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上了年纪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0岁)在治疗时,会被医生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心血管病”,并被告知这是很重要的一级预防,即“治未病”:提前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迄今为止,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不容忽视的地位,16项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以降低20%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9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相关研究的结果也显示,阿司匹林可降低17%心肌梗死、14%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阿司匹林之所以能预防的冠心病,是因为其有一定的抗血栓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各大指南共识的建议一直在变化中。近日,中国循环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其结果显示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60岁老年患者,50mg/d更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 图1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8. 05.009.研究者通过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后进行分析发现:与50mg/d的阿司匹林相比,100mg/d的阿司匹林增加了67.1%的总出血风险(17.25事件/100患者年 vs. 28.34事件/100患者年)与73.8%的轻微出血风险(15.92事件/100患者年vs. 27.63事件/100患者年);但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6.65/100患者年 vs. 6.35/100患者年)和胃肠道不良事件(10.42事件/100患者年 vs. 12.73事件/100患者年)风险相似。 图1 接100mg/d与50mg/d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任何出血(A)和轻微出血(B)的累积事件发生率多变量Cox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剂量((100mg/d vs. 50mg/d)、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与出血事件独立相关。这项研究纳入了≥60岁老年患者均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其中165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50mg/d,26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之前该团队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mg/d及100mg/d均可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而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另外,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相对于肠溶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晚、崩解速度更慢。研究者建议,空腹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不同的剂量规格,常见的有3种:25mg、100mg、500mg。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最佳剂量是75-150mg。究竟吃几片要看剂量,25mg的每天3-4片,100mg的才是1天1片。患者:阿司匹林这种天天都要吃的药,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医生:阿司匹林有三种常用剂型: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缓释剂型和普通片。肠溶和缓释剂型的饭前吃,普通的饭后吃。肠溶和肠溶缓释剂型的阿司匹林外面包了一层膜。饭前吃药,膜到了肠道才会被分解,药物才能被吸收。如果饭后吃,反而在胃里吸收,伤害胃黏膜,造成胃损害。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肠溶片或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不能嚼碎,不然膜就不起作用了。但如果脑梗急性发作,阿司匹林肠溶片第1次要嚼碎了吃,这样能早3个小时预防再次发病或者症状加重。 医生:所有符合阿司匹林适应症的患者,只要服用期间没有明显副作用,能耐受,建议长期规律服用。1.阿司匹林过敏; 2.有高度消化道出血风险; 3.血小板过低(血小板低于50x109要禁用) 参考文献 共1篇 [1]陈夏欢,刘梅林,秦名芳,等.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8. 05.009.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