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精健忘,源起心肾失交,中医一方助益,辛甘化阳,交通心肾

 医海无涯TXMT 2022-10-01 发布于四川

中医学中“遗精”之病名首载于《普济本事方》,又名“失精”“精漏”。《折肱漫录》曰:“梦遗之证,其因不同……大半起于心肾不交。 ”

心主血脉,居于上焦之位,为阳脏而主通明,五行属性为火,心之火下降到肾时,可使肾水不寒;肾为阴脏,主蛰,五行属性为水,故肾之水上济于心的时候,可使心火不亢,此谓之“水火既济”。

若心肾功能失调,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而耗损肾水,肾失阴液濡养,难以上承于心,即“水火失济”,心肾难以互通,导致心肾失交。

因此,施以通法,可使其心肾交通,精室固守。

洪某,男,27岁,公司职员。因反复遗精2年,加重2月于门诊就诊。

初诊时见患者反复遗精,常伴梦遗,每周4次以上,甚时一晚可达2次,每每遗精后皆感腰部酸软及下肢无力、头晕耳鸣。

刻下:平素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时健忘,口干,小便色黄且尿道时有烧灼感,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

证属心肾不交,治以交通心肾为主。

方拟:桂枝、生龙骨、生牡蛎、炒白芍、生姜、大枣、白芷、鸡内金、刺猬皮、茯神、炙甘草、炒麦芽

药进7剂后,自述诸证明显减轻,期间共遗精2次,仍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眠差等不适。

依原方加杜仲、炙远志,7剂。上述症状减轻,食可眠安,嘱其续服7剂,3月后随访,患者未再遗精。

方以牡蛎敛精止遗、固涩肾气,桂枝温通心脉而固肾,牡蛎与桂枝相配,一涩一通,涩则敛精气、通则交于心肾。

炒白芍使阴气收敛,补血以育阴,通畅血脉;生姜宣通上下以通心肾之阴阳;龙骨味甘平可安神定志,使神明收藏于下以固肾精。与牡蛎相用,增通精窍止遗之功。

甘草行益气之功,与桂枝相配,辛甘而化阳,使神明内收而能主宰于肾,与牡蛎相用,益肾固精;大枣补益心脾,调和诸药,与甘草相和,能交通心肾。

诸药相伍,调理阴阳,交通心肾使精窍通畅,精关开合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