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混元功(八) ——太极混元炼气法

 wyqlyr 2022-10-05 发布于河北

气指人体之真气,来源于先天精气和饮食物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睥、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运行于经脉之中。它环周流行不休,不宜留滞。炼气就是扶植培育精气和促进真气的运行,从而推动和提高气化水平,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开智、聪神的目的。太极混元功炼气法有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培育真气,使真气旺盛的益气功,另一种是侧重于促进真气运行的行气功。

1、太极混元益气功

益气功是以吐纳、吞津、固精、松静、意守下丹田为主要手段的,以培育真气,提髙真气质量为目的的一套动静相兼功。共分9节。

第一节  贯气放松 升清降浊 

    基本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虚凌顶劲,下额回收,竖项,目微闭,仅留一线光,口唇轻闭, 舌抵上腭,松肩空腋,沉肘,含掌舒指,含胸拔背,少腹回收,腰松沉而直,松胯,膝微内扣,踝虚提,足底平吸,宽衣松带,思想安静,排除杂念,全身放松。

行功方法:吸气时两手心相对,如抱球状,意想手捧一团清新之气,双手从体侧身前徐徐捧至头顶,呼气时发诀字 声,两手俯掌(图225),继而两手徐徐下降,恢复原状。同时意想手捧之清新之气,天空太和之气,入于百会、泥丸向下贯透全身,全身浊气在清阳之气的催动下,从上下降,最后从四肢末端排出体外(图226)。反复9次。

注意:第一次呼气时发“嘘”声;第二次为“呵”声;第 三次为“呼”声;第四次为声;第五次为“吹”声;第六次为“喀”声;第七次为“哈”声;第八次为“松”声;第九次为“静”声。

第二节 叩齿攪海 吞津化气

基本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平行,两手重叠;男子左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内。在外之手拇指按在内手劳宫穴,在内手拇指腹貼脐,两手抱干脐下丹田,内视下丹田。其余要领、各部要求同于第一节基本姿势(图227)

行功方法:

1)头如龟伸,微微向前;足跟轻提,身体上下一条线, 微微前倾,叩齿。上下齿相叩后,头如龟缩回收,身体复原。如此有节奏叩齿36次,得满口津液,用意念徐徐吞送入下丹田。

(2)吞液完毕,用舌在齿唇之间上下左右轻轻卷抹;男子左上、左下、右下、右上顺时针抹,女子右下、左下、左 上、右上逆时针抹,卷抹36次,取得满口津液,用意念徐徐吞送入下丹田。

(3)吞液完毕,用舌在口腔内上下左右搅扰,男子左顺搅扰,女子右顺搅扰,搅扰36次,取得满口津液,用意念徐徐吞送入下丹田,吞毕,意守下丹田13分钟,令呼吸自然舒畅。

第三节  食气壮气 闭气归田

基本身势同第二节,但两手抱于膻中,内手拇指向上,指腹按压前正线(图228)

行功方法

(1)张口徐徐吸气,舌抵上腭,轻轻提肛。吸气后稍闭气,将口中气用意念徐徐吞送入下丹田。同时,两手沿前正中线向下 推至下丹田。吞毕,舌放下,松肛,徐徐以口呼气,两手抱下丹田(图229)。反复36次。

(2)以鼻徐徐吸气,舌抵上腭,轻轻提肛。吸气后稍闭气,不吞气,两手向下推至下丹田。推毕,以口徐徐吐气,两手抱于下丹田,舌放下,松肛。反复36次。

第四节 揉腹促运 气生丹田

承上节。食毕,静神,意守下丹田片刻 (13分钟)

(1)两手重叠,男子左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内,以掌心或掌根贴剑突下胃脘部(俗称心窝),两拇指重叠,指腹按鸠尾穴;男子左顺揉转,女子右顺揉转,轻揉21次(图230)。

(2)两手由剑突下沿腹中线向下揉推至耻骨联合;然后两手分开,以两手由耻骨联合向腹两侧上揉推,过两乳下会于膻中;又重叠两手,再向下揉推至耻骨联合。如此反复21次(图231)

(3)以左手貼命门,用右手自左乳下旋转,向下揉运至右腹股沟处,反复21次(图232)

(4)以右手贴命门,用左手自右乳下旋转,向下揉运至左腹股沟处,反复21次。

(5)以左手贴命门,以右手由左绕摩脐周21次(图233)

(6)以左手贴命门,以左手由左绕摩脐周21次。

(7) 两手放于右侧带脉处,掌心对带脉(图234)。吸气时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揉运至左腰际或肾俞,吸气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向右揉运至右腰际或肾俞,反复21次(图235)。揉毕,两手合抱于下丹田,精神定气1-3分钟(图236)。

第五节 三田开合,气贯周身

承上节。

(1)下丹田开合,吸气时收腹提肛,两手掌心向两侧,从下丹田慢慢分开,约与肩同宽(图237)。呼气时松肛,两手翻掌, 掌心向内,慢慢内收于下丹田(图238),意想浩然清新之气入于下丹田,反复9

(2)中丹田开合(图239)

(3)上丹田开合(图240)。(2) (3)动作与下丹田开合相同,惟收气位置不同。

(4)动作与(1)相同,惟意想清新之气由上丹田至中丹田,归藏于下丹田。

第六节 调息定心 气息归田

承上节。身势由站改为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掌心向上,抱于下丹田处;男子左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上;下手拇指贴于上手食指外侧,上手拇指掐诀,先掐于少府穴(图241)。舌抵上腭,全身放松,思想安静,闭目内视意守下丹,自然呼吸,宁静13分钟而掐其他部位,次序是:掐子位(无名指根部),调息三十六次,行十八文(意轻息微),十八武(意紧息重)。吸气提肛,呼气放松,咽津一次。再掐丑位 (中指根部),行十八文,十八武,咽津一次。再掐寅位(食指根部).行三十六文。

再掐卯位(食指第一节),行十八文,意守丹田片刻,再行十八文。指移至辰位(食指第二节),行十八文,十八武。移巳位(食指末端)行十二武,咽津一次,再行十二武。掐午位(中指末端)行十二武, 十二文。移未位(无名指末端),行十二武,十二文,再移申位(小指末端),行八文,八武,再八文。移酉位(小指第二节),行十二文,咽津一次,意守丹田片刻,再行十二文。移戌位(小指第一节),行十二武,十二文。移亥位(小指根). 行八文,咽津一次;再行八武,咽津一次,再行八文。以上 共三百六十息。调毕,神守丹田,至神息相依,呼吸微微缠绵。

第七节 内照乾坤,日月轮转

当上节调至气息微微绵绵不断、唯脐在动或躯体随呼吸运动而扩大缩小、丹田暖意融融时,用梵文伊字三点,以中点存于头顶百会,左点存子左目,右点存于右目,神光自然会聚脑顶。宁神守静,觉有微明,意引其光照泥丸,觉脑中光满若水晶然,引其光下照中丹田。中丹田纯白,引其光下照下丹田,觉下丹田宽广幽深,愈明愈广,引其下照海底 (会阴),海底纯白,引其光从海底兜照,经后照透尾闾,继照夹脊、玉枕,升达于脑顶。然后目光存于天空,意想日月光辉下照,向下直透三田,照注全身.觉全身通明,引日月之光归藏于下丹田,意想下丹田内藏日月,天地之气皆归于下丹田,相混融凝结成一个光灿灿的太极晶球,晶球内有日月交相辉映,照透全身。久之,光越来越大,照透茫茫宇宙,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宁静守住下丹田太极晶球。

第八节 固精锁关,气通诸经

上节定之既久,丹田真炁旺盛,向下冲动,出现性快感, 是真气初动,柳华阳称为真种。它是炼精化气,培育真气,淘炼内丹的基本原料。此真种走漏,则功毁于一旦,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出现严重偏差。当此之际,当固精锁关,促使真气沿经脉运行。

行功方法是:两手抱住下丹田,舌抵上腭,吸气提肛,内视上丹田,吸气时以意领气,导气过尾闾,沿督上行至泥丸百会。呼气时催气沿任脉下降,归于下丹田。微停,呼吸自然。吸气,导气从会阴沿冲脉上行至中丹田膻中,呼气,催气从上肢内侧运至劳宮。吸气,导气从劳宫过手背,沿上肢外侧上行合于大椎,再上达泥丸。呼气,催气从泥丸下行过大椎而分开,从背部两侧下行,过下肢外侧至足背。吸气,导气从足背至涌泉,从足底沿下肢内侧上行,合于会阴,提肛上归于下丹田。然后,自然呼吸,静神守住下丹田。

第九节 存神养气,混元归一

这节功法的内容是如何养功和收功.通过前八节功法的训练,把自身内气调动起来,并循全身经络运行后,接下来就要善于涵养和回收自身真气,使之能很好地贮存于丹田而不致耗散,即所谓复命归根。反之,如果不重视本节功法的锻炼,真气不能归根于丹田,势必影响练功效果,甚至产生偏差。有些人练功后反而感到疲劳,甚至练功多年而身体不强壮,其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存神养气,不善于养功收功。

本节功法训练不仅可以巩固与提高前八节功法的练功效果,而且还利于真气的培养,使真气更加旺盛。这节功法在于静养,进入恬淡虚无的境界。其行功方法是:让呼吸恢复到自然状态,并逐步缓慢下来,意念逐步淡化。此时可意想自身周围宇宙之气,随自己呼吸如电磁波一样一圈圈缩小,慢慢收归于下丹田,在下丹田处逐渐缩小,最后以至感到自身和周围都不存在了,即所谓“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练功到此,可感觉到周身异常温暖舒适,精气神异常充沛,心情异常愉快。

收功方法:静养1015分钟后即收功,收功时,先两手重叠,男子左手在内,女于右手在内。用掌心或掌根揉按膻中,男子左顺揉,女子右顺揉,9次,然后,沿腹正中线推运至下丹田,同时呼气。再依前法揉下丹田9次。最后按太极混元功收功方法收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