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搏动性耳鸣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它!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男,62 岁,自述耳鸣 5 年,自觉耳内有声音,近期加重,难以忍受。
图片

患者为什么要做 CTA 检查?做了 CTA 检查你发现了什么吗?

图片

图片

乙状窦沟骨板缺损致搏动性耳鸣

 CT 特征分析

图片
搏动性耳鸣:是由于患者头颈部血管、肌肉产生,并通过骨骼、血管和血流传导至耳蜗而感知的一种节律性耳鸣。它的危害是影响听力及睡眠质量,长期可以导致情绪低落及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由于长期耳鸣引起失眠,导致白天乏力、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会长期以往引起抑郁、焦虑。搏动性耳鸣常由形成湍流的血液减震造成并传到耳鸣。搏动性耳鸣根据来源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大多数耳鸣是血管性耳鸣,动脉性耳鸣的原因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闭塞、颈动脉开裂、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残留性镫骨动脉、移位或单侧的颈内动脉;静脉性耳鸣的原因包括良性颅内高压、颈静脉高位或开裂、静脉狭窄和静脉憩室,以及异常的乳突导静脉。

搏动性耳鸣的机理:正常人静脉窦压力较低,不应有受压骨质的侵蚀,而静脉窦压力及血流改变是否可导致骨壁缺损,以致乙状窦经此薄弱区疝入蜂房乳突蜂房内,形成乙状窦憩室,其病理生理学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能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骨壁缺损和乙状窦憩室都会出现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沟骨板缺损致搏动性耳鸣是临床比较少见的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原因。正常的乙状窦骨板是位于乙状窦与颞骨蜂房之间的连续的薄层骨皮质板。当骨皮质板局部不完整,正常形态的乙状窦壁与颞骨蜂房紧邻时,即乙状窦沟骨板缺如,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患侧乙状窦沟前壁或前外侧壁骨壁缺损,乙状窦沟骨壁缺损则表现为骨壁不连续,出现断裂,边缘略毛糙,乙状窦直接与乳突蜂房相邻。当骨板缺如时,隔音功能消失或减弱,血流声音通过骨质缺损部位轻易传导至颞骨蜂房。

图片
正常乙状窦与颞骨蜂房之间的连续的薄层骨皮质板

图片
乙状窦壁与颞骨蜂房之间骨板缺如

图片
女,54 岁,搏动性耳鸣 1 年,右侧乙状窦沟骨板缺损

图片
60 岁,女,右耳搏动性耳鸣,右侧乙状窦沟骨板缺损

图片
左侧乙状窦沟骨板缺损致搏动性耳鸣

图片
左侧乙状窦沟骨板缺损致搏动性耳鸣


作者 | 影像shine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