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当下,未来可期

 晨曦成长论 2022-10-05 发布于广东

(这是晨曦的第38篇文章)

越来越觉得,赢得当下,才能赢得未来。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把握当下呢?

01

找到使命感,更新对当下的认知

有个经典的故事:中世纪的某个欧洲城市,有3个砖瓦匠在建筑工地上劳动。有人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砖瓦匠的回答各不相同。第1个瓦匠回答:我在砌砖。第2个瓦匠这么回答:我在赚钱。而第3个瓦匠抬起笑脸,开心地回答道:我正在建造一座流传给后世的大教堂。

史蒂芬·科特勒《跨越不可能》提到内驱力的5种来源:好奇心,激情,使命感,自主性和掌控感。

当你拥有了使命感,唤醒了内驱力,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就会不一样,对当下行动的意义会产生全新的认知。

02

别想太多,行动起来再说

我们经常会自我设限,对很多事情不轻易尝试,不敢迈出第一步。意识上的限制,往往需要通过行动来破解。
当你的行动的雪球越滚越大,你的底气就会越来越足,你会越来越期待下一站的风景。
当你持续行动,心力到达一定层次,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可以做到,原来预想的限制——就是意识中的限制而已。
想要避免“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可以运用「鲁莽定律」。意思是说,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没有躬身入局,如何破局?
03
跟自己比,一天比一天好
《黑客与画家》中说:“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在生活中,不要随波追流,保持清醒的自我觉察,可以让我们更好提升自己。
俞敏洪说:没必要和别人比,只问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好。你还可以结合当下的重要主题,照着这个句式去扩展。奇葩说里的杨奇函,每天睡觉前都会问自己一句话,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博学一点点了吗?
近来二舅刷屏,看到网上有人说:“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能治好?也许能治好……三天吧。
网上很多人也在讨论如何治愈精神内耗的事情。大抵他人的故事起不了太多作用,更多还是需要我们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行动起来。
一天比一天好的比较式提问,就可以让我们专注于个人的成长,这个看上去挺简单的操作,可以给自己“赋能”,避免精神内耗。
04
成功不是完成时态,成功是进行时态
民国教育家余家菊《教育哲学论稿》曾提出:人之恒见,皆以目标远立于于行为之前,行为自距离目标遥远之一地点而发轫奔赴之。是目标与行为截然两事,非正确之意义也。其实目标当寓于行为之中,行为当具有目标所含之特性。每一行为须能充分表现目标之精神。行为是目标精神之体现,目标是行为精神之抽析。
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有过类似的表达: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在成功。因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当下。
因此,我们当下的言语、行为、心态就需贴合目标精神,贴合成功的题中应有之义。成功不在当下之外,当下与成功合而为一。
当下不成功,就算是不成功了。想要牛X,就得当下牛X。从这个层面上讲,成功不是完成时态,成功是当下的进行时态。
忽略当下的力量发力当下,成就美好的当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