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 “得一”就是“得道”吗?

 舞酒绿林 2022-09-27 发布于广西

141. “得一”就是“得道”吗?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一连说了七个“得一”。“得一”是什么意思?“得一”就是“得道”吗?通行注解是这样,但也有不同的解释。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无为,道之子也。”河上公说得很明确,“一”是道的儿子,无为的表现。根据应该是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道”才有“一”,“一”是道的继承和发展。

王弼注:“'昔之得一者’,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生,所以为物之主也。……”王弼说“一”是数字的开始,这是事实,又说是“物之极”“物之主”就有点复杂了。看现代名人怎么说:

余秋雨:老子“要给道一个新的代称,那就是'一’。……以一个'一’字来提领世界,提领天地大道,实在是气度非凡。”(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20页。)用“'一’字来提领世界,提领天地大道”,那么“道生一”又不好解释了。

南怀瑾说:“后世学道的人,不传'道’而传你'得一’。'得一’就是'守窍’,有些叫你守丹田,有些叫你守海底,有些叫你守心窝,有些叫你守背脊骨后面的某个骨节,各种花样都有。……道家讲'一’,佛家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不二’就是'一’,本来很简单一句话,一玩弄文字就看不懂了。” (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83页。)他的意思,“一”还是道,但他把道家与道教搞混淆了,道教传“道”,道家讲人生哲理,不传“道”。

陈鼓应注释:“得一:即得道(四十一章:'道生一’)”(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21页。)既然“道生一”,肯定“道”不能等于“一”,自相矛盾了。

刘笑敢说:“本章突出了一个'一’的根本性地位。'一’之重要是从自然万物到人君的一切存在都离不开的:天地、万物、神灵、河川、侯王的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都有赖于道的作用,否则,天不清,地不宁,神不灵,河不盈,万物难生,侯王不尊,甚至还会天崩,地震,神消,河干,万物灭亡,侯王失位。”(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3页。)他这一说,不知道是“一”重要还是“道”重要,是“一”的作用还是“道”的功能。

他又说:“本章的'一’如此重要,显然不同于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之'一’。这里的'一’是第一的、根本的,'道生一’的'一’是派生出来的,是第二的。就重要性来说,这个'一’显然等同于'道’。”(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4页。)这段话虽然说得肯定,但相互矛盾。矛盾一,“'道生一’的'一’是派生出来的,是第二的。”那么,应该从“一生二”开始,“道生一”则多余。矛盾二,“这个'一’显然等同于'道’”,那么,老子到底是要说“道”还是说“一”?很明显老子说的是“道”不是“一”,“一”类似于“德”。

他接着说:“高亨说本章诸一字即道之别名也。其说似不误,大家也都这样讲,然而值得讨论的是,如果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为什么在这里老子不明言'道’而讲'一’呢?我们习惯于说道就是道,道的名字就是道。实际上,《老子》说'字之曰道’,'道’是表字,不是本名。本名是什么呢?本来没有,所以'吾强为之名曰大’。所以,道没有真正的名,只有表字,或勉强称之曰'大’。”(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4页。)

其实,“道”既“没有真正的名”也没有认真“表字”,都是老子勉强而为。第二十五章原文说得很清楚:“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刘先生没有把原文引用全。古时取名,本名在前,表字在后,表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本名意义的名字。“道”本来是“大”的字,“一”不可能是“道”的字。所以,“一”不可能与“道”等同。

刘笑敢还说:“为什么老子不给'道’一个更明确、更统一、更响亮的名呢?愚意以为,这正是老子之智慧、谨慎和理性的反映。道实有其功能,却无法确知、确指它是什么。这就是道的模糊性,这不是不合逻辑的模糊,不是糊里糊涂的模糊,不是头脑不清的模糊,而是不得不如此的模糊,是深刻洞见之中的模糊,是可以容纳任何新发现、新发展的模糊。”(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4页。)其实,不是“老子不给'道’一个更明确、更统一、更响亮的名”,而是给不了。因为道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也没有“智慧、谨慎和理性的”必要。“道的模糊性”是因为科学技术没到那一步,还不能解开宇宙之谜,老子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刘先生对“道的模糊性”的解释明显是过分地拔高了,很不自然。

老子知识渊博,肯定熟知《易经》。我们从《道德经》中可以读到《易经》的原理。如第四十二章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的“无”和“有”对应《易经》的“阴”和“阳”,《道德经》的“一”就对应《易经》的“太极”,《道德经》的“道”对应《易经》的“无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易传》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脉相承。所以,“一”可以代表“道”但不是“道”。第三十八章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比较而言,“一”与“德”同位,但作用有所不同,“一”偏向理论,“德”侧重应用。“道”是总概念,包含“一”和“德”。得一”意为“得道”,但不能相等。

“昔之得一者”,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成“昔之得道者”呢?其实,“一”不仅仅是以原始、清纯代表道,还体现在专一、专心地坚守道,不然得道也会失道。所以,老子在前面第二十二章就强调“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说明坚守道的重要性。第三十九章不仅说“人”,还说天、地、万物坚守道的重要性。这段翻译就是:

过去得道者是这样的:天得道从一开始,是万里无云,一览无余,天空清洁而明白,即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从一开始,无声无息,安然自若,寂寞而宁静,即地得道而安宁;神得道而灵验;山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才能为天下守正道。

“得一”与“抱一”意思差不多。 “得一”用得宽,天地万物都可以说 “得一”;“抱一”只针对人而言。在《道德经》里有七章提到“一”,与道有关的有四章,除本章和四十二章外,还有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和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一”意为道,但不能等于道。就像嫡长子可以代表父亲,但不是父亲。

总而言之,老子认为宇宙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就不存在了。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说文》解释:“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以一言道,说道的作用亦即德的表现。天下无道,不成世界。由此推及到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告诫统治者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要“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做人要低调、谦虚、朴实,专一,不要忘乎所以,见异思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