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六句话 刘向军 第1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句话是教学的真谛,还是教学的笑柄? 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中的“老师”换成“学校”“企业”“入编”的话,如果把这句话中的“学生”二字换成“工人”“教授”“干部”的话,是不是一样成立呢?或者,我们把“考考考”换成“练练练”的话,是不是同样的道理? 老师重视考试的手段这没有错,学生重视分数这更没有错;不重视考试和分数甚至取消考试和分数,那反而会是大错。只要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等级与竞争,就一定存在考试与分数,不管你是否以“考试”和“分数”这样的名称出现。 第2句话:说一千道一万,分数不好全完蛋。 这句话说得够俗,够直白,然而又说得足够清楚,足够深刻。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甚至也无论是幼儿园,不管宣传包装得如何天花乱坠,如果教学成绩不好的话,学校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家长会买账吗?社会能认可吗?学校能生存吗?如果是私立学校的话最终只可能是关门大吉,这自不必说,而即便是公立学校最终也会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第3句话:教师自己要持之以恒地做考试题。 小学老师要做“小升初”考试题,初中老师要做初升高“中考题”,高中老师要做升大学的高考题。真题、仿真题、模拟题要大量做,要经常做,要深入做。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老师抓住这根“指挥棒”,就抓住了学科教学中的“牛鼻子”。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来说,这也是专业成长的捷径,迅速站稳讲台的法宝,确保教学成绩的利器。 拟试题、解试题、评试题,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方向上进行高效的教学阅读、教学思考和教学研究。 第4句话:必须把高效课堂做到极致。 高效课堂的追求永无止境。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学情、在不同的课型中、在自身不同的教学阶段,必定会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在职老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追求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第5句话:把教学过程的落实做到极致。 教学的核心秘诀就是两个字:落实。 该读的读了没有?读熟了没有?该记的记了没有?记住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想明白没有?该理解的理解了没有?能清楚地讲出来不能?该做的会做不会?能迁移不能?该说的说了没有?能说得得体吗?该写的写了没有?写得正确、规范、迅速吗?哪些同学落实到位了?哪些同学在哪些点上落实到位了?哪些同学在哪些点上还没有落实到位? 让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最最关键的环节是让学习落实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学最大的艺术就是落实的艺术,这其中有无数的智慧,无数的技巧。 第6句话:必须立足分层教学把教学成绩的提高做到极致。 分层教学的本质是面向全体同学,面向每一个学习个体,并且让每一个学习个体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里不断提高自我,不断获得成功感。 无论是在哪一种生源构成的班集体中,只要有群体的存在,就一定有分层教学的需要。分层教学不是对学生的歧视,而是对每一个学习个体的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科上有目标,有信心,有方法,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才能形成,班集体整体成绩的不断提高才能成为现实。 2022.9.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