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北望中原之地,中国古代军争战略要地之十——古寿春

 金色年华554 2022-09-29 发布于上海

古代军争,为政者多虑人和与天时,为将者则以地利为首;透过地理,后人能更清晰地解读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华夏幅员辽阔,天下为棋盘则有“四角”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又有“四边”相连,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

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大地上一场场史诗级的战争诞生了众多军争枢纽之地,而这些地方又因为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地位,本系列就列举笔者心中的华夏十大军争战略之地,并解读他们最辉煌的时代与衰败的原因。

因水而兴的要塞

北望中原,简单四字一方面透露出南人对故国的无限追思,另一方面又透露着武士建功立业的野望。而华夏虽大,真正的北望中原之地,却是现代的一个小城——安徽淮南市寿县。在古代,这里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寿春。

文章图片1

现代寿县古城

寿春北临淮河,东依淝水,南有巨泽芍坡,向东沿淮水到徐州,向西沿淮水至汝南,向北沿支流颖、涡水系入中原腹地,向南沿淝水入长江可达江南采石矶,通过水网真正形成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地。

文章图片2

寿春水网图

在科技水平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水道就相当于现代的火车铁轨,物资与军队的运输最合理的方式是水运,在古华夏通过密布的水网可以实现黄河到长江的水路通道,船只从黄河荥阳段出发经过鸿沟-颖水-淮河-淝水-巢湖-濡须水进入长江,而淝水与颖水在淮河连接,并形成一个水道十字路口,而寿春就扼守于此,一城扼三水,控四方!

文章图片3

山水相依,防御重镇

扼守天下水道交汇之核心的寿春战略地位如此之重,必然是各方势力的的角逐之地。而寿春此城恰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寿春之北,有淮水、淝河为护城河,更有八公山、紫金山、硖石山等低山丘陵为屏障,临战山中居高临下设下部队,可与寿春护为犄角,北面之敌需尽拔山中据点才能安然渡河;

文章图片4

八公山是寿春守备的核心区

寿春以西,是大别山余脉与淮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决、灌、泄等为首的诸多入淮河的小水系,水网密布,骑步难行,守军还可决河流淹道路以阻滞敌军;

寿春以南,过芍坡沿淝水而下,在大别山余脉山谷之间筑有军事重镇合肥,作为寿春南部屏障。

寿春以东,可以说是整个寿春防务上最大的弱点,但此处地势较低,战事危急可决淝水以灌之。

可以看出寿春虽不具备关中、四川的天险,但凭借恰到好处的山水分布,敌军很难一战而下寿春,而守御方顶住第一波攻势后,后续援军可沿水运而来,在寿春城下形成决战态势。在割据乱世中寿春四面临敌无法困守,但在南北两大势力对峙时,寿春才真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北必争之地

寿春最早立于战国,楚考列王二十二年,为避秦人东出的锋芒,楚人被迫从陈(河南淮阳)迁都于寿春;东汉末袁术据此地而称帝,乱军荼毒两淮,寿春赤地千里,后为曹操所得行屯田制以为东南重镇,为保护寿春屯田曹操将防线南移,于淝水之畔建合肥新城,结果终三国百年,吴人无法过合肥半步。

文章图片5

合肥、寿春、南京的关系

在东晋南北朝的南北对立时代,寿春的战略意义才真正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史书统计,仅东晋南朝两百八十年间,北方政权大规模南侵十九次,而寿春方向用兵达十二次,占了七成,其中原因需要结合整个东南战略地理来解释。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向南方进军的十九次间,一共走过四条道路,他们自东向西分别是:

第一条:彭城-下邳-淮阴-广陵,这条路也是通过水道进军,由泗水入淮水,再经中渎水(古邗沟)从广陵入长江,从江南京口(镇江)登陆。

第二条:浚仪(开封)-陈、项-寿春-合肥-濡须口,这条路就是我们说的寿春线,从北方中心河洛地区沿鸿沟-颖水-淮水-淝水入长江,从江南采石矶登陆。

第三条:许昌-上蔡-义阳-江夏,此路线水道从许昌出发顺汝水只能到上蔡,后续需陆路进军义阳、江夏。

第四条:南阳-襄阳-沔口或江陵,此路线水路从南阳出发顺淯水南下在襄阳入汉水,再通过汉水入长江。

文章图片6

四条路线中,第一条渡江登陆点距离建康最近,但要面临的南方的重兵布防,东晋精兵北府军的募兵地就是京口,且广陵段江面宽广,常有风涛,渡江难度大易被地方水军堵截。

第三条水道只能到上蔡,剩下需转为陆地行军,且最终只能到江夏,第四条路距离建康太远,因而此两路常走偏师。

而寿春线的优势就很明显了,首先全程水道的出发地就在中原腹地,方便集结兵马粮草,同时登陆后距离建康距离也不远不近,更重要的是此路居于各路线的中道,适宜多路并进的策应作战。最重要的是占据寿春后,凭此城可控涡、颖、淮、淝四大水道,借此可全据两淮,适宜大军步步为营蚕食对手。

文章图片7

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在江北的防御重点自东向西是广陵、寿春、江夏,这三处据点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而寿春则是三角形的最高角,北方势力不管从东西两线出发,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包围寿春,就有可能遭受寿春袭击大军后路。

因此以堂堂正正之师从寿春逼近南方成为北征南的最佳选择。那么南方势力北伐呢?

巧合的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北伐也是十九次,分为两条路线:

第一条:就是北方南侵第一条路线的反向版本,此路线是北伐最常用的一共十二次,因为从寿春出发北向就要直接面临河洛平原上的北方势力核心区,而此路线同样漕运方便,但面对的却是北方势力防御较弱的山东地区。

第二条:就是寿春线的反向版本,此路线出兵次数虽少于东线,但东线北伐是以劫掠骚扰为目的,而一旦北伐选择了寿春线,那一定是冲着北方势力的核心区去的,有灭国之志。因此南方北伐的重镇和指挥中心都设立在寿春。

名城落幕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寿春在兵要地理上影响最显著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首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历史阶段,寿春成了史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要塞。但伴随着南北朝的结束,一代名城寿春却慢慢没落,其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公元587年,隋朝灭南陈统一天下,皇子杨广镇江都(扬州)十余年,而重视商贸的杨广在江都一直致力于拓宽和清理水道以方便漕运,后杨广登基后更是开始了大运河的超级工程。

这进一步加剧了华夏经济重心的东移,随之而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壮大,扬州成为江南贸易中心,更靠近大海的东线水道成为漕运的不二之选。而大运河入淮河后在寿春以东的宿州即通国通济渠拐道北上,寿春扼守的中线水道地位随之下降。

文章图片8

第二个原因是前者所产生的的连锁反应,当东线水道发达繁茂之时,必然导致寿春的中线水道的没落,从而缺乏运维,继而导致了淝水在合肥将军岭的巢淝运河因淤塞而不再通航。这让寿春战略地位受到的致命打击。

然而名城虽没落,但仍是东南重要的藩篱,在唐末五代时期寿春名为寿州,依旧是东南军事重镇,南唐刘仁瞻在淮南之地半数归后周的情况下,仍然孤军坚守寿州达三年,而寿州不失则后周军始终不能全据两淮进而渡江灭南唐。

北宋靖康之变后,南宋偏安江左,北方游牧势力不修水利,导致汴水干涸,舟船无法通行,这导致了寿春水道的北段也断航了,自此寿春南北水道皆断,仅扼守淮水,战略地位彻底失去。

如近代历史学者徐益棠所言:“元明以后,淮水不修,水旱频仍,寿濠一代益加衰落。而运河纵贯,南北一家,寿春非复当时令人注意的要地了!”

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要地之十——寿春

险峻指数:70

战略指数: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