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多庐太极拳学——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起势八九十

 wsryi 2022-10-03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起势之九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九、  前一动,身躯轴线在涌泉连线时,双手平举,人的身躯轴线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人的重心却已经到了前脚掌。这时,意念在后脑勺处须有上领的意思,否则有前俯之虞。随着中轴领起的意思,身躯轴线须后撤到后脚跟,曲臂坠肘,手臂呈回收势。这时两肩有后开意,两肘有后合意。金老师讲拳,常在这时,会让我们用双手去按住他舒展的两臂,或者你用力抓住他手臂也行。只见他身躯稍一后撤,肘部略微有开合之意,我们会顺着他前跌,而且有如临深渊的恐惧感。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的手一旦触碰到他的手,就不由自主,不听使唤了。问其故,他说,叶老师的太极拳就比别人多了两只手。二水理解,当自己的两肘灵活了,肘能接劲了,也自然能沾粘对手,那么自己的两只手就空闲自主了。  承前动,当两肩后开,两肘后合时,身躯轴线须再度向前荡至前脚掌,两肘左右分开,再前合,两肩与背与两手小指外延联成以个大圈,两虎口联成一中圈,意念想象着两涌泉附近的两脚间距处有一小圈。三圈相套,意念想象着有大圈往中圈、往小圈套挤的意思,像是农村扬稻谷的风箱漏斗。而两肘至两手掌,像是大脚板,有下按下踏之意。这时,倘若触碰着金老师圈着的双手,他只是轻轻的下按,我们整个身躯就会象皮球一般被弹起来。二水总感觉,这时金老师的双手之间,似乎有个大漩涡。问到这里,金老师总是淡淡一笑,说三峡大坝放水时,大坝与水流交接处流速动能是最大的。老师说这话,脸上会流露些许忧虑,二水能理解他的满腔爱国之情的。金老师是当年上海纺织行业的技术权威,也是通风专业的专家,毕竟他是精通流体力学的。      


起势之十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十、  初学纯阴式,总感觉不得要领,甚至常常顾此失彼。一方面要考虑到身躯的移和荡,另一方面还得注意双臂双肘双手的变化。移和荡字,主要是用来说明身躯的整进整出,或者说是身躯的平整位移。老辈拳家喜欢说平送身躯。身躯的前后移动,结合手臂的运作,形成一个节拍,像是写毛笔字,起笔的的提顿与收笔的提收,其实都是毛笔竹管的平整移动,但是笔画不同,笔势也截然不同了。拳势之中,身躯的平整的前后移动变化,始终是作为一个节拍来训练的,根据不同的拳势要求,有时是前主后次,有时后主前次,次序不同,效果也不等的。金老师讲拳,雅俗共赏的,他怕而今很多人连筷子都不太会使,用毛笔运笔来讲拳就显得隔了,所以有时候他干脆简单的说,身躯像是拖把柄,两只手臂像是拖把的布条。其实在二水看来,拖把是根大毛笔罢了。不管是毛笔还是拖把,一方面强调的是身躯带动手臂运动的重要性。倘若身躯与手臂之间,失去了这种联络,就是妄动了。其次,身躯在带动手臂运动时,着意点确是在手臂或两肘或手腕处,吴殳有云:“钟王之手,亲纸以成字,端毫也”。这端毫之间便是学问所在。身躯如管,手臂乃至手指便是端毫。手的运作,犹如端毫亲纸,芳林落蕊,兰沼漂萍。身躯前移后荡后,双手所产生的运动轨迹,就像是宣纸上的字迹,金老师说,这轨迹,像是定胜糕的两边双曲线。定胜糕为江南传统名点,原名定榫糕,状如榫头,大凡是因榫头的牢靠,又谐“定胜”之音,以讨口彩。所以江南民间事逢乔迁、建屋、祝寿、科举升学等喜庆节日,以馈赠亲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