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长富引领新风尚(31-34章)

 青羊老叟图书馆 2022-09-27 发布于山西

第三十一章     学习老三篇  改造世界观

 

羊井底公社党委和武装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组织民兵和青年以王长富为榜样,学习毛主席著作,真正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使广大民兵的精神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已成为广大民兵的行动准则。不妨请看几个例子。

 

“用毛泽东思想多武装一个人,就多一份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

 

吾乐大队贫协主任王长富的女儿、民兵连副连长王秋爱真和她父亲一样,每天毛著不离手,时时处处办好事。社员们常用“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来称赞她。

秋收完了,秋爱的母亲见女儿过冬没有好衣服,就从箱子里把刚刚卖了猪的钱取出3元,亲自交给秋爱,说:“孩子!咱能为国家喂好这头猪,你应记第一功,你辛苦了一年也该添件新衣裳了。用这3元钱到苗庄物资交流会上买件衣料吧!”

    秋爱看看自己身上穿的快掉出棉花套子圪絮的破袄,把钱刚刚接到手,父亲访过的家史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出现在她的面前:-----那是一个严冬,西风凛冽卷着大雪,十岁的爸爸光着脚丫子,下穿一条露腿裤,上穿一件破汗衫,一手端着讨饭碗,一手拿着打狗棍,挨家挨户紧关着门。刚刚走到一家深宅大院的门口,房主人“嗖”了一声,一只恶狗便朝爸爸扑来,爸爸被咬得昏了过去。------又想到爸爸的教导:“咱过上了幸福生活,可不能忘了过去的苦呀!可要记住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呀!”秋爱暗暗下了决心要像爸爸一个样。她想,第一,我的衣服只要补一下,还能穿,就不必再缝新的了;第二,现在正在建设大寨田,我去赶会就减少了投工时间;第三,现在以雷锋、王长富为榜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用毛泽东思想多武装一个人,就多一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大家急需要学习资料。家有三件事,先尽紧的办,应当把钱买成毛主席著作,发给民兵们和社员群众。

当秋爱把老三篇一本一本地送到民兵和社员的手中时,民兵和社员无不感动。70余岁的王根成老大爷激动地说:“我一定向你们父女俩学习,把毛主席的书学好用好。”

 

“对人民有利的事,我就干”

 

国和大队民兵连民兵冯怀松是一个羊工,他以深厚的感情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常说:“我一定要像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王长富那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为集体放好羊。”他对羊群知冷知热,知饥知饱。社员们都说他爱羊超过爱子。几年来羊群迅速增长。去年还是103只的羊群,今年就成了182只,现在母羊全部怀胎,预计明年可发展到250只。他时不空过,路不空行,在放好羊的同时还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集体办好事。秋天帮助集体捆玉米杆30余亩,拔麻50余亩,收割高粱20余亩。

一天,他在收完庄家的地里突然发现有一堆玉米穗子没有取到集体场上。这时他想,我吃的是集体,花的是集体,穿的是集体,我应该爱集体。集体的粮食不能叫丢失了。想到这里,就急速回家,担上扑篮把玉米取了回来,交给集体。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雷锋、焦裕禄、王长富全心全意为人民,咱就应当向人家学习,也做些有利于人民的事。”

 

王根怀教子的故事。

 

19661023日下午,吾乐老贫农王根怀下工回家,一进门就发现地上放着6个玉米穗子。当时集体还没有分过玉米穗子,自留地的玉米穗子已经收藏了,这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就问才从学校回来的儿子王小广。

小广说:“是我从地里捡来的.

是在集体地里捡的,还是在咱自留地里捡的?

“集体地里捡的!”

“集体地里捡回的东西就应当交给集体,怎么取回家来了?”王根怀生气地说。

小广很难为情地说:“我是在国和大队集体地里捡回来的,又不是在咱吾乐的集体地里捡回来的。这有什么不对?”

“我们不能以邻为壑,咱要像王长富爷爷一样,既要爱自己的集体,也要爱别人的集体,咱们可不能不听毛主席的话,不按王长富爷爷的样子做事呀!”

父子二人马上取上这6个玉米穗子送到了国和大队,直等到大队干部晚上加班从地里回来,父子二人道了歉。王根怀悔恨自己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王根怀这样严格教育儿子的事感动了国和大队是社员群众,还向吾乐大队送上了感谢信。

 

原来是“革命接班人”

 

1124日清晨突然在吾乐通往长治的公路边发现增加了两棵新栽的松树苗。根部周围都浇了水。来往的社员都在议论着,这是谁栽的?有的说“一定是王长富!”

“不对!王长富到绛县参加全省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去了!”

“如果不是王长富,就一定是王志林!”

“也不对!王志林昨天黑夜连戏都没有顾上看,领着30余个民兵修好了一段公路。不可能是他栽的。”

“那又是谁呢?”

走近一看,树上挂着一个语录牌,上面写着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下面写着“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在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锻炼的更加坚强。松树就是我们的象征。”落款是“革命接班人”

这就不用再问了。在大学毛主席著作以后,羊井底公社以雷锋、王长富为榜样办好事不留姓名的事实在太多了。一段时间来,公社党委、武装部和各大队党支部就收到几十封内装人民币,不留姓名的信。信上说叫党委、武装部、党支部买上毛主席著作发给民兵和社员学习。

还有三个“革命接班人”去苗庄赶物资交流会,不买新衣,不买用品,把6元赶会钱装在一个信封中,放在了苗庄公社党委办公室,也是叫买上老三篇发给苗庄公社的群众学习。苗庄公社党委给羊井底公社党委打来电话,叫打听一下这几个“革命接班人”是谁,苗庄公社要号召全公社群众向他们学习。

像这样的人去哪里找呢?在羊井底公社到处都有。可是那里也找不到具体姓名,所以知道了是“革命接班人”就算是找到了。

诗云:主席教导装心上,雷锋长富好榜样。一心为民办好事,全力为公献力量。少年学校树理想,家长家庭严培养。当好革命接班人,五星红旗永飘扬。

  

   

第三十二章  大战石梯沟  劳武双丰收

 

毛主席“五七”指示指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传达到羊井底公社广大民兵中,都高兴欲狂,奔走相告。都在传递着自己的激动心情:“毛主席真是伟大的工程师!他老人家给我们设计出这样美好的蓝图。”“按照毛主席绘制的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没错!

广大民兵提出,“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情况制定我们的计划。石梯沟年年洪水成灾,我们应该组织民兵大战石梯沟,为民造福。”“是的,治住石梯沟,斗倒穷山恶水,把蛟龙锁在山上,把河沟建成良田。”“我们在那里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批判资产阶级,把那里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石梯沟位于羊井底公社南掌大队,伸向吾乐大队的西面,一道主沟,四道支沟,全程15华里之多,是羊井底公社三大河沟之一。其余两道(吾乐的老圪到沟、羊井底的后郊沟)山沟已经治理,达到了雨不下山,水不出沟,沟沟都建成了良田。唯有石梯沟还是“旱时干河滩,下雨把地淹”的恶沟,在旧社会每年六、七月份一下暴雨,山洪就从4060度的山坡上带着几千斤重的大石头和泥沙猛兽般地直扑下来。庄稼冲走不说,就连这里的老百姓最心痛的、地里很少的一点土也给卷走了。年年都是“冬修春种夏季冲,到了秋后一场空。”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后,南掌的社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曾几次治理石梯沟,但由于队小(80户)、人少(200口)、力薄(100个劳力),再加上技术、安排赶不上,又不彻底,虽修成了谷方,因山高流急,也大都被冲走了。至今还是清一色的石河滩。

公社党委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就决定要根治石梯沟了。并且根据广大民兵的要求,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公社民兵团。民兵团就担负起根治石梯沟的任务。

工地就是战场。121日,由 民兵团团长带领160余名民兵全副武装,整齐步伐,以军事化的行动、战斗的姿态跨进了石梯沟工地。

民兵们连住处都没有来得及打着,行李都没有来得及放好,就都迅速地投入了战斗。一个名叫王海运的小民兵被南掌老贫协主任闫进玉拉住,非叫休息、喝水不可,他却说:“这是与大自然作斗争哩,到了战场那还能顾得上休息?”就这样,南掌大队社员们端茶、烧水的热情招待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南掌的贫下中农感动地说:“这伙孩子们可真有个解放军的样子。”

再到工地一看,一个个都和小老虎一样,手脚不闲,精力充沛。吾乐女基干民兵王月英身小力薄,可是她总是拣大石头扛。别人劝她扛小一些的石头,她却说:“一百斤以下的石头,我就不扛!毛主席早就批评那些对工作拈轻怕重的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所以我就不能拈轻怕重。”基干民兵王和泽第一天劳动就把右臂碰伤了,医生劝他休息,他根本不听,他说:“解放军轻伤不下火线,再说,战斗还没有打开,就下去,哪像什么话?”他的手不能动,就用肩膀抬、用肩膀扛,反而干得更有劲了。

走到羊井底民兵营的工地,有一个人扛着一块足有二百斤重的大石头。这是饲养员刘明琪也来工地上了。团长问他:“你怎么也来了?家里牲口没草吃怎行呀?”他说:“开始队里也不叫我来,说是喂牲口也很重要。我想来想去,觉得治沟和喂牲口都重要,都不能误了,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一个人帮助我铡好了足够半个月吃的草,就来了,来时安顿家里人一定操心喂养好牲口。”

王张泽是一个老复员军人,他不减当年英雄本色,他以王长富为榜样,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他就在哪里出现,打坝、修谷方,这是他的拿手武艺。他不仅身体力行,从思想上教育大家,还决心把自己的整套技术都传给基干民兵们。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就得有一套过硬本领,这也和打仗一样。”

按照毛主席“兼学政治、军事、文化”的教导,他们每天早上天天练(军事)1小时,黑夜天天读(毛著)2小时,再加上平时经常练、经常学,学到了军事知识,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加强了战备。

全国劳模、老民兵武侯梨和活雷锋王长富曾几次亲临现场作指导,他们看了民兵们学习和训练的情况,以及打坝中惊人的速度和质量,不仅竖起大拇指说:“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在石梯沟的工地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衣服扯了,不知谁就给补上了;鞋子破了,也不知谁就给修好了。

一天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发现用红纸抱着20本'老三篇’和一封无名信,信上写着:“工地指挥部和全体民兵同志们,你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为把我社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不辞劳苦投入了大战石梯沟的战斗,我曾几次要求参加这个战斗,但未批准。反过来我就想,不论干什么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目标,所以我也就安心农业生产了,但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了使你们顺利完成任务,不送其他礼品,我把我平时卖了草帽辫的钱买了20本'老三篇’供你们学习,望你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取得战斗的胜利,也作为我一个基干民兵的一份贡献。”送书的人没有留下名字、

广大民兵对毛主席和他老人家的著作有着深厚的感情,真正把“老三篇”当作座右铭来学,他们学得好,用的硬。160余个民兵在短短的8天时间全部背下了“老三篇”并有102人背下了“五七指示”。他们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做人的依据,生命的灵魂,革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请看:红书包、语录牌处处可见,请听:读书声、背书声、歌唱声声声入耳。民兵们无时不在学习“老三篇”,干一般活,他们就背《为人民服务》;抬大石头,他们就背《愚公移山》。“不是说他们已经背熟了,怎么还在背呢?”这是外来的人见了的问话。这个人不知道,他们是在用毛主席的教导鞭策自己,是在逐渐地将毛泽东思想化为自己的灵魂,他们在用毛泽东思想鼓励自己、帮助同志。不管是双方谈话,还是捎书写信,无不用毛主席的话。60余岁的老炊事员裴德生怕自己年老、心不灵,落在基干民兵们的后面,黑夜三点还在学习“老愚公”。整个工地上有着一个最好的风尚,这就是“读毛主席的书光荣,不读毛主席的书可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光荣,不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可耻。”

按照公社党委的计划,要用半个月到2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只用了8天时间就完工了。在这十多里长的石梯沟共闸了50道大坝,合1300方。石梯沟工程胜利完工,这就确实能把南掌20余平方公里面积上的洪水卡住,使水不出沟,在南掌和吾乐保住了100余亩良田的安全,被闸住的山沟大约可成地50亩,每年可交国家粮食15000.石梯沟的工程还有力地保障了下游北甘泉水库的安全,对全县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短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提高了思想觉悟,学到了技术,把一些原来不太进步的民兵也带了起来,在革命化的大道上前进了一步。

石梯沟的战斗一结束,他们就又投入了新的战斗。社员们看到他们这种连续作战的作风,都感动地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工地就是课堂,工地就是学校。”

诗云:五七指示记心中,按照蓝图规划行。学政学军学文化,亦工亦农亦是兵。改造思想无止境,建设家园有新功。石梯沟里排战场,修坝挡水治恶龙。

 

第三十三章     脑装红思想  为民除山害

 

平顺县羊井底大队的后郊、康掌、下掌三条沟都是长达十几里的深沟。羊井底人民在全国劳模武侯梨的带领下,奋战几十年,植树造林,沟沟都变成了松青柏翠、杨白柳绿的大森林。森林保持了水土,调节了气候,对抵抗自然灾害的袭击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羊井底大队连年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员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随着森林的发展成长,各种野兽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并定居下来。特别是恶狼成群结队,严重地影响着羊井底和邻村社员上工、儿童上学以及牲畜、羊群、猪和鸡的安全。据调查,每年平均吃掉和咬伤儿童十来个、吃猪50余头,吃羊30余只,鸡的数量就更无法估计。1967年开春以来,羊井底一个大队就已经吃掉20头猪、6只羊。这给羊井底和邻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财产也受到严重损失,精神也有了负担,严重地影响着革命生产和儿童的上学安全。消灭山害成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普遍呼声。有的群众找到公社武装部部长,要求武装部出面解决这个问题。与豺狼作斗争,是非常危险的。公社武装部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羊井底民兵营。

“学习王长富,为民办好事”的羊井底民兵营第九排十八岁的民兵排长宋根有,领导全排民兵带着这个任务就进到了松林的深处,寻找恶狼的踪迹。他和民兵们共同学习了毛主席语录,并对民兵们讲:“毛主席要我们当抓革命的闯将,促生产的模范,而这群恶狼严重地破坏了革命和生产,我们必须把它们消灭掉。”决心下定,他们就一边生产,一边侦察恶狼的行径和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基本摸住了规律。45日清明节,他们没有在家里过节,按着摸到的情况深入到深山老林。突然发现一只小狼羔在林中活动,他们抢前一步,来了一个猛虎扑食,小狼羔子乖乖地当了俘虏。走在岩石下,听见石窟中也有狼的动静。宋根有除狼心切,一马当先就往石窟中钻,这时民兵们都在担心他进去能不能出来呀!可是宋根有根本顾不上考虑这些,说:“不入虎穴怎得虎子,多日了,我们找它找不着,今天找到了,还能放它们过关!?毛主席不是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吗?”。民兵们劝他劝不住,听了他讲的话,更受到鼓舞,宋怀有、杨胜和等民兵也一起钻了进去。正在这时,山头上的几只大狼发现了有人在掏它们的狼羔子,一起嚎叫起来。外边的民兵紧紧看着这群狼,土枪子弹也装好了,一旦群狼来到跟前,就要消灭他们。宋根有等三人用毛主席的“这个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教导鼓励着自己的勇气和力量,神不乱、心不慌,互相鼓励着,直到把洞窟中的8只小狼羔子全部活捉,才出来洞窟。他们又把这些狼羔子吊在树上,招惹大狼。晚上大狼来到树下,呼救狼羔子时,一起当了俘虏。消灭了恶狼,从此周围村子都安宁了。社员们赞誉宋根有等民兵“真是毛主席的好民兵。”公社武装部也在全公社表扬了他们这种为民除害的精神。

诗云:羊井底村好民兵,主席思想装心中。学习长富打头阵,生产战线当英雄。为民决不怕苦累,除害何能惧牺牲。胆大心细得胜利,继续前进立新功。

 

 

第三十四章    一心干革命  全民爱集体

 

 

在羊井底公社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中,以王长富为榜样,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典型。下面几节就是在这个大学校里涌现出来的部分典型,现在展现几个出来。

先说说吾乐的民兵连长王志林带动民兵、社员爱护集体财产的故事。

王志林几年来,在革命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他决心以王长富为榜样,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听一辈子毛主席的话,改造一辈子思想,干一辈子革命,当一辈子人民的老黄牛。

他是从1964年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在开始学习时,对毛主席著作缺乏浓厚的阶级感情,光会背几条毛主席语录,对内容理解不深,也不会运用,后来到林业队领导生产,常和劳模王长富在一块劳动、学习、研究工作,王长富经常帮助他学习毛主席著作,还给王志林讲了他的家史,从此王志林知道自己老家原来是河南林县箩筐村的。王长富说:“在旧社会你家里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全家人常年无吃无穿,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受尽折磨,也落不下个饱肚。1942年大灾荒,被地主赶出门外,万般无奈,全家人,端上讨饭碗、拖上讨饭棍,走上乞丐路。一次到一家地主家讨饭,地主嫌你们讨厌,就把鼠药放在碗里,把你姐姐活活毒死了。后来你母亲也在路上饿死了。剩下父子二人逃荒来到吾乐村,将你送给你养父才保住了你两岁的小命。”

志林听到这里,痛哭流涕,长富也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说:“孩子!不要哭了,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从苦海里把咱们救出来,翻了身,当了国家的主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哪有咱今天的幸福生活呀?”从此王志林深深地认识到毛主席就是咱贫苦人的救命恩人,毛主席的话句句都说在贫下中农的心窝里,毛主席的书是穷人翻身闹革命的书,毛主席的指示是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的指路明灯。对毛主席的书阶级感情浓厚了。当了民兵连长后,他积极带领民兵抽空用石灰粉刷了全村大街小巷的墙壁,写满了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大小路旁竖起语录牌,家家挂上了毛主席像,户户插上了五星红旗。他还用自己的钱买了40本老三篇,亲自给一些贫下中农、军烈属送到家里,并创办家庭红书台,田间流动红书台,语录袋,他随时都把毛主席语录带在身上,用小镜框装置的毛主席像和小语录牌挂在自己的胸前。在他的影响下,大多数民兵、青年、男女老少都怀揣毛主席语录,迎着朝阳送肥、整地、播种,整个吾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浓厚的政治空气。人们都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宁可隔一顿饭不吃,也不忘了学习毛著。民兵们还组织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自编自演节目,把吾乐村的好人好事宣传出去,真正使毛泽东思想占领了一切思想阵地。

在文化革命中,学习王长富的活动更加活跃,他积极响应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应该积极支持广大革命群众”的教导,组织民兵支持了革命造反派,于19661226日三结合,成立了三位一体的新生政权—革命委员会。

他教育民兵积极参加三大革命,和民兵排长王引根,帮她父亲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宣传了政策,指出了出路,最后使王引根的父亲交代了当会计时贪污的公款1500元、粮食500余斤、粮票760斤、布证200余尺的事实,并积极作了退赔,得到了社员群众的谅解。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组织民兵进行了巡夜,严防有人破坏。

他经常学习毛主席“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教导,并用来鞭策自己,经常办好事。他组织民兵突击队,在生产上当好主力军,经过一年奋斗,去年粮食产量在上年亩产363斤的基础上,猛增到500斤。他的事迹得到了全体社员群众的赞誉,称他是“二长富”。

正当吾乐人民满怀革命豪情,掀起田间管理热潮时,67日下午,突然狂风骤起,黑云滚滚,一阵电闪雷鸣,暴雨、冰雹一起下来,不到半个小时,就沟满河平,山洪暴发,冰雹堆积了2寸多厚,漫地皆白,玉米叶子全部打烂了,小麦打得七倒八折,谷子被淤埋了,水库、谷方都有危险。老人们说,这是他们从记事以来最大一次大雹灾。这时奋战在各方的民兵都怀着一颗焦急的心。在东凹锄苗的王长富、王志林、王来根等不顾大雨瓢泼、冰雹砸头。在雨中抢修了快要坍塌的水渠。刚刚把那里的水渠修好,突然看到对面猪头山上的羊圈被大水淹没,里面圈着的近百只羊羔。这样大的冰雹、暴雨,连人都顶不住,它们怎能顶得住呢?大家心里都在想着,羊羔是集体财产,一定不能让受了损失。他们那还能顾得上自己呢?一个个飞崖跳岸、跨河越沟,恨不得一下飞到羊圈,把所有的羊羔揣在自己怀里。冰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头上被打起许多疙瘩,身上被石头、荆棘创破了许多伤口,他们也不放松脚步。他们刚冒着冰雹、大雨救出来羊羔,就又看到水库漫坝,水渠排不供洪水。如果大水冒顶而下,水库非冲垮不可,水库下的集体牲口和土地就更没想了。怎办?毛主席“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教导在他们耳边响起。这时,王长富、王志林早已带领民兵们跑了下去,跳进了水中,与大水搏斗。这时副连长王双柱也带领四五十名民兵和群众赶来,直到把排水沟挖通,洪水入槽之后,他们才从冰水中出来。这是他们感到浑身发冷、无力。但他们想到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心就特别欣慰。并很快投入了新的战斗。

贫农王秃嘴夫妇都是年满六旬的老人,身体有病,不能出门。大雨刚下一会儿,院里的水就进了他们住的土窑洞里,民兵王长柱发现后,只身跳进去把水排了出来,把二位老人背到了安全地方。这时王秃嘴的儿子也赶来了。原来王秃嘴的儿子是一个砖瓦厂工人,正在收拾砖瓦胚子时下起了大雨、冰雹,他知道家里一定要进水,但是他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的安危,而是集体财产。他想:现在这几万砖胚如果盖不好,集体的财产就要受到损失,所以他果断地先管集体,后顾个人。直到把集体的砖胚子全部盖好,才飞快地往家里跑。像这样为了集体财产不受损失,而不顾自己安危的何止他们呢?王月英、秦玉林、王正英、王文琪在大雨中抢救小麦,王既发、王阳福在另一个地方抢修水渠,王黑泽、王景玉、王先发等发现九章哇的地被水淹了,就立即赶上去用身体挡住了被洪水冲开的大坝口子,然后迅速堵好。-----

大雨刚刚停止,吾乐大队核心小组、革命委员会和民兵连领导就立即投入了查灾工作,全村男女老少都积极投入了扶苗、补苗等救灾工作中。80岁的老贫农王根成手拄拐棍走上了田间,常年有病的王春香老大娘也到地里扶苗------

这样灾情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诗云: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跟党干革命,为民当黄牛。谈心解愚氓,生产起带头。深得群众赞,市县做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