都比自己厉害100倍,只有自己不知道。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

日常只是跑3公里,已经跑了600多天。到了周末,看到朋友挑战了15公里,我也想试试。连续跑了两天,就会发现,跑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感受是不同的。

3公里时,念头比较多,浮起消失,消失再浮起,每次都不同。过后也不知道想了什么,5公里开始渐渐进入跑的心流当中,没有了念头的浮起消失,只有呼吸,跑,内心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

很多人问:为了锻炼身体跑步是个好习惯。其实这是一个表面,跑步的最大的益处,是练心。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惰性,当开车开习惯,就不愿意走路;但当跑步跑习惯了,走3公里,5公里都觉得正常,那么遇到挑战性的工作,先不会想能否做到,而是做了再说。这些感受都是从跑步中延伸出来,如果在跑10公里的时候,你先考虑的能否完成,那么基本完不成。只去跑就可以了。

念头会在身体上反应,比如念头里不想跑了,那么身体就会表现出疲惫;念头里不断出现还剩几公里了,那么就不会感受到跑,也就享受不到跑。跑步的喜悦来自身心合一。心在跑中,那么我不存在,当我不存在的,所以的执念就消失了。也就自由了

朋友连续跑了3天的10公里说:把曾经知道的道理,突然理解了。从知识变成了智慧。知识都是别人的,智慧才是自己的。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跑步是一种好的方式。

我喜欢在早晨跑步,喜欢看看天空,会发现每天有着不同,昨天还是云卷与舒,今天万里碧空,明天又不知会变成什样子,不得而知。

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天空的样子,只是往前看,很有意思的一个字-------前和钱。拥有越多,会觉得喜悦越少,所以喜悦不是建立的拥有之上,喜悦需要心静,专注。当有了抬头看天的习惯,喜悦也就由此而生。

村上春树写过一本书《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他有每天跑10公里的习惯,全世界的马拉松基本跑了一遍。他说:长跑是自己独处的机会;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的存在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如果自己不跑,是读不懂这本书的。当跑了,就会和作者产生共鸣。人的容貌虽有差异,但感受是相同的,无论是恐惧,悲伤,还是喜悦,谦卑。所以做到共情,需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我从坚持写作中,养成了坚持跑步的习惯。行为不同,但有着同样的驱动力。行为会延伸,那么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改变,通过书写思考,通过跑步修身,更是修心。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我是大侃,已坚持1323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