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时,书生们的"模拟考试"

 熹茏C21 2022-10-01 发布于吉林

今天的中国,国家是从中学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在古代则是实施"科举制"为朝廷招揽人才。

古代的科举制度萌发于魏晋,产生于隋朝,定形于唐朝。

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它的主要职能是搜集、整理和珍藏书籍,聚徒讲学也是职能之一 。

中唐时,有书院开创私人讲学先河,针对读书人的需求,科举培训慢慢成为书院的主要业务。

到了宋朝时期,书院更加盛行,数量是唐朝的好多倍。书院经常邀请进士、状元出身的学者和退休的官员来授课,其中如何提高科举考试技能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讲学内容。

在宋朝,依托于书院,能让学子们受到更加强化、更加有针对性的考前训练的社团开始出现,这些"文社"有点类似于现今的"考前辅导班"。

为了让学子提前适应科举考试,文社一类的组织经常兴办"模拟考试",内容、流程、阅卷等都参照真实的科举,每科都做到"全真训练"。

那些没有条件和机会进入官办学校和书院求学的学子,大多则是在私塾中完成学业。有些家族重视教育,在族中一直设有"文社",以宗族的名义延请回乡举人、进士传授考试经验,对弟子进行科举考试的"强化训练"。

拓展识知

 秦朝以前,国家是通过世袭制选拔人才,它的弊端在于不能选拔有抱负的平民。

  后来经过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以及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最后由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开创了更加进步的"科举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