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纹明| 以物通史—青海长云 遥望玉门

 掌染草2012 2022-09-29 发布于安徽
图片图片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塞下曲》,诗中所描写的“青海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与西域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六月“吐蕃攻吐谷浑,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以救之 ”,是史书记载“青海道”的明确文字。青海道线路四通八达,东接兰州至中原,南走成都连河南道,西北过敦煌通向西域,西南通吐蕃达印度,被学界称为“丝绸之路青海道”。

图片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及其它古道线路图

图来自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吐谷浑时期的青海道,也被称为“吐谷浑道”。吐谷浑自公元313年建国至663年被吐蕃所灭,存世350余年。其间,吐谷浑国重视商业,积极参与东西方贸易。吐谷浑国对各种商业经营活动不设常税,只有到需要时,才从商人和富裕的大户手中征收一定的赋税。<1>

公元3世纪20年代至公元6世纪80年代,在长达350余年的历史时期内,河西走廊出现群雄割据,各种政权林立,黄河流域处于大动乱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商贸和交通运输受到很大影响,在通向西域的河西道受阻时,青海道也曾是中西道路交通的主要孔道之一。此时的吐谷浑国内政治稳定,与南北各种势力关系和谐,在中原战乱、政治动荡,交通阻塞的情况下,青海交通孔道的商队、使臣、高僧络绎不绝,陆路交通运输昌盛一时。

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

1956年在青海西宁出土了76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证明了丝绸之路青海道开展东西方贸易的繁荣之景。银币正面王者肖像的头冠前后都有翅形物,反映了波斯人以鹰、鸟作为太阳象征的宗教观念。王冠后部的一对翼翅可能是代表太阳。可以说,吐谷浑国是青海道繁华鼎盛的缔造者,而到了唐高宗时期,西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开始强大起来,并向北扩张攻打吐谷浑,吐谷浑不敌吐蕃,被其灭国。吐蕃政权在占领吐谷浑领地之后,作为实力雄劲的高原霸主,以其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对青海道实施了有效的控制。

然而过往学界认为,这一条道在吐谷浑被灭时便逐渐衰落,但随着都兰出土的北朝至盛唐时期的蜀锦,使得这一观点得到了纠正。证明在南北朝迄北宋这一漫长的时间内,这一线路一直在被使用。<2>

图片

魏晋南北朝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青海省博物馆藏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都兰县热水乡,方圆2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上千座距今1500余年的古墓,这些墓葬中也包括唐代吐蕃王朝统治下的吐谷浑人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精美丝织品。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些丝织品的年代、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为历经北朝晚期至盛唐时期,其中有大量精美的蜀锦。墓葬里的丝织品大多被盗墓者分割为大小不等的碎片且霉迹斑斑,但也难掩其织造的精湛和纹饰的华美。

“黄地大窠联珠树下对鹿纹锦”出自都兰热水唐代土蕃墓葬,此锦残损严重,仅能辨识部分联珠纹和宾花。但从另一件残片上能清晰地辨识花树和对鹿的嘴部。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发掘出著名的“花树对鹿”锦,其中鹿头与此几乎完全一致。

图片

隋-初唐 黄地大窠联珠树下对鹿纹锦 青海都兰热水墓出土

许新国先生认为,虽然都兰出土的对鹿纹锦没有“花树对鹿”字样,但可以认为是同一时期的一件类似的蜀锦。此锦以黄色为地,绿树、绿圈,以紫色勾勒,其基本组织为1:3的斜纹纬二重,从仅存不足二分之一部分看,宾花十分繁复。<3>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联珠团窠花树对鹿纹锦(也叫球路鹿纹锦),原为覆面,由两块相同纹样的斜料拼接成正方形。经丝为橙红、黄、白、绿、蓝五彩 ,以橙红为地,其余各色分区以彩条式排列。为经线显花,织物组织为1:2夹纬经二重2/1经面斜纹。<4>此锦以联珠团窠作环,团窠环内两鹿对向站立,残存的另一侧纹样中能见鹿蹄一只。从两鹿之间由唐草纹装饰的莲花基座,向上伸出一枝叶繁盛的菩提树。以菩提树为中轴,左右对称有竖向排列“花树对鹿”两列字样。

图片

隋 花树对鹿纹锦残片

吐鲁番阿斯塔出土

图片

花树对鹿纹样复原图

日本龙村平藏复原

图片

隋 联珠团窠花树对鹿纹锦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复原

吐蕃政权不仅重视青海道上商贸的往来,更是打破其自然条件与气候的桎梏,建立起了自己的丝绸产业。据《旧唐书》卷196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曾经向唐“请蚕种及造酒”,吐蕃地处高原,其气候与自然环境不适宜蚕桑生产,但是据北大教授林梅村对和田麻扎塔格山发现的古藏文文书的解读,认为吐蕃至少建立过两个丝绸生产基地,一个在于阗,另一个在敦煌,史书将于阗所生产的织锦称为胡锦,敦煌所生产的织锦则被称为番锦。这些在吐蕃统治下由粟特人参与生产的织锦,无论是花饰图案还是织造工艺都具有粟特典型的特征,以至于学界将这些归结于中亚系统的织锦。<5>

出土于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的唐代的黄地对马饮水纹锦,以红、黄两种色调织出图案,两匹成对的驿马正在低头饮水,翼卷曲,颈、腹、臀有黑色斑纹。马鬃剪花是中亚及北方草原文化中马的典型造型,而马佩绶带源自波斯皇室的帔帛。这件黄地对马饮水纹锦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融合的风貌。

图片

唐 黄地对马饮水纹锦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藏

唐朝与吐蕃的二次联姻再加上吐蕃势力逐渐进入中原,使得吐蕃的纹饰在保持着自身游牧文化悠久历史的同时,又吸收了唐、中亚波斯、南亚等民族的艺术元素,发展成为“吐蕃式样”特有的华丽珍奇的风格,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纹饰题材发展谱系。如果对藏族的装饰题材加以分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八类。其中器物纹中以八宝吉祥图饰最为典型,八宝吉祥图由象征佛陀教诲之权威的宝伞;象征达摩师祖说法时回荡不息之声音的右旋海螺;象征修成正果之胜利的金幢;象征灵魂之永生不死,福智圆满的宝瓶;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的金轮;象征复苏、永生、再生的雌雄金鱼;象征达成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的莲花;象征回环贯彻,一切通明的吉祥结共同构成藏族最富有特色且运用广泛的八宝吉祥图饰,藏语称“扎西达杰”。

图片

藏族八宝吉祥图饰 图来自网络

而藏族植物纹的代表,是所谓的藏族化的卷叶纹和花头纹。藏式传统图案中的植物纹样具有多文化源头的特征,它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中亚、西亚以及我国内陆诸多纹样的设计元素。<6>它们在受到印度和汉地的这种韵律式旋转线条影响的同时,又把这种卷绕或螺旋状的花叶形演变为一种变化自如的题材。后来,这种原形不同的纹样从花叶的顶端又经过不断演化,呈现出了一种类似非写实的模式,从而加强了向抽象化转变的途径。这些植物纹经过藏族独特的审美再次设计,呈现出了图式化、几何纹化的特点。而西藏传统图案中植物纹样可以大致地归结为几何化的植物纹样、缠卷类型的植物纹样、枝生类花卉图案这三大类型。据西藏大学格桑多吉教授的研究,藏式纹样里的缠卷类植物纹样可分为卷枝纹、卷叶纹、缠枝纹三种样式。其中卷叶纹,纹样中只出现叶子,无茎蔓,运用叶子翻卷构成卷叶纹。

图片

疏松型卷枝纹

图来自《藏式传统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流变及其类型研究》

图片

用于家具边角装饰的卷叶纹

图来自《藏式传统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流变及其类型研究》

图片

西藏阿里古格遗址中采集的“喜旋莲花缠枝”图案

图来自《藏式传统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流变及其类型研究》

以花卉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在西藏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早,纵观藏族传统装饰艺术发展历程,自新石器时代至公元10世纪以前,以几何、动物、人物、为题材的纹样始终占据了装饰艺术的主流地位,昌都卡若和拉萨曲贡遗址虽然出土了大量带有装饰纹样的陶器,但是纹饰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几何纹样为主,但是到了吐蕃时期,与植物相关的装饰纹样相比之前更加丰富了。<7>

图片

吐蕃把杯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图片

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在互动与交融中创造出的。吐蕃时期,与植物相关的装饰纹样逐渐丰富的原因,与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荣昌盛及吐蕃王朝与唐朝交往加深有着密切关系。对吐蕃艺术产生影响的来源是十分复杂多样的,在由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藏族人民展现出向优秀文明学习的开放明朗的性格,而具有多文化源头特征的植物纹样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吐蕃艺术的装饰纹样之中。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藏——唐代吐蕃卷叶纹刺绣香囊,长21厘米,宽12厘米,以藏蓝色斜编丝织物为地,以红色绣线用滚针拉出两条香囊整体边框,边框内再施以齐针,以黄、绿梯形色块依次均匀排列(由于年代久远,上部与两侧褪色程度不均,故视觉色差较大);香囊主体纹样为卷叶纹,无茎蔓且仅出现叶片;运用齐针以绿、红、黄三色绣线绣出叶片,并采用车拧针表现叶片的弯曲形态,叶脉中线施以锁绣针(即辫子股针)。该香囊纹饰左右对称、图案分布匀称。这种讲究对称的朴素美学观,表现了在吐蕃统治下的都兰(今青海地区)的人们追求双全和谐、圆满美好、也是人们的信仰与观念、企盼与追求的反映。<8>

图片

唐 吐蕃卷叶纹刺绣香囊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藏

刺绣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汉代有“齐郡世刺绣,恒女吾不能”之说。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土的汉代刺绣品不少,其中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绢底平绣人像红绢,描绘了出关者在接受官兵盘查的情景。上绣两个人物,左侧似为官兵,右侧为一百姓与之交谈,两人之间有路卡横于路中,周边有盾甲兵器象征的军营。

这块红色绢主要以滚针拉骨架,其它再施以平绣填充绣制。平绣,是绣法中最常见使用最广而变化最多样的一种针法。其基本针法也比较简单,即由单独一针穿入、引出形成一条直线轨迹,称为直针。但连续的直针以不同的运针轨迹组合起来,则可以产生出多种衍生针法,包括接针、滚针、馋针、戗针、套针、平金、盘金等。<9>

图片

西汉 绢底平绣人像 甘肃省博物馆藏

在吐蕃统治下的都兰(今青海地区),至今都还保留着悠久的传统文化。青海地区的刺绣被称为“扎花”,“扎”即“绣”之意。青海刺绣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刺绣的特点,另一方面保持原始习俗和审美习惯。<10>青海民间传统刺绣技艺中的香囊(称为“香包”)是当地民俗艺术文化的一类重要代表,端午节佩戴香包是青海传统民俗,对于青海当地民众来说可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一环,时至今日,青海各地积极推行各类香包比赛,也使得这些这项传统文化依旧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