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科生物 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国际上定义一般以3个月为界,3个月以内为急性或亚急性疼痛,3个月以上为慢性疼痛。 办公室白领、运动员、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这四类人群,最易受到慢性疼痛的“青睐”。白领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导致腰部两侧肌肉处于不平衡状态,这样处于紧张状态的一侧肌肉,疼痛会悄然而至;运动员关节、肌肉重复运动,承受重压,容易产生肌肉关节损伤,继而产生疼痛。 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2000万的速度增长。最典型的就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占各类慢性疼痛的30%以上,包括椎间盘源性疼痛、三叉神经痛、晚期癌痛、 中枢性疼痛等。传统方法不尽人意,无法有效改善疼痛,人们一直期待有效的疗法能够尽快到来。 当发生疼痛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该如何止痛。很多人认为止痛见效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服用止痛药,但止痛药只能缓解当下的疼痛,而未能根除潜在病因。所以,疼痛还是会反反复复,甚至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机会。有没有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应对慢性疼痛,甚至修复疼痛背后的机体损伤呢? 干细胞改善慢性疼痛 干细胞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类干细胞,其抗炎特性和免疫调节特性已经成为了科学事实,可直接到达损伤及炎症部位,通过与免疫细胞交流和分泌可溶性分子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调节炎性反应[1]。 许多科研团队试图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改善疼痛,其中一些研究已经进入临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疼痛的临床获益也已经得到试验证实[2]。 01 椎间盘源性疼痛 《Transplantation》杂志发布的一项运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椎间盘的研究表明:10名腰椎间盘退化的慢性腰疼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腰椎部位有了明显改善。这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为改善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安全可行,仅需微创处理,无需手术或住院治疗。 另一项临床研究[2],通过对2位进行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后的两年内随访发现,患者的疼痛可以减轻50%以上。Orozco以及他的同事将干细胞移植入10位患者的纤维环发现,在2年内患者的疼痛评分由 68.9 下降到 20.0。 02 骨性关节炎疼痛 关节退行性疾病是干细胞疗法研究最多的慢性疼痛疾病。骨性关节炎 (OA) 模型表明,MSCs 能够有效地定位和植入到需要的位置,在局部环境下,MSCs 分化成软骨细胞,产生软骨基质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此外,治疗性MSCs通过直接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影响内源性细胞因子产生,调节局部炎性条件,从而提供更适宜的再生环境[3]。 2017 年,我国科研团队在《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发表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的对照研究。研究显示,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能更快速、更显著、更持久地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且4次注射疗效优于2次注射[2]。 近年来,科学研究证实了干细胞治疗关节炎的疗效和优势,为这种疗法进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了医院采纳的科学依据。临床试验表明,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阻止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损伤等重要作用,可减轻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且胎盘、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人体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安全性很好,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寻找到一条新途径[3]。 03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多种临床类型,包括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治疗时可能有助于减少神经炎症反应和免疫介导的损伤。从理论上讲,MSCs 早期移植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和恢复功能,包括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胶质增生、通过血管生成作用促进脊髓的血运重建和刺激生物活性分子及生长因子的产生[1]。 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2],在CT和神经电生理引导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半月神经节相应区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是80%以上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 50%左右。治疗后无咬肌萎缩、角膜损伤、麻木等并发症。 干细胞应用于疼痛治疗展望 干细胞治疗正向我们走来。科研人员开启的每一项研究,获得的每一个突破性进展,都将成为干细胞走向临床应用的助推器。随着监管政策逐步成熟,对干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有了更规范的指导,这对提高安全性、有效性和质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干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至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被认为是未来医学的新希望。正如同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裴钢所述,“干细胞,你不做就落后”。 和其他领域相比,干细胞应用于慢性疼痛的临床报道较少,但仍然还是可以认为是一种其他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被选择的治疗方式。相信干细胞治疗慢性疼痛的前景是非常具有潜力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蓉,张宗泽,陈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03):517-520.DOI:10.14188/j.1671-8852.2019.0594. [2]孙永海. 干细胞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C]//.2018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年会资料汇编.[出版者不详],2018:253-257. [3]Chakravarthy K,Chen Y,He C,湛佳.干细胞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疾病的进展、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回顾[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02):86-88. [4]祝兆琛,谢宗平.干细胞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0,41(01):37-41.[5]王雨竹,吴安石,岳云.干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12):938-942. 注释: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