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圣外王-儒佛有什么不同

 江夏大心学 2022-09-29 发布于福建

​2022-9-29明寤

【儒家讲人生的使命和目标-内圣外王】在儒家《大学》里就阐述了内圣外王的“三纲八目七证”。

​三纲: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儒家在内圣方面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里阐述的内圣心法不如佛家的心法-明心见性。因为早期儒家没有深入阐述体悟“心的本体”,当然到后来王阳明圆融儒道佛三家,在“龙场悟道”中彻悟了“心的本体-本心、本性、自性”,把人的内圣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亲修实证了。但具体的修炼心法,王阳明也没有留下丰富的可供一般人修炼的具体的方法次第,这方面的方法次第在佛家里是很丰富的。

但王阳明在学道学佛后,又“归本圣学”,怹指出了佛家对于在家人修心修身的弊端-明体不达用。

什么意思呢?

“明体”是指“内圣”方面悟到了心的本体,就是悟道了。但“不达用”,“达用”指“外王”方面,“不达用”就是说在“外王”方面不够重视,不强调“悟道后要起大用”,特别是在家人的“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方面儒家就讲得比较全面。

所以要“儒佛双修,外儒内禅,儒佛相渗,儒佛圆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