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屏如晤

 芝润斋 2022-09-29 发布于江苏

在强调私密、多元化空间的现代,

继续传承屏风这种传统家具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家具中,屏风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作为中国人居美学极具代表的载体,屏风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即使是在当代,也能走出一条不同于桌案椅凳的道路来。

图 | 明代 仇英 《仇画列女传》

起源与嬗变

据考证,屏风作为古代室内陈设常用的器物,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期。然而,当时并不以屏风称之,而作“邸”、“斧”、“依”等。

它出入于皇室正殿的重要位置,彰显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甚至对于所处的建筑等级有严苛要求。如《礼记》中写道:“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周礼·天官冢宰·掌次》亦载有“设皇邸”,这里的“斧”、“邸”便是指屏风。

“屏风”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代。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此时,它的功能是建筑内部挡风和遮蔽用,所谓“屏者风也”。

图 | 战国 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

伴随时间的发展,屏风逐渐由原来的礼仪象征或者单纯的遮蔽挡风的功能,向室内装饰陈设用途转变。

使用范围也从天子独享向上层贵族、富贵人家扩散。

汉代开始,屏风与床榻的搭配使用开始普遍起来,除了隔断的功用外,也担负起了陈设装潢的作用。

图 | 北魏 木漆屏风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

发展至宋代,屏风的形制已经基本确定

由于尚文的社会风气以及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宋朝的屏风不仅是室内空间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书画作品中的一大元素。

图 | 宋 《宋人十八学士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及雕梁画栋的宫廷苑囿、阳春白雪的文人雅集,下至精巧玲珑的少女闺房、朴实无华的林间空地,屏风的身影无处在。

图 | 宋 王诜画 《绣栊晓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屏风进入鼎盛繁荣期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屏风的形制在宋代已经基本确定,明代的工匠们便在细节处下功夫,因而有了“披水牙子”的创新。所谓“披水牙子”,就是连接屏风立柱的前后两块斜坡状如八字的牙子。这一巧思也使得明代晚期屏风底座呈现出复杂化趋势。

图 | 清代 紫檀嵌玉满雕人物诗文案屏 研习社藏

清代屏风的形式基本沿袭明式,但数量及品质上达到高峰,花样百出。其涵盖纸绢、刺绣、木雕、漆饰等,讲究些的还会将玉石、螺钿、象牙、兽骨、金属、瓷制品等物件镶嵌入内。

图 | 清代 紫檀木边座百宝嵌花卉图屏风 故宫博物院藏

形制与功能

屏风一词泛指不同种类的屏具,然其尺寸、形制大有不同

一为座屏,用来专指带底座的屏具,不可折叠,其统计数量以“座”计。以三扇或五扇最为常见,多摆于宫廷殿阁、官署厅堂的正中。

清乾隆 黄漆地百宝嵌博古图大座屏 研习社藏

座屏风又可进一步细分,有一类插屏式座屏风,较为特别,其屏芯与底座不相连可拆可卸,多为独扇。

图 | 清代 紫檀镶云石浮雕缠枝莲纹插屏 研习社藏

亦有一种规格较小的,陈设于床榻之上,称之为枕屏。置于书桌或画案上的则称为砚屏或案屏

图 | 清代 红木镶翡翠荷花纹砚屏 研习社藏

座屏除单独出现外,也与宝座、镜台等组合,成为了古典家具装饰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二为围屏,由多扇屏风组成,可折叠,使用灵活,以“架”计之。屏扇多为偶数,或四、或六,或八,乃多至十二。

图 | 明代 黄花梨福禄寿十二扇围屏风 研习社藏

三为挂屏,悬挂于墙壁之上,屏条的数目多为双数,以四条屏的张挂形式较为流行。

图 | 清代 红木朱漆镶云石四条屏 研习社藏

屏风不仅种类多样,其用途亦是广泛。

明代画家、园林设计师文震亭《长物志》中称:“凡入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

古代建筑大多为院落的形式,外观封闭,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屏风就像古典园林中的照壁一般,隔而不断,若隐若现,增加内部空间的错落与层次引导方位走向,甚至改善风水,敛气纳福,成为传统建筑中机动性最强的空间隔断

图 | 清代 红木镶景泰蓝及绿地百宝嵌花卉纹八扇围屏 研习社藏

同时,也赋予了空间私密的、暧昧的多元氛围。

在明代杜堇画所会的《玩古图》中,绘制有崇山峻岭的座屏竖立于庭院中,行使着空间区隔及方位引导的作用,半包围的隔断在本来开阔的场域内营造出些许私密空间

图 | 明代 杜堇画 《玩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汉魏以后,屏风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步受到关注,逐渐成为逐渐成为上流社会装饰门面、显示主人家具陈设品位尊贵地位的象征,最为著名的还是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图 |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后汉李尤的《屏风铭》曾云:“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借物喻人,呈现的正是堂皇方正的主人气象

图 | 清 孙温《红楼梦绘本》 旅顺博物馆藏

屏风甚至可以进入卧室,带着浓厚的私人气息。北宋欧阳修写过一首颇可爱的《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这类床头屏风往往绘有精美画面,故而被称为“画屏”,所谓“金翠画屏山”、“画屏金鹧鸪”、“银烛秋光冷画屏”等,错落璀璨的画屏上,承载着多少软玉温香暗夜离愁

图 | 清 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 故宫博物院藏

追随主人的日常起居,屏风也转入地下用于事死。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西汉云龙纹漆屏风”,是目前所见保存完整的汉初彩绘漆屏风实物之一,被立于模仿住宅的北椁室中,指向墓主人辛追夫人的灵位,引领灵魂进入天衣飞扬的虚拟世界,折射着墓主人的身份、格调、追求,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特质与审美时尚

图 | 西汉 彩绘漆屏风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人情与空间

屏风的存在不仅被用于区域隔断方位引导,作为不同空间的柔化过渡,同样也被用于人际关系中的“过渡”

常置于居所入口处的围屏便很好地起到了作用,为前来拜访的宾客提供一处整理仪容思考组织语言的空间。

图 | 清代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故宫博物院藏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性,也使屏风成为人情社会中缓和气氛社交时面面俱到的“利器”。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在招待宾客时,定会安排侍史在屏风后记录谈话内容及宾客住所,待其离开后派遣使者赠予礼物。

屏风不仅使空间内的人们更加自在专注于谈话,却也可能在屏风后的另一个空间,利用屏风设下一场人际关系的局,邀人走入一场浪漫化的“阴谋”。

图 | 明 唐寅《陶谷赠词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如今的生活环境中,居住空间似乎能为一切不确定性写下完美的结局。当我们将办公、休闲、运动等诸多需求投射于它,对于有限的空间而言,屏风或许是最为合适的对象

因为屏风无需对建筑结构“挑筋剔骨”,便能实现对于空间的多元化使用。屏风仅占用了一小块地盘,却使人与空间的关系变得灵活。这或许是置于现代空间中的屏风,在未来最适宜的发展模式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