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纯粹理性批判(中)

 书虫小记 2022-10-02 发布于北京

这就是康德的“哥白尼逆转”——不是自然定义了人,是人的理性定义了自然。当然,说是“人的理性”也不对,就好像真的是我们可以随便定义一样,应该说成是“先验的理性”、“先验的结构”

就像哥白尼说不是我们看到的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我们根本感觉不到的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天体运动的诸多疑难问题,无意中发现把立足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立场变化一下,一切就都简单了。

康德也做了同样的事——取消了人的认识与认识的对象之间的对立,跳出了这种对立。发现,人的认识也好,认识的对象也好,其实都是同一个先天结构,这个对象既是这个结构构造出来的,人的认识也遵从这么一种先天结构去认知对象,所以两者就可以相符。

这种先天结构的客观性,在于普遍适用——你可以认为石头发热是因为太阳照射的结果,但如果那天阴天,那么这个解释就不成立。

也就是说,你可以主观能动地运用因果律这个先验结构去认识,但认识的结果必须要能符合普遍性法则。在康德看来,这就是“理性法庭”,所有的解释和分析,都要经得起在这个法庭里的碰撞和审判。

2.结构

不论是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承认人的思维逻辑有两种基本模式——分析和综合。提示一下,佛学中的“止”和“观”,在梵文中就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梵文中这两词的意思是分析和归纳的意思。

但经半懂不懂的汉语一翻译,变成了“止”,大家以为是心如止水;“观”,大家以为是观照内心,好好的一个逻辑学到中文就变成了诗歌

英文、德文等拼音文字都有天然的逻辑优势,在康德看来,所谓分析就是主词里含有谓词,在语法上已经非常明显了,如“物体是有广延的”,“广延”就包含在“物体”这个概念中,所以这句话就是分析的。分析都是先天的,也就是必然导致的结果,它的作用是对概念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而所谓综合,其实就是主词和谓词并不相属,如“物体是有重量的”,“重量”就没有包含在“物体”这个概念里,因为物体可不一定都有重量,真空中的物体就没有重量。

所以,综合就是用一个句子把独立的两个词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判断,增加了新的知识——这是后天的,并非天然的。所以也容易出错。

康德要解决认识和对象之间的对立,就要提出一个新的框架——有没有先天的综合判断?就是既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范畴。他提出,数学就是一种先天综合判断。

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两点之间,并没有包含距离这个概念,更没有最短之说,两点之间的直线本身也不必然包含距离这个概念,所以,这个句子就是一种综合。可这是一个几何学里的公理,也就是不证自明的公理,所以它又是先天的。

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还有诸如灵魂是单一的,上帝是存在的,这些判断,也都是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之所以要提出这个新说法,目的就是要构建人类知识的基础——先验综合判断是可能的,是存在的,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起源

他写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的结构也很简明——说明哪些是属于先验要素体系的,也就是哪些东西是知识的基础,既有感性材料,也有理性材料;之后说明为什么以往会有诸多的错误认识;三是用先验原理来构建新的科学认识

3.先验逻辑的分析(知性是怎么构建世界的,怎么为自然立法的)

1)先验要素

先验要素包含了感性要素和逻辑要素。

先看感性要素。感性要素就是人通过感官获得知识的结构,记住,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结构和特征。也就是说,要弄清楚我们的感官的性质,它决定了我们能通过感官获得怎样的感性世界印象。那么我们的感官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时间感和空间感。人的感性认识首先会有一套“缺省的”结构——时间和空间,我们总会不自知地用这套结构去套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东西。

典型的感性直观知识,就是数学——这是康德的一个创新。因为以往人们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知识,但康德认为,数学其实是感性知识,它源自我们的先验感性要素——时间和空间

比如,几何就是关于空间的知识,算术如加法减法就是关于时间的知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上,康德认为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空间是依附于时间的

因为空间是我们对外部事物的一种感性直观,时间则是我们意识中的直观,意识是没有空间的,意识只是处于时间之中。

而且通过时间先后的感知,预感、感知、回忆等意识活动,我们才具备自我意识,也才知道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一切感知的属性,包括空间,最终都会被纳入到意识的时间流里来

先验逻辑要素。知识的基础并不是概念,而是判断。比如,我说鬼、神仙,你不能说我对还是我错,因为其实我说的只是概念。而一旦我进一步说,鬼是黑色的、是白色的,那你就可以说我是错的了。因为我说的是判断,而判断,就是知识

那么先验逻辑,就是确定观念如何与现象相符的逻辑,也就是确保知识是客观的、真实的逻辑,是认识论。

这是先验逻辑和我们一般理解的逻辑不同的地方——我们理解的逻辑大多是形式逻辑,是一种方法论,只管从大前提推导出小结论,只管正确性,但不会去问这个结论的真理性。

先验逻辑就是黑格尔说的“大逻辑”,是关于客观事实和真理的逻辑,是客观现象存在的依据

2)先验逻辑的范畴

逻辑是从范畴出发做出判断。所以康德首先根据人类做出判断的类型,也就是人类建立知识的基本类型,确立了四大类判断形式:量、质、关系和模态。天地万物间所有知识无不是出自这四大判断中的一种。

所谓量,就是数量,人总会通过数量对事物进行直观分析,很多事物都可以还原为量的比例关系。这可谓是人的知性表现出来的第一个判断模式。

所谓质,是知性的预测或测度。康德并没有直接说是事物的性质,他认为就是知性的测度,也就是程度。

比如很美的玫瑰花,这个很美是怎么来的,就属于知性的预测,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把握,就是程度上的把握。

所谓关系,这个好理解,其实就是在类比、比较和交互中得来的判断模式,其中因果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判断形式。

所谓模态,这是个新东西,康德说,这叫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前三个大范畴如量、质和关系基已经囊括了自然科学的全部了——恩格斯就这么认为。

但康德依然提出了第四大类范畴,模态。他这个模态指的就是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已经不是自然界的原理了,而是认识论原理

比如说,你认为这个事情可不可能,现实不现实,这其实是在说明你对某个事物的综合态度、整体评价。

其后,每种判断形式中又可以细分出三种细分范畴(判断类型),总起来,康德建立了一个十二范畴表:

四大范畴
属性

单一性
多数性
总体性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
关系
实体与偶性
原因性与依存性
协同性和交互性
模态
可能与不可能性
现实与非现实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大范畴:量、质、关系和模态。

量: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联想一下我们考虑数量关系时的想法)

质:实在性(肯定性)、否定性和限制性。

关系:实体与偶性(实体就是持久性和持续稳定性,偶性就是变化性)、原因性与依存性、协同性或交互性(协同性是指事物通过交互作用可以同时并存)。

模态: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以上,康德用一张纵横轴,把人类理性是如何构建世间万物的基本法则列了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知识和判断,都离不开这十二个范畴,而且缺一不可,缺掉其中一个,知识或判断就不成立。

由此我联想到了粒子物理学中那个万物基本构成表格:

基础构成
衍生构成
电荷量
上夸克
粲夸克顶夸克
+2/3
下夸克奇夸克底夸克
-1/3
电子
μ子
τ子
-1
电子中微子
μ子中微子
τ子中微子
0

很像吧,其中,比如说,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1个质子(电荷量正好是+1),2个下夸克+1个上夸克=1个电子(电荷量是-1),然后1个质子+1个电子构成氢原子核,由是构成万物。哈哈。

康德为了检验自己这个框架,写了本《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把整个牛顿体系都搬进了自己这个范畴框架,用其解释牛顿力学的每一条定理。

康德的这十二范畴表有多牛?我们熟知的史蒂芬·霍金,在上世纪90年代对这十二个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结论是完美。霍金说,他不信上帝,但信奉康德哲学

这是多么可怕的研究。——我联想到了解深密经何以是佛学最高等级三时教法的经典——它提出了“分析”、“归纳”思维模式,并且把“综合归纳”型判断分解为三种方式:有相的、寻求的、伺察的;还揭示了心、意、识三种思维步骤——心就是集起,意就是分析,识就是比较辨别。几乎与康德哲学在对逻辑思维的考察上是相通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十二个范畴实际上是把一个知识,比如说我们对一棵树的认识,分成了四个类十二方面,每个面说明了一类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堆知识的碎片材料,我们是怎样把这些范畴反映出来的各个面统一成一个整体的“树”这么一个知识呢?康德指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具有先验的统觉能力,是这个自我意识的统觉功能把知识的材料组织起来

这种统觉功能和主体能动性,就是人类的知性,也就是自我意识。

有了十二范畴,有了作为统一十二个范畴的知性(自我意识),这就构成了先验综合判断的条件。

(3)先验逻辑的原理

上面是康德对先验逻辑要素的构成,即十二范畴的推导与分析。接着,人要做出行动,不可能只弄清楚范畴就可以了,还得把范畴、概念运用到经验对象中去——康德哲学中把范畴和概念对经验对象的运用,成为判断。

所谓判断力,就是一个人把纯粹概念和范畴运用到适用的经验对象上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运用操作能力。康德认为,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书本上学不会的,必须通过实践不断练习,但即便是练习,也无法超越一些人天生的运用能力

这方面仔细想想就会深有体会,学习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如诊断疾病对症治疗、修理机器、制造工具等等,差异是非常大的。同时学一本书,学完出来,有的人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大牛,多数人就处于一般水平上。

康德的原理分析,就是分析上述过程,即把纯粹概念运用到经验对象上,遵循一些怎样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判断。

第一个基本的运用原理就是图形(schema)。在认识具体经验事物的时候,人的知性中总会先有一个笼统的模子,这个模子就是图形

比如,要去看到一只狗,心目中总会先有一个模糊的大致的狗的样子,否则人就不会看到一只长着人头的狗而大惊小怪了——因为那不符合心中的图式。再就是三角形这个东西,谁也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完美的三角形,但谁都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子。

图形是介于知性和感性,也就是主体理性与客观经验对象之间的中介体,相当于语法中的那个连接词“是”,借助图形,知性达到了感性,形成了判断。

最直接的图形就是前面说的感性直观中的时间和空间这对概念,其中,时间更具根本性。

前面的十二个范畴,每个范畴都可以借助“时间”这个图形,来实现对经验对象的判断

比如,原因性和依存性,也就是因果律范畴。我们确实只看到了A和B,并没有直接看到A和B之间的关系,但是,通过A和B在时间上的继起,可以进入到这样一种认识——先看到A,然后看到B,这样,就把知性中的因果律范畴,与经验对象的时间继起性连接了起来,形成了我们对客观现象A和B的主观认识——A是因B是果。

同样的,十二范畴中的实体与偶性范畴,也是通过时间这个图形发现的,一些事物在时间序列上保持不变不动,我们就认为它是实体性的,持久的;如果在时间序列上一直保持变化,就说它是偶性的,变化的。等等。

第二个基本的运用原理,实际上就是对十二范畴的四个分类——量的原理、质的原理、关系的原理和模态原理,四大原理体系。这四个大的范畴类型,其实也就是人类知性使用的,用于形成对经验对象判断的基本原理。

比如,量的直观原理——我们习惯用数量来分析归类事物,这不用多说;质的知性预测原理,说今天很冷,你长得真漂亮;关系的原理——经验的类比和比较,其中康德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并不只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就是一种相互联系,而是说,“联系”这种交互作用,其实决定了事物是否存在和能否存在

这一点很要命。我们说月亮存在,是因为月亮通过反射太阳光线刺激到了我们的视神经,这样发生了交互关系,才判断月亮存在的。

所以,如果有一个事物不与任何其他事物发生交互,那我们就可以直接说,这个事物并不存在。——这毫无疑问,又与佛陀的观点一致了,记得吗,万事皆空的“空”,不是指一无所有,“空”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没有本体,只有联系。——马克思不能接受这个,认为康德犯错了,说这是不可知论。

可后来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们说康德是对的。这一点被爱因斯坦借用,并且放大了——一切脱离交互作用的同时性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同时性本身也是交互,也是相对的。只不过爱因斯坦用光速恒定这个可以量化的方式,把康德的说法量化展现出来了,就形成了狭义相对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