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气厥论 第三十七注解

 yinweiming77 2022-10-02 发布于上海

上一篇,我们结束了对疟疾病的解读。本篇开始研讨气厥论。那什么是气厥呢?先给大家看一段定义。气厥,病理名词。指气逆。《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变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由于气病所引起的厥证。有气虚、气实的不同。气虚而厥,症见眩晕昏仆,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沉微等,类于低血压或低血糖的昏厥。气实而厥,每因暴怒气逆所致,与“薄厥”同义。总而言之,气厥,主要是因人生气而引起的。——大家都听说过“气滞血瘀”这个名词吧?这是中医特有的名词,在情致致病上,中医有独特的看法。而西医则很少涉及于此。我们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能遇到不顺心的事,面对不顺,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否能看得开,淡然处之,这点很重要。好多人的病,都是气的,这种例子,我见过多了。世界上,但凡健康长寿之人,都是心胸豁达之人,为生活一点小事纠缠不清,钻牛角尖,到头来,别有做错的事,自己买单。)(37.素问·气厥论 新解析1/1---1/2---1/3--1/4--

气厥论 第三十七——1---2-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饮一溲二,溲:小便。)——(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病名。水流肠胃,上及肺部之疾患。证见疾行时肠鸣,喘不得平卧,两足皆肿。《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囊浆,水之病也。”王冰注:“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也。”《儒门事亲》卷六:“病涌水证,面黄而喘,两足皆肿,按之陷而复行,行则濯濯有声,常欲饮水,不得睡卧。”)——(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原文】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译文】帝询问说:五脏六腑,它们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什么呢?

岐伯说:肾移寒于肝,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病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如皮囊装水样鸣响,这是水气之病。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五脏六腑之寒热互相转移的问题,五脏六腑会把它们受到的寒热之气转移到其它脏腑,而其它脏腑受到寒热之气的侵袭后,也会发生病变。如脏邪传移于脏,腑邪传移于腑,则为气逆之变病矣,因此本节单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1.五脏六腑之寒互相转移的问题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惊衄(nǜ ):证名。脾移热于肝所致惊而鼻中出血之证。《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治用伏龙肝汤。)——(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

肝移热于心,则死。(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鬲消:病证名。鬲通膈,即膈消。因心肺郁热传化而致。主要证见心烦、膈满、消渴、多饮等。《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疒至)。(肺移热于肾,传为柔庢,柔庢:痉病以颈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证,有汗出者为柔庢。)——(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肠澼(pi ):中医古病证名,大便脓血之病证,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痔漏等肠道疾病。见于中医经典《内经》。澼,(音pi 僻),便泄脓血。杨上善《太素·调阴阳》注云:“澼,音僻,泄脓血也。”)——(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⑦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溺血:证名。指尿中有血。《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lóng],溺血。”又有溲血、尿血等名。溺血通常随尿排出,多无疼痛。参见溲血、尿血等。)——(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口糜: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说:“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尔后历代医家对此病亦有所论述。发生于小儿者,以1岁内婴儿或不满月婴儿多见,又称鹅口疮、燕口疮、白口疮、雪口。发生于成人者,往往继发于伤寒、大面积烧伤或烫伤、泻泄、糖尿病、原发性免疫缺陷,以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虑瘕:即大肠癌。)——(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善食而瘦,以谓之食亦,食亦:主要病机是由胆胃燥热所致:“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说:“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主要表现有:吃的多,容易饥饿,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大便干燥。治疗以养胃阴,清燥热为主。)——(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此处的“浊涕”,代表热性鼻涕。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注解1、)(11、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     12、传为衄蔑瞑目,衄衊(nǜ miè) :病证名。出《素问·气厥论》。衄指鼻血,衊指汗孔出血。因热盛而迫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衊。《圣济总录·鼻衄门》:“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乃移于脑,盖阳络溢则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衊。二者不同,皆热厥血溢之过也。”张景岳谓衄、衊皆指鼻出血,二者有轻重之别。《类经·疾病类》:“衄衊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衊。”参见衄血有关各条。  13、。故得之气厥也,气厥:病理名词。指气逆。《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变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由于气病所引起的厥证。有气虚、气实的不同。气虚而厥,症见眩晕昏仆,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沉微等,类于低血压或低血糖的昏厥。气实而厥,每因暴怒气逆所致,与“薄厥”同义。)——(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  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原文】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1。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2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3。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4.,死,不可治。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5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67,为沉8。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9。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译文】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软骨病。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便血,便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

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结块,或为沉疴。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懒食。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涕的深渊,鼻涕的深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五脏六腑之热互相转移的问题,寒热之互相转移,皆在气而不通过经络。所以说:“得之气厥也。”——2.五脏六腑之热互相转移的问题

——————————————————

【注释】1.衄:(nǜ恧)《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韩非子·说林上》:“始死而血,已血而衄。”《晋书》:“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这里用为萎缩之意。

2.鬲:(gé革)古通“膈”。横隔膜。《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3.痓:(zhì至)中医病症名,软骨病。《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4.澼:(pì屁)古通“僻”,邪僻,指邪气入肠,引起便血。《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肠澼便血何如?”

5.癃:(lóng龙)《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之,然后归也。”《韩非子·十过》:“平公之身遂癃病。”《说文·疒部》:“癃,罢病也。”《资治通鑑·汉文帝前二年》:“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这里用为瘫痪病之意。

6.虙:(fú扶)古通“伏”。伏藏在肠内的肿瘤。《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7.瘕:(jiǎ假)腹中结块病。《关尹子·匕》:“瘕则龟鱼,瘘则鼠蚁,我可为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8.沉:(chén臣)沉疴:病情严重的、久治不愈的病。《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晋书·乐广传》:“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

9.亦:(yì艺)古通“懈”。《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这里用为懒惰、懈惰之意。)(黄帝问道:寒热邪气在人体五脏六腑间怎样转移呢?

  岐伯回答说:从人体三部六候来观察,下部也有天地人三候。足厥阴肝经候天,足太阴脾经候人,足少阴肾经候地。冬季水寒地气侵入肾脏,会顺着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上逆至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到了春季,患者就会出现阳气虚弱和痈肿症状。到了夏季,凄沧水寒气侵入脾脏,就会顺着足太阴脾经上逆至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患者会出现痈肿和筋挛症状。

    到了长夏季节,滞留在足厥阴肝经的水寒邪气,会上逆至中部的手少阴心经,又滞留郁积形成心脏病变,患者会出现胸隔阻塞和狂躁症状。到了秋季,滞留在手少阴心经的水寒邪气,就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上逆至手太阴肺经,又滞留郁积形成肺消病症,患者饮水一分则小便要排出二分,这是不可救治的死症。

    到了冬季,滞留在手太阴肺经的水寒邪气,又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滞留郁积在肾脏形成涌水病症。水寒邪气窜行至大肠,快速流动时肠中就会濯濯鸣响,就像皮囊里装水一样。因此,按压患者腹部就会感觉虚软不坚实。

    在夏季,暑热邪气侵入脾脏,会顺着足太阴脾经上逆至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患者会出现惊骇和流鼻血症状。滞留在足厥阴肝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少阴心经,滞留郁积形成心脏病变,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病死亡。到了秋季,滞留在手少阴心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太阴肺经,滞留郁积在肺脏形成鬲消病症。到了冬季,滞留郁积在手太阴肺经的暑热邪气,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滞留郁积在肾脏形成柔庢病症。

    滞留郁积在足少阴肾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足太阴脾经,滞留郁积在脾脏形成脾胃精气虚弱病变。一旦出现肠澼症状,就是不可救治的死症。

    滞留郁积在子宫和腹部的暑热邪气,会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滞留郁积形成小便不畅和尿血病症。滞留郁积在足太阳膀胱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少阳小肠经,滞留郁积形成肠道病变,患者会出现肠道阻塞、大便不通和口舌糜烂等症状。滞留郁积在手少阳小肠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阳明大肠经,滞留形成热结不散的伏瘕和痔疮病症。

    滞留郁积在手阳明大肠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足阳明胃经,滞留郁积形成胃脏病变,患者会出现食欲旺盛而身体消瘦的症状,这就称为食亦病。滞留郁积在足阳明胃经的暑热邪气,会下行至足少阳胆经,也会形成食亦病。滞留郁积在足少阳胆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头脑部,滞留郁积形成鼻梁内感觉辛辣的鼻渊病症,患者会出现鼻流浊涕不止症状,日久就会产生流鼻血和双目失明病变。

    上述这些病症,皆为患者体内寒热邪气厥逆转移所致。)( 黄帝问道:寒热邪气在人体五脏六腑间怎样转移呢?

  岐伯回答说:从人体三部六候来观察,下部也有天地人三候。足厥阴肝经候天,足太阴脾经候人,足少阴肾经候地。冬季水寒地气侵入肾脏,会顺着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上逆至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到了春季,患者就会出现阳气虚弱和痈肿症状。到了夏季,凄沧水寒气侵入脾脏,就会顺着足太阴脾经上逆至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患者会出现痈肿和筋挛症状。

    到了长夏季节,滞留在足厥阴肝经的水寒邪气,会上逆至中部的手少阴心经,又滞留郁积形成心脏病变,患者会出现胸隔阻塞和狂躁症状。到了秋季,滞留在手少阴心经的水寒邪气,就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上逆至手太阴肺经,又滞留郁积形成肺消病症,患者饮水一分则小便要排出二分,这是不可救治的死症。

    到了冬季,滞留在手太阴肺经的水寒邪气,又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滞留郁积在肾脏形成涌水病症。水寒邪气窜行至大肠,快速流动时肠中就会濯濯鸣响,就像皮囊里装水一样。因此,按压患者腹部就会感觉虚软不坚实。

    在夏季,暑热邪气侵入脾脏,会顺着足太阴脾经上逆至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滞留郁积形成肝脏病变,患者会出现惊骇和流鼻血症状。滞留在足厥阴肝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少阴心经,滞留郁积形成心脏病变,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病死亡。到了秋季,滞留在手少阴心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太阴肺经,滞留郁积在肺脏形成鬲消病症。到了冬季,滞留郁积在手太阴肺经的暑热邪气,会顺着手阳明大肠经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滞留郁积在肾脏形成柔庢病症。

    滞留郁积在足少阴肾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足太阴脾经,滞留郁积在脾脏形成脾胃精气虚弱病变。一旦出现肠澼症状,就是不可救治的死症。

    滞留郁积在子宫和腹部的暑热邪气,会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滞留郁积形成小便不畅和尿血病症。滞留郁积在足太阳膀胱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少阳小肠经,滞留郁积形成肠道病变,患者会出现肠道阻塞、大便不通和口舌糜烂等症状。滞留郁积在手少阳小肠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手阳明大肠经,滞留形成热结不散的伏瘕和痔疮病症。

    滞留郁积在手阳明大肠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足阳明胃经,滞留郁积形成胃脏病变,患者会出现食欲旺盛而身体消瘦的症状,这就称为食亦病。滞留郁积在足阳明胃经的暑热邪气,会下行至足少阳胆经,也会形成食亦病。滞留郁积在足少阳胆经的暑热邪气,会上逆至头脑部,滞留郁积形成鼻梁内感觉辛辣的鼻渊病症,患者会出现鼻流浊涕不止症状,日久就会产生流鼻血和双目失明病变。

    上述这些病症,皆为患者体内寒热邪气厥逆转移所致。)——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点评】本篇主要论证各脏器之间寒热转移所产生的疾病。)(读《黄帝内经》素问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五脏六腑的寒热相互转移的情况

总结

  本文多次提到“移寒于......或者移热于......”,这里的寒和热指的是什么呢?寒,是指人体受到的寒气,滞留在体内;而热,一部分相当于西医的炎症,一部分是人体为了驱除体内的寒气而产生的热量。比如,我们淋雨受寒了,会发烧,这个热,并非是炎症,而是身体在驱除进入体内的寒气而产生的热。所以,本文在强调寒热在体内的转换过程,要客观地看待。

  本文之所以说是气厥,就是讲人要做到少生气和不生气。其实,不生气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调理的客户中,就有一些人很爱生气,凡事总想不开,常常是为别人的错误来买单。时间长了,病就来了。为什么他的病总好不了呢?性格使然,太认真,太较真,这种性格伴随他一生,病也就伴随他一生。所以,如果有些人,病总调理不好,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爱生气。不改掉这个毛病,身体就会一直病下去。

  气从何来,肝!目前正值春季,主肝,正是肝阳上亢的季节,此季节,人最容易发怒。所以,我们需要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归纳:本篇《气厥论》主要论述的是气之上逆的问题,夫热气上升,迫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衊。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暝。言邪出于脑,则传于气分,而为衄衊暝目之证,并释经脉内连五脏六腑,如脏邪在经,入脏则死,腑邪在经,则留于肠胃,从而下解。此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而末结曰“得之气厥也。”

注解1:

厥气与气厥

释字:厥者,《说文解字》:“发石也。从厂,欮声。”欮者,《说文解字》:“逆气也。”“厥”与“欮”两个字的字形相差一个“厂”字,“厂”字的意思是山石之厓岩。“厥”与“欮”都是逆于上的意思,其不同点:前者是投石头,后者是逆气,“厥”逆的力量要强大很多,相对来说“欮”就比较弱了。

经文当中关于“厥”的内容很多,其基本意思都是相同的,就是逆于上,但是逆于上所形成的症状是寒证还是热证,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从以上经文中可以看出,所谓“厥”就是应降不降而上逆的病症。气厥应该就是气不降反逆于上,气有余便是火,因此《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所介绍的病症多属于热郁于上的症候。治疗方法如何呢?经文《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中有论述:“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由于厥逆于上,因此热郁于上,但是由于气不降,寒在下焦,这时选择治疗方法不能单一。单纯用灸法,病人将失音。因为阳气郁于上焦,如果单纯用“石法”,所谓“石法”就是以重镇安神、清热泻火为主要。“石法”会因为过寒伤阳,伤阳则精不藏而泄,精泄而神浮不归而变为发狂。因此,治疗方法当选用上下同治,清热潜阳在上,温阳祛寒在下。

厥气是气逆于上,气不降而郁于上表现为发热。而本章所介绍的是“气厥”,是气因热而逆于上,闭郁于上窍的病症,表现为鼻出血、目劳无精、合目瞑瞑等症状,其症状类似于阴液耗损,风痰阻滞上窍。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释字:胞者,《说文解字》:“儿生裹也。”这里的“胞”应该是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地气所生,藏而不泄。但是奇恒之腑与五脏还是有区别的,两者共同点都有藏而不泻的特点,五脏又称五藏,是五行之所藏。奇恒之腑在藏精的同时也有排泄,包括津液、水等在内的有濡润功能的物质。

《难经》指出:“腑多热,脏多寒。”腑多热的原因是由于腑为阳,肺气推动经腑气降,当腑气不降而气逆上时会表现出热证,这也就是腑多热的原因。女子胞有降下的作用,一是表现在女子精盛时每月有一次月经,月经古人称之为经水。

二是表现为女子孕子后要生产。三是阴道中正常时也会有一些津液流出润滑阴道。女子胞虽然是奇恒之腑,但也有排泄的性质,因此当女子胞瘀阻时,瘀而化热于胞中。而当女子胞移热于膀胱时,则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湿热刺激症,经文中的临床表现为尿的癃闭和血尿等症,这也是厥气逆于上的一种表现,此气源于女子胞。

女子胞是奇恒之腑之一,是女子特有的脏腑。大部分学者认为男子对应女子胞的解剖位置应该是精囊。我认为女子六个奇恒之腑与男子五个应该是阴阳搭配的,六为偶数为阴,五为奇数为阳。这个内容以前也讨论过,原因是男子多精,女子多血。

女子胞移热于膀胱,现代临床诊断应该属于膀胱炎的范畴。临床上膀胱炎的病人男性发病率比较低,据统计,以往男女比例是1∶8,现在是2.57.5。说明3个问题,第一,女子的泌尿系感染几乎是男人的8倍,在临床上很少见到男性泌尿系感染的病例。第二,现在的发病人数男女比例比以前高很多,说明古代的时候男子膀胱炎的病人非常少。所以这里才有女子胞移热于膀胱之说。第三,气逆于上的病例女性多于男性,相对来说,女性在情志方面易于出现抑郁等症。由于情志的抑郁也可以出现气郁而逆于上化热的病症。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我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过大数量的人口调查。上海、四川南部和北京郊区的调查资料都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12.1711.2415.52198212个地区的调查资料,女性总患病率为7.03‰,男性为4.33‰。可见,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女性。现在男女比例差不多,也说明以往的比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以上几点说明,女子多发生厥气病,所以厥气的发生起于女子胞,移热于膀胱等。

当然男子也不是没有厥气病,男子的气逆生热的病例应该是从下焦湿热开始,逐渐移热于上焦后也可以发生厥气病。在古代男子多寒疝,女子多膀胱湿热,也可以说男子下焦多寒证,女子下焦多热证。而随着现代病的逐渐增多,男性的下焦湿热性疾病也有上升趋势,典型的病例包括前列腺炎、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以及性病等。

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先来看看什么是鬲肠?《说文解字》:“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与大肠相膈,因此称为鬲肠。鬲字有两个意思,一个读“膈”音,同膈;另外一个读“利”音,是一个与鼎同属的容器。我认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后者,相当于现在解剖的直肠的位置。膀胱有湿热,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而发生直肠便秘,下焦不通,火热上炎而成上焦心火旺盛的症状,口糜,也就是口腔溃疡。

为什么膀胱移热于小肠而不是其他脏腑呢?小肠经脉主液的生成与排泄,前面在讲三焦的时候有介绍,下焦是津液从小肠渗出到下焦,然后再进入膀胱的。小肠津液渗入膀胱是中医学对人体解剖的认识,显然是和现代解剖背道而驰的。古代圣人也许是没看清楚解剖,或许是另有含义,也许是《黄帝内经》中所指的小肠与今天翻译过来的小肠不是一个位置等原因。总之,经文将小肠与膀胱相连,并且同属太阳。

当前很多人都在激烈讨论中医的科学性,其实研究经典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为中医出现两千多年后,科学才出现。现代中医学家取其中医当中和科学相匹配的部分为精华而吸取,不符合科学的部分为糟粕而放弃,尽可能地靠近科学,尽管这部分人的中医思维逻辑性缺少连贯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国家才花大力气扶持中医,如果不是依靠这些人的努力,很难有我们的今天,中医也很难在国外站住脚。我支持现代中医与古典中医并存的现状,也很理解他们的苦衷,虽然有国家的支持,但是这些学者内心也清楚,中医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逻辑性。当今学院派中医和民间中医并存的态势有利于中医的存在和发展。

根据《黄帝内经》原理,胃与小肠同主消化与吸收,经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出于中焦,源于胃对水谷精微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清的部分;卫出于下焦,源于小肠对水谷精微的进一步的消化与吸收,属于水谷精微浊的部分。因此胃与小肠分别是营与卫的源头。大肠与胃同属阳明,主排泄五谷消化后的糟粕,“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膀胱与小肠同属太阳,主排泄水饮代谢后的津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焉。”所以小肠与膀胱相连。

二、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释字:虙者,《说文解字》:“虎貌。”又《广韵》:“古与伏通。”水谷精微经过小肠的再次消化吸收后,移于大肠。大肠再一次吸收其津液的部分,将不成形的糟粕变化为成形的大便。如果小肠有热也将移于大肠,表现为“虙瘕”,是深伏于内的“症瘕”。小肠之热传于大肠应该不属于气逆于上的部分,因为小肠传大肠是顺承传递,因此不表现为热证,而表现为症瘕积聚,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大肠肿瘤等病症。

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大肠有热则气不通降,表现为大便秘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明腑实证。热不降而逆于上传热于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虽然吃得很多,但身体却逐渐消瘦,其症状与消渴病类似,即所谓三多一少症。经文称之为“食亦”。亦者,《正义》:“亦奕义通。”《笺》:“亦,大也。”“食亦”是胃口很大的意思,应该属于中医的消谷善饥。

四、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胃与胆相通,正常来说胆汁排泄于十二指肠,也就是回肠,如果胆有邪,逆于胃。胆属木,胃属土,胆木克胃土。胃有热移于胆也属于逆证,是胃土侮胆木,造成胆有热。因为是胆胃同发热证,也包括消谷善饥的症状,也称为“食亦”。

五、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释字:蔑者,《说文解字》:“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瞑者,《说文解字》“翕目也。翕者,起也。”胆移热于脑,是因为胆与脑都为奇恒之腑,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之一。胃移热于胆是六腑之间的热相传,胆热又在奇恒之腑之间相传。六腑因为是空腔器官,所以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奇恒之腑之所以也称为“腑”而不称之为“脏”,也是因为这个“腑”也是有腔彼此相连的,这个相连的物质可以是血脉,也可以是腔内的津液。第一个“腑”就是脑,胆移热于脑,主要是通过足少阳胆的经脉上头入脑。

脑有热则在脑中的液郁滞而化热,发展成鼻渊。《灵枢·决气第三十》曰:“何为液?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主濡润营养,津性为阳,泻而不藏;液性为阴,藏而不泻。液主要藏于奇恒之腑,液正常时是充满着整个腑中。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侠颈。”脑中的液除了濡润脑髓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藏精,有液说明阴盛,阴盛则精藏。

当脑中有热时,浊涕下而不能停止,是由于脑液不藏而下,不能濡养和濡润脑髓,随着脑中液的流失,热郁脑髓而表现为鼻出血、目劳无精、目合瞑瞑等类似于脑中风的病症。所谓目劳无精是指脑液耗损,精失于濡养,表现阴虚有热的劳证,目合瞑瞑是目不能闭也与脑液流失阴虚有热之证相关。

关于鼻渊的形成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只是其中之一,后世医家将其称为脑漏。《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剩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也。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邪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这里的鼻渊虽然称之为“脑漏”,显然与脑腑中的液体没有关系,诊断应该属于过敏性鼻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腔炎症等,热象严重时鼻中的浊涕可以表现为黄色浓稠,好像是脑液流出,因此称之为“脑漏”,与《黄帝内经》中的鼻渊病症还是有区别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