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田俊校长:“让十一学校更成为十一学校”的四个挑战 | 头条

 lylla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让十一更成为十一”的四个挑战

 Q:李斌  听说田校长接任希贵校长的过程比较快,也比较突然。从副校长到校长,肯定有一个角色上的快速转化。这个过程您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体会?因角色变化所带来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上的变化有哪些?

 A:田俊  过程的确如您所说比较快,连我本人也是在宣布任命的两天前才得知的。当时还来不及多想,只是在判断这事情还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尽管知道希贵校长是一个目标坚定的人,但总觉得他应该过渡衔接一下才好。令我没想到的是,因为希贵校长的坚持,还没到他60岁的生日,而是按照一个学期结束的节点,上级领导就宣布了这个决定。

我虽然感觉快,但又不觉得突然的原因是,在十一有一种文化,每一个管理岗位都储备着两个代际的管理者,也就是说管理者梯队是始终储备好的。因此,我们常会开一句玩笑话,能够接任希贵校长的人选不止我一个。

正因为快,加上是从希贵校长手中接过一所优质学校的接力棒,我从十一学校的副校长到校长的变化,的确面临很大的挑战。

第一个大挑战,在自身的迅速适应中完成同事们对自己身份转变的适应。得益于十一宽容、赞美的文化,对我的接任,同事们鼓励、肯定得多,这一点在上级部门任命前的信任度投票中让我备受鼓舞。但我深深知道,自己需要适应,同事们同样需要适应,更重要的是按照希贵校长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这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与前任校长的比较是一定会发生的。

对于这种状况,我是急切地去做些事来证明自己可以,还是不受别人的判断影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很显然,我不曾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希贵校长已经用自己12年的身体力行,让我在耳濡目染中学到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我只有把自己全部的心思花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事情上,按照学校办学准则竭尽全力地去为老师们解除后顾之忧,那么其它就是让自己随着时间的积淀慢慢成长起来的过程。千万不要以直接追求别人认可为目标,否则就会忽视真正应该去关注的事情。

第二个大挑战,是视野和决策层面的思维方式转换。做副校长是深耕某一专项、某一领域,很多时候还是执行校长的战略决策,比如我以前分管人力资源,就非常清楚学校战略转移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后来我还分管过技术助力课堂,按照校长和校务会的决策,我也非常清楚十一学校应该走怎样的信息技术路线。但成为校长,有更多需要从全校层面考量的战略布局,也有更多要取舍和排优先级的决策与问题解决。

工作性质转换之后,不能再像副校长一样扎到具体的事里,或者熟悉哪块工作就抓哪块,这样会带偏整个学校的节奏,而是要主动地接触不熟悉的事,快速概览学校整体,抓住一些关键环节。

比如,我原来对高中、对高三熟悉,也熟悉怎么抓教学质量。刚上任时,要适度在熟悉的领域往后撤一撤,否则很可能会忽视我不熟悉的行政运行、外部关系构建等方面,忽视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学校发展的短板。

当然,认知和思维习惯的转变不是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的事,这对我来说真是要克服许多路径依赖。

第三个大挑战,就是如何做好工作衔接。新校长接任之初,教师们免不了和过去比较。我会放低姿态,多听取想法建议,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博采众家之长。还要注重沟通,即便是最后定的方向和做法,不可能采纳每个人的想法,但可以通过适切的沟通让更多人理解和满意。就像希贵校长所说,最后的方案也许不一定是人人满意的,但一定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这在我刚当校长组织校务会时比较明显,大家会提出各种想法,有时候甚至意见相左。我要想好怎么说才能聚集大家的智慧,这时一定是放低姿态,海纳百川。但真的面临取舍,需要做出决断的时候,我要思考怎样做才更符合学校的价值观和办学准则。

这其中的分寸感和敏锐度需要逐步形成。这是大家一起进一步砥砺价值观的过程,也成为我自己校准底层逻辑的过程。现在对于我做的一些判断和事情,大家的认可度更高了,不是因为我做校长的时间长了,而是底层修炼的逐渐成熟。

而这份成熟,也包含了希贵校长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接任之初,我向希贵校长请教一些事时,他都说好,其实现在看来就是鼓励。即使有些偏差,他也等我自己经历这个发现的过程。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包容,及自身从视野和分寸、激励和领导,到思考人和事等方面的不断反思,有了这样的成长过程,新校长才能逐步形成相对稳固的底层。

第四个大挑战,是要让十一学校更成为十一学校。我是从教学管理岗位上来的校长,很担心大家一下子都扑到出成绩上。如果把精力全用在抓成绩,很可能把学校带偏。

所以,接任校长的最初两年,我不断往外释放的信号,是“要让十一学校更成为十一学校”。我最担心 “十一不是十一”,我最担心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选课怎么选不了了”“我们的自主时间减少了”等。这说明我们给孩子的空间少了,孩子不是自然舒展的生长状态。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希贵校长的新书《学校制度改进》出版后,我去找他要书,他早就给我准备好了,还在扉页上写下一句话 “认可稳定的质量,以追求学生的长远利益——与田俊共勉”,我当时非常震撼。

一开始的内心戏是“校长这是有多不放心我啊”,但转而落在“与田俊共勉”五个字上,我一下子被触动了,这不是不放心,而是彼此鼓励管理好自己的人性弱点。因为办学准则首先是一个校长的“紧箍”,自己做不到,哪怕你嘴上说不要用力过猛,大家还是会从你日常的细枝末节中敏感地发现“两张皮”现象。

因此,在办学准则面前,我们需要投入十二万分的警觉心和定力去坚守和遵循,才可能刚刚换取一点平衡。

十一学校之所以受大家认可,是因为在育人理念上,在平衡理想和现实上,在给孩子们自主成长的空间上,在师生关系上等方面有些不一样。类似这些被大家认可和期待的不一样,才是十一更成为十一的关键。

我刚接任,大家会观望是不是有些东西要变,因为外界对十一学校有赞扬的声音,也有担心的方面。大家可能认为我不一定扛得住,会回到传统道路上。因此,那个阶段我要防的就是倒退。不管是内部试探,还是外部观望甚至施压,我都要去坚守。

图片

图片

小步迈进

让教育更好地面向每一个个体

 Q:李斌  您说到十一学校目前的重心不在做大的变革,那阶段性、连续性的小步子该怎么迈?在这个阶段,除了十一盟校的推进,我相信十一本部也会有自己的探索,请谈一谈接下来的规划。

 A:田俊  很简单,跟着战略走。我们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学校战略体系构建上。

2022年1月,我们全体教师经历了为期三个月的教代会后,把面向未来六年的十一学校战略系统规划好了,明确了愿景使命、办学准则和四大战略目标。整个战略目标都是围绕持续推进从教到学的转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探索来展开的。这一步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方面您已经看到了近些年来我们做的一些努力。

第二个战略方向,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从教到学,加上国家的新课标完整出台,我们就必须“顶天立地”,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丰富升级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十一整个育人模式变革的核心。只有课程体系丰富多样可选择,学生能基于发展需要来选择,才会有真正的“走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自带动力。

课程体系可以支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它的底层逻辑,是我们得认可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得认可一刀切的模式不利于不同禀赋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现在十一学校的课程比较多,但依然有升级的空间。我从以下两类来说。

第一类,要让已有课程找到更多增长点。

以戏剧课程举例,以前是从0到1,把课程开起来。但是开课后如果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者对课程的价值定位想得不清楚,就会碰到瓶颈。

比如很多学生会选《雷雨》,但《雷雨》的剧本不会有大的改变,假如一位艺术老师刚教这门课,开始时他对剧本的解读、对学生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表达以及日常排练的各种指导等,都是从0到1的探索。但如果老师认为这门课“就这样按部就班做”,他在课堂组织和任务设计上,热情就会降低,上课的状态也会不同,学生的感受和收获就会降低。

一位老师如果不能对一门课始终心存敬畏,保持新鲜感,并且有不断向上精进的想法,一到课堂可能会走向程序化应付,而非积极向上一起探索、一起成长的状态,学生就更不会在课堂上充满活力。

再如学校之前开了舞蹈课,后来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一样了。面对有功底的学生,学校得成立更专业的舞蹈队;面对只是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的起点是0,但走到一定地步,后面就可能扩展为0到1、1到2、2到3。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追求,需要对课程进一步分层。国外的很多课程会分很多层,就是发展到某个阶段的自然需求。

第二类,是呼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开发新课程。

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现在有公司提供拼接模块式的产品,即插即运行。但这样的课程进入学校,偏离了人工智能课程放置在中学的意义。人工智能外显的是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但最底层的其实是算法逻辑。一些产品隐藏或者淡化算法逻辑,变成简单的插件式组装,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如果十一学校要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应该是什么思路?可以有插件式的,供一部分学生体验。但面对这群整体水平都比较高的学生,学校得考虑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那我们就需要发现几位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老师,研究大量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知识基础,构建一整套分层或分类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呼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还有一些领域的课程在做加法。如前几年的数学建模课程,最近的提升媒体素养的课程等。只要课程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有价值,学校就会开设。

第三个方面,就是形成更加完善的治理机制,来保障我们的教育更好地面向每一个个体。

学校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但在年级运行、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等方面,怎么为面向每一个个体的教育提供支撑,仍然有细化空间,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未来,我们要真正落实“学生成长责任中心”的治理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成长,关键场景、关键人物、关键节点有哪些,梳理出来,展开连接,实现真正的全过程全员育人,这才是学校源源不断地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之一。

第四个方面,近几年学校一直在加强家校关系,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社会焦虑在持续增长,怎样在学校里创造既能够与社会对接,同时能满足孩子们自由生长的环境,是学校始终要考量的。


在外界压力比较大时,学校要及时发现并智慧地帮助学生。如果学生在学校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有信任的老师,有较好的朋友,即便碰到一点挑战,也都能安全度过。也就是说,学校只有成为教育生态的领导者,才能够重新找到学校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创造生态

引领师生共建学校

 Q:李斌  昨天在九渡河小学看到,他们一共20多个教师,却做了那么多事,很受触动。走在十一学校的校园里,更是这种感觉。中学阶段,有很多学校可能忙学科与分数,时间都不够用。十一学校不仅本校研究落地了海量的课题,还带动这么多盟校一起走,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A:田俊  必须要说的是,李总您和团队到校这几天看到的,是过往十多年十一所做事情的浓缩,这些是有时间积累的。

您感受到的这种十一生态,可能有以下几个底层原因。

其一,让老师成为自己的CEO,不要捆绑他们的手脚。如果学校搭建一定平台,能够促进人性向善,把教师对教育的理想释放出来,其实就能发生很多变化。如果我们为有想法的教师营造出来的氛围和生态,是鼓励他去努力探索,那么大家就会越来越努力做事,做大家认为正确的事。

有好多东西是这么激发出来的。一些教师有想法,或许和成绩无关,但是对学生成长有益,那我们就支持他做出来。如果这件事让学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又给了教师正反馈,那他们的价值感又会大幅提升。

教师越做越有劲头,只要对孩子成长真正有益的,都可以去做。渐渐地,不同教师迸发出不同的想法,有些课程就这么做起来了,教师们的状态也越来越好。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其二,注重非正式表扬,通过激励性制度、补偿性制度的增加,让老师既能看见利益,也能看见成长。除了营造生态,还需要机制保障。如果学校的舆论导向、价值导向或者工资体系等,根本不鼓励创新,不鼓励往前突破,那就麻烦了,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往这处投。

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是学校平衡教师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搭建若干机制,让老师在某个方向的有益探索,能获得收入还能得到肯定。十一学校有很多研发平台,会对老师们申请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同时学校也有诸如“名师讲堂”“青年才俊”“月度人物”“教师论语”等平台,激发老师的成就感。

学校的工资体系也好,荣誉体系也好,如果过于单一和固化,都不利于良好生态的形成,需要把物质层面和精神成就感层面结合起来。

其三,要始终放大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人。希贵校长刚来学校就提了一句话,“让学生的想法在校园里不断生长”。他做的很多事,也逐渐成为十一的传统。

比如“校长有约”,之所以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是因为他们发现能在校长这儿寻求一些支持,得到一些肯定,他们作为学校主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对于学代会的学生提案,学校也非常重视。重视到什么地步?每一条都要回应,每件事都要说清楚怎么做。提案涉及的部门都会跟学生进行座谈和现场沟通。学校也陆续开通了其他反馈渠道,每个渠道都会及时回应。

在十一学校,学生的每个想法都会得到尊重。前年,校学生会的同学们提出想要突破以往传统的校园音乐活动,尝试在操场上开一场草地音乐节,让师生充分享受音乐的魅力。对于这样的创意,学校当然不会反对。于是学生们发布了招募推文,面向全校社团进行创意招标。后来,草地音乐节成功举办,师生在朋友圈刷屏表达对音乐节的喜爱。这件事也激发更多学生在十一校园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一批热爱音乐的孩子眼里有光、逐渐成长。

学生学术研究方面,学校最近也出台了相关资助方案。如果学生要做学术研究,当校内资源不够时,只要学生提出的需求合理,学校会想办法寻找外部资源,提供各种经费、实验、素材等支撑。

像这样一步一步,校园生态构建起来了,学生也成长起来了。

图片

图片

学习十一

可嫁接但绝不能复制

 Q:李斌  近些年远远地打量十一学校,一个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但另一个感受是,十一自成系统,相对闭环。所以我们还要讨论一个很多学校都感兴趣的问题:十一,到底学不学得了?

 A:田俊  关于这个问题,近几年有这个疑惑的人其实在变少。前些年,外界来参观或者学习之后,通常会说“十一挺好,但我们学不了”“我们的资源、条件不能支持”等。

如何看待这件事,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是希贵校长提到过的,“外界学十一,可嫁接但绝不能复制”。因为每个地方的条件不一样,所以不能够复制,但是可以嫁接,萃取其成功因素,将之移到不同的土壤中,使其与那里的气候相适应,从而产生具有共同文化基因又色彩缤纷的不同的学校。

举个例子。九渡河小学加入十一盟校后,老师没换,周边环境也没换,怎么就发展起来了?学校的突破点,是研究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当地居民请来上课,并且将学校纳入到整个大生态环境发展中,成为生态链上的一个链主,与周围的社区共生。

这一系列做法的底层逻辑,是学校办学资源观的升级。如果眼里只有孩子的分数,视野就窄了,如果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都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资源,视野马上就开阔起来。

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思考十一时,应该思考学校是怎样走到现在的,希贵校长是怎样走到现在的,以及学校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现在已经做成了什么样。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希贵校长的很多底层逻辑,可以从他在高密四中的历练中找到源头,比如“学校不遗余力地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

在高密四中时,工资有时都发不出来,能调动什么资源?可即使在那种情况下,希贵校长也在想办法黏合老师。他组建了割麦子互助队,到抢收季节,组织年轻老师一起帮其他老师家割麦子。人多力量大,这样做能迅速完成任务,还增加了集体荣誉感。工资发不出来,他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借钱,自己没钱也要想办法把事情解决。有困难那就找办法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困难在那个时期的学校常有,但能够这样做的校长却并不多。

所以,到了十一学校,希贵校长仍然坚持要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条件不一样,资源不一样,但底层逻辑一脉相承。

此外,十一的制度设计也是关键底层。

以评价制度为例,十一学校评价的是团队,不注重评价个人。当然对个人不是完全不评,只是避开刚性,在柔性的地方加一点低利害的评价。

希贵校长有一句话叫做“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团队的凝合”。如果学校天天盯着每个班的平均分,怎么让团队相互合作?良好协作的工作文化,不是喊出来的,是背后的机制推动出来的。

当然,营造好的学校生态不单单靠制度,还需要制度和文化相互配合。一个包容的生态,如果制度过多,可能会过刚,过刚可能会逐渐走向管理僵化,失去生长的可能性。如果口头上的文化过多,而没有制度上的印证与支持,文化也不会持久。这是一个刚柔相济的过程。

当然,最最可以学的,我认为就是“顶天立地”的基本办学思路。没有“顶天”,只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育就失去了培育和引导的方向;没有“立地”,只是围绕国家和社会需要,也无法真正为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键是无法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本质。“顶天立地”,让我们坚信学校为谁而存在,学校为谁培养人,这样才能找到怎样培养人的路径。

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早已确定,目前的学校离2035现代化目标还很远,“学校什么样,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我们一刻不能停歇,任重道远。

采访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总编辑)

受访者 | 田俊(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责编 | 芋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