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以上的人,才能读懂苏轼《定风波》,抚慰了多少人心!

 新用户6516h3hB 2022-09-27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有人说,30岁以上的人,才能读懂《定风波》,正是因为这首词的作者苏轼,一生波澜,诸多坎坷。透过“词”,我们先看“人”:苏轼在林语堂口中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这个评价,妙不可言。

“乐天派”的他,给世人留下脍炙人口的故事。

苏轼在家里没饭吃的时候,就带着儿子站在屋外,一起对着早晨的太阳大口吸气,说是“食太阳之精气”。

当他闲居徐州,陪好友下棋竟忘记锅中炖肉,匆忙间跑到厨房,发现炖久的肉反而晶莹剔透,香滑爽口,于是发明了“东坡肉”。

当他被贬黄州,生活穷困潦倒,就在住所东面的山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并自称为“东坡居士”。

当他被贬到更偏远的惠州,他依然能够苦中作乐,写下传世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说完“乐天”,再来瞧瞧他的“无可救药“。

入狱、贬官、丧妻、丧子——倒霉事,他没少经历。

最初他金榜题名,顺利入朝为官,却因反对变法和小人诋毁,被捕入狱,虽保住性命,却被贬出京城。

他在黄州贬所,虽处境艰险,却不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报国之志。然而当神宗去世,哲宗亲政,他再次遭变法派打压,被贬到更偏远的惠州。

他在惠州,又与荔枝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当朝廷全面清洗保守派势力,他依然没能幸免而再次被贬,这次的流放地是儋州(今天的海南),此时他已年过六十。

他一生三次丧妻,徒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悲伤与惆怅。

他还经受了一次幼子夭折的打击。

这一切,成就了这位旷世奇才。

他“无可救药”的仕途让人惋惜,他“乐天派”的态度让人折服。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中,让我们重读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它是苏轼被贬黄州两年后所作,对苏轼来说:生死的考验,生活的艰险,不过是雨打丛林、春风微冷的寻常之事。风雨也好,晴天也罢,都无妨。如此超然乐观的心态,豪放旷达的胸怀,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别说是30岁以上的人才能读懂,如果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练,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定风波》的境界。

就像林语堂所说:“苏轼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而屏幕前的你,在其中读到了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