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温柔的妈妈也会被“攻击”,抑郁的孩子为什么要折磨最亲的人? | 生命问答

 长沙7喜 2022-09-2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小元你好:

我的儿子轻度抑郁已经持续有大半年时间。我们在家对他也挺柔和的,但我观察到,儿子以前还能和我好好对话,没有攻击性,只是自己心情不好而已。

最近一个月反而开始时不时跟我对着干,跟个火药桶一样。对我说话很不耐烦、什么都怪我这个当妈的,甚至自己画画没画好也撒气到我身上;还说我没有关心他,害他被老师批评,使劲给我翻旧账……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对他已经很顺从、很尊重他了,他的情况反而更糟呢?要怎么面对他这种变化呢?

一个13岁男孩的妈妈

图片

回想下在养育孩子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大多有过这样的情况:作为妈妈(或者孩子的主要抚养人),我为孩子辛辛苦苦付出,熬夜陪伴,但孩子一有不高兴,就对着我一个人撒泼打滚、呼来唤去。反而在少有照顾TA的其他家人面前安静如鸡,乖乖听话。

被孩子这样区别对待,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尤其是作为抑郁症孩子的家长,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要更多地顾及他们的心理。稍不注意,就可能把孩子越推越远。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往往承受了更多来自孩子的情绪压力,还必须好好地把自己的情绪收拾起来,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

“先了解抑郁症孩子究竟会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也许我们在面对他们这种心态和行为转变的时候就会更有把握一些。”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多年家庭治疗经验的夏开宇老师的分析和建议。

图片
图片

抑郁症孩子会发火?

这才是情绪好转的开始

很多家长已经具备了这个常识:抑郁症患者大多是情绪低沉、向内攻击自己,进行自我否定。

当孩子陷入抑郁困扰之后,他们最容易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包括了:自责、自卑、丧失信心等。

从而表现在行为上:对很多事提不起兴趣、总是闷闷不乐,不想与人社交甚至断绝。“我就是个废物”、“家里的不愉快都是因为我而起”、“如果我不在了,别人就好过了”……类似这样的念头总是纠缠着他们。

经过了一段时间治疗和休养之后,孩子会进入一段平稳状态,但也容易出现家长提问里所提到的那样,把大量的情绪通过激烈的言辞和行为抛向身边人,出现以下行为。

翻旧账。开始诉说自己心里的不痛快究竟是因为什么。

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我不知道反对你什么,我就是要反对你!”

不合作。你说什么我都听着,也不反对,但是我不做。

无名火。内心很堵塞,想撞墙,想打东西发泄。

要知道,这并非坏事。好的转变有时会通过看似不那么美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由对内自我攻击变为攻击他人(例如照顾自己最多的妈妈)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也感受到了家庭氛围由紧张、对抗变为缓和、包容之后,愿意慢慢敞开自己而发生的良好转变。

所以这时,即使孩子看起来像一个“火药桶”,那也一定是在等待,某些负面情绪和感受炸裂之后的烟消云散。

图片
图片

孩子的向外攻击

总是指向最信任的人

需要明确的是:孩子这个“炸药桶”,爆炸的对象往往就是那个在家庭成员里最先自我调整、最先理解孩子、看见孩子的人。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公司里我们会随便给领导发火么?不会。但我们回家可能随口就抱怨父母做的饭不好吃。在外面,我们会随意和普通朋友斗气么?很难。但转头,可能就和配偶大吵一架。

人啊,聪明得很,我们一定会在让自己感觉到情绪更安全、心态更放松的对象面前,才会放肆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呈现自己不够美好的一面。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对象我可以“拿捏”,也就是说,我能预知且承担TA在接收到我的情绪和言行后的后果。

“我是安全的。”这是孩子会向那个最亲近、最理解自己的人发泄的最重要原因。

这样说来,其实可以乐观地理解为:原来我才是那个最理解孩子、最被信任的“队友”。

图片
图片

和孩子站在一起

是最佳的情绪疗愈法

既然成为了孩子在家庭里相对最信任的对象,我们承接了孩子更多的负面情绪,也可以有更好的引导孩子舒缓情绪的办法。

图片

和孩子同仇敌忾

完成情绪置换

.

跟孩子一起吐槽,是最好的共情。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表达内心的不满,不管是针对谁的吐槽,家长一定不要说“他也是为了你好”、“她这样做其实也是有理由的”这样的话,这无异于是在堵塞孩子流向我们的情绪通道。

坐下来,陪着孩子,不管TA说谁的坏话,跟TA一起说!“对!那样的老师我也待不下去!”、“是的 ,如果谁敢那样批评我,我也会一脚踢回去。”“对啊,连妈妈自己回想那些事情都感觉自己很讨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