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饮食”的两则医话

 孙郎中 2022-10-02 发布于山西
【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虽重视“吃”,却不见得人人都会“吃”。有俗云,“病从口入”。但很多时候,食物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饮食方式出了问题。比如,长期高盐饮食容易诱发高血压,长期吃得太饱可能会导致胃部疾病,吃过多腌制食品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所以养生,当少食油腻膏粱之味,尽量多素少肉饮食。这样吃不但可以少生疾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身心更和谐。原因在于,厚味之食品,粘腻甘肥,食之过多,往往不易运化而滞寒于胸膈,形成湿浊,久则酿为痰饮。痰饮留积于肠胃、胸胁等片,影响脏腑功能,阻滞气机升降,轻则可致胸脘满闷不畅,重则可致膈痰,甚至化生大病。历代中医反复强调,养生要薄滋味。我的建议是少肉多素,最有益于健康。尤其是针对以下人群,饮食更要“少肉多素”:一则,体质逐渐下降者;二则,亚健康状态者;三则,平时稍动就喘,稍跑步就累者;四则,患有慢性疾病者;五则,肥胖者,或体重指数偏高者;六则,工作后容易感觉疲惫,甚至下班就想躺着;七则,腹部肥大者;八则,痰湿体质者,睡觉常打呼噜的人群;九则,平时无肉不欢者。古语云:“纵口欲而百病生”,当我们的味蕾得到满足时,更应关注饮食伴随着的疾病,美味与风险同在,不管曾经的你是怎样做的,至少从现在开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加以调整,“多素少肉”之原则当谨记心中,同时还要少盐,少甜,少酒,少水果,晚饭少吃!
【二】俗话说,百病从口入。人活着,就要吃饭。因为吃饭可以补益气血,能养五脏;反之,若饮食不节,也能伤损五脏,导致疾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少疾病根本就是饮食所导致的,或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痛风、肥胖、痘痘、心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等。《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药物为治病攻邪之物,其性偏,五谷杂粮对保证人体的营养必不可缺,水果、肉类、蔬菜是必要的补充剂。现代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精细化,鱼肉、果菜等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导致饮食失调,疾病横生。不少内伤性疾病是由于人们吃得过精过细,偏食过食水果、肉类、蔬菜而导致的。的确,今时不少人饮食不节,过食五味,嗜食肥甘厚腻,亢则害,导致膏脂不运,消耗脾阳,造成脾虚。脾虚而失健运,水湿内停,久聚成痰,痰湿阻滞,更致清浊难以升降,这是当下几乎慢性疾病的病机关键。我的观点是,如果能调节饮食,吃得清淡些,少吃些,每餐吃的种类少些,那么许多慢性疾病都可自动得以缓解,甚至不治而愈!中医认为,食物有辛、甘、酸、苦、成五味之不同。五味之食物,对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与相应的胜腑有着特殊的联系,从而可选择性地发挥作用。《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将这种关系归纳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牌、辛入肺、咸入肾。一般来说,五味之品能相应增强五脏之气。若日常饮食搭配恰当,五味调和,可使脏腑、筋骨、气血得到滋养,有利机体健康运转;若饮食中过度偏嗜某种味道,则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伤失调,进而诱发疾病。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饮食五味时,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所以说,常人或病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的,这里有个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中医所讲的饮食的宜与忌。饮食的宜与忌,实质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要做到“看人下菜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