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整理的《古今词选》收录了800多首词,力求经典无遗漏

 北斗维斟 2022-09-28 发布于贵州

偶然一次,翻我的电脑文件,发现我还有一本《古今词选》尚未整理完成,这项工作已经有一年没有进行了。我看了一下,其中的词已经整理到了清朝中期,还需要努力一把就可以完成这项费时费力的事情了,于是,我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将这本词集整理完成了。

《古今词选》,一共收录了词880首,其中目录收录有443首,附录收录达到了437首。词集以唐朝的李白作为开端,到毛主席的词为结束。就其中的目录而言,唐五代词有45首,北宋词117首,南宋词117首,金元明词44首,清词101首,还有一些现代的词。基本能够反映中国词学文学的发展状况:唐朝萌芽、五代发展、两宋兴盛、元明沉寂、清朝中兴、现代衰亡。

唐五代时期,是词文学的兴起时期。唐朝,文人写诗为主,而词只是民间传唱的小令罢了,根本不入诗人的法眼,那时候的词也非常低俗,类似于现在的歌词。当时民间流传的词,基本收录于《敦煌曲子词》,发现于敦煌石窟,是一大宝藏。后来王重民整理出213首,收录于《敦煌曲子词集》。敦煌曲子词天然去雕饰,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词最初的魅力。

受到民间的影响,唐朝也有一部分文人在业余从事词的创作,例如温庭筠就是其中的代表。不过,温庭筠的词风充满胭脂珠宝气质,后世将之作为《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实际上词最早没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而温庭筠从事词创作后,词坛就以婉约派为主了。五代此时期花间词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中心,主要的代表人有韦庄、冯廷巳、李煜等。不过李煜在亡国之后写下了诸多有些有泪的亡国词,开阔了词的意境,对此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北宋早期,词风主要受到南唐之风的影响,出现了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南唐遗风”的词人。这种词风开始脱离了花间词的胭脂气息,带有微温尔雅的伤感情调,已经晚唐时期的朦胧情感。当时,北宋国泰民安,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如此的词风是再正常不过了。

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危机开始出现,士人为国家感到担忧,也为自己的仕途感到担忧。于是词风为之一变。先是柳永,他将唐诗的写法融入词中,发展慢词,提高了词的境界,进一步推动了词的诗化发展。随后的苏轼则进一步扩大词的境界,让词的内容包罗万象,而苏轼的豪迈豁达之情常常见于词中,因而人们将之视为豪放派的代表。

和苏轼同一时期的秦观,则没有那么乐观了,他把自己的宦海沉浮、辛酸苦辣都用词表现出来。其词风没有了胭脂气,也没有了南唐风,变得清丽起来,对后来的李清照有很大的影响。而北宋后期的周邦彦则继续在柳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周邦彦发展慢词,加以精雕细镂,配之音律,人们称他视为格律词派的开山鼻祖。格律词派的出现,使得词逐渐变得冗长拖沓,是词在南宋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

南宋之交,词没有因为格律词派而走向衰落,反而发展到了顶峰。原因是靖康之变发生,国家不幸诗家幸,文人们面对家仇国恨,开始举起苏轼的铜琶铁鼓高唱,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纲、张孝祥、岳飞等。这时候,豪放派占据了词坛的主流。而该时期的婉约词也在诉说亡国恨,或者亡国导致的衰败、流亡之情,他们冲散了格律词风的无病呻吟,变得真切感人。其中,李清照是他们之中的代表。

到了南宋中期,国家相对安定,但是北方的金国也十分强盛,文人们感到北伐无望,胸中充满抑郁之情。这时候的辛弃疾、陆游、陈亮等豪放派将词文学推向了顶峰上的顶峰。只论词的造诣而言,似乎苏东坡也不及辛弃疾。辛弃疾的词不再是表面上的豁达,而是杜甫式的跌宕起伏,是尖酸刻薄的讽刺,让人拍案叫绝,又让人低头沉思。在辛弃疾的影响下,南宋词坛的词风一直高昂,但是大多数词风无法把握,到了后来就只能干吼。

南宋末期,格律派再次兴起,其中的代表就是姜夔、吴文英、史达祖,他们特别善于借物抒情,但是往往会画大笔的篇章去描绘事物。的确,这时候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咏物词,但是情感却逐渐失真了。因为他们用了太多的心思去精雕细镂,变得异常的做作。因此,格律派盛行的时候,就注定中国的词文学要走向衰落了。

从金国到明朝,中国的文人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小说、戏剧这些商品化的文学创作中,而诗词方面则走向了衰落。在元朝,国家统一,还出现了元好问、萨都剌等豪放派的代表人,他们的词境界还非常开阔,在词坛上还有一席之地。此后的明朝,受到高压的政治影响,词文学一蹶不振,基本没有出现任何词人。该时期的词,主要模仿古人的现成语句,亦步亦趋,没有创新,因而读之无味。

清词,是词文学的中兴阶段。清词之所以兴盛,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道理。明朝灭亡之后,大量的文人用诗词来抒发亡国之恨,这些诗词大多数都是有些有泪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陈子龙,他开创了云间词派,被视为清词的开端。此后的百年之间里,清词都一直受到云间词派的影响。他们的词基本学习南唐后主,虽然总体成就难以和李煜媲美,但是改变了词长期衰退的局面。

清词中期,出现了康乾盛世,词风随之变化。这时候,出现了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三大词人,陈维崧和朱彝尊的词虽然还略带亡国之音,但似乎已经只是过去,新的生活正在开始,因而其思想不再沉重。朱彝尊主要写生活中的情感,陈维崧主要抒发古今兴亡。纳兰性德是满清贵族,其词不受格律词派的影响,如芙蓉出水,情真意切,备受后人喜爱。

清朝中期之后,由于国家走向衰亡,盛世不再,词风开始变得低沉。其中张惠言又开始学习格律词,开创了常州词派,让清词后期基本笼罩在了哀怨之中。一直到清朝末期的四大词人,其词风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不过,力求振兴中华的秋瑾、梁启超等人却不拘一格,他们摆脱了古人的影响,用新的思想来填词,让词有了复兴的希望。不过,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打断了这个进程,词最终走向了衰落。当然,也有个别出色的历史人物在为词谱写最后的辉煌,那就是伟大的毛主席。在晚清到民国时期,还有一位词人不能忽视,那就是王国维,他虽然未能脱离传统的束缚,但写在了《人间词话》,为中国传统词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古今词选》中目录收录的词都是经典之作,基本都有相应的作者介绍和词的解析,个别的还有注释。而附录部分则是收录作者其他可读的作品,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因此我将之收录在附录之中,作为读的作品。词选参考了《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历代词选》《清词史》《近代词史》等,配合网络搜索,总之是尽量不遗漏经典的作品。

为什么参考的唐宋时期的书籍少呢,因为该时期的经典作品基本能够收录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了,而宋朝之后的诗词被关注得比较少,每一本集子都收录不全,遗漏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因而需要收集工作更加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