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4年粟裕病逝,妻子携骨灰到南京,王必成因何大动肝火

 bmtz 2022-10-05 发布于江苏

1956年4月,一份签有151个名字的册子横空出世。

上面的任何一个名字单拎出来说都是革命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一旦这个册子流传出来,遭成的轰动更是难以估量。

没错,这便是在毛主席大笔挥动下签订的《倡导实行火葬签名册》。

文章图片1

毛主席

周总理、小平同志、彭老总、粟裕等151位历史先碑者的名字赫然在列,而1984年2月5日,开国大将粟裕也离开人世,终年77岁。

遵照承诺,粟裕的遗体进行了火葬,而在仪式完成之后,粟裕的妻子楚青却带着他的骨灰远渡重洋,赶往南京。

深受粟裕的恩情,王必成为何在这件事情上大动肝火?怒火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2

粟裕

人民军队不可多得的虎将

在红军的队伍之中,王必成不是声明最盛的那一个,但却是不容小觑的那种类型。

因为他的“表里不一”。

日常生活中的王必成木讷寡言,看起来一副默不作声的样子,但是一旦打起仗来,王必成的脾气和许世友相比也是不分伯仲。

文章图片3

王必成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和王必成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

1912年2月29日出生于麻城市长岗村的王必成,家境极其贫困,虽然父母极力想要为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即便倾尽家中所有却只能支撑王必成上两年的私塾。

父母的无能为力让王必成暗暗地责怪自己,从此他没再说过一句要上学的话,而是打短工、干瓦匠。

只要是能赚钱的行当,王必成都要去尝试尝试,而至于所得的全部钱财,王必成也是全部上交给母亲,补贴家用。

可即便已然如此努力生活,王家的生活依旧是紧巴巴。

“是不是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造反,造旧社会的反”。

考虑到这,王必成愈发觉得是一个可行之策,于是在1927年的11月13日,未满16岁的王必成便加入了许世友的麾下,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文章图片4

许世友

国民党的疯狂镇压,让黄麻起义不久就迎来了失败,革命形势一时陷入低潮,再加上年龄太小,所以王必成没有跟随部队远走木兰山区,而是潜伏在了家乡,等候消息。

幸运的是,蛰伏的时间并未很久。

1928年11月,王必成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到徐向前来担任其所在三十一师副师长的时候,王必成已经在队伍里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文章图片5

徐向前

至于其取得的显赫战绩,更是红军内部的有目共睹。

奇袭杨家寨、设俘阳平口,诱歼花园镇等战役中,作为勤务员的王必成,严苛遵守上传下达,将前线的消息通过重重的火力圈顺利传送。

而他的身份也从团员的一份子,正式成为了中共党员。

身为交通队长的他在作战时也是承上启下,既要保证通信顺畅,又要时刻保卫首长的安全。

可即便身居要职,在1931年3月的双桥镇战役中,面对骑马逃跑的岳维峻,王必成还是利用有条不紊的指挥,与战友默契配合成功将敌首活捉。

文章图片6

岳维峻

1933年11月,贼心不死的刘湘发动“六路围攻”,他以为自己会是一鸣惊人的那个,但很遗憾,他的对手是红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红四方面军巧妙应对,而王必成参与指挥的第一营更是浴血奋战,用绝对的实力碾压敌人,面对围攻不仅不慌不忙,还顺利的取得了空前大胜。

王必成的名气在队伍之中再度彰显,凭借赫赫功绩,顺利在1934年的9月升任副团长。

组织如此重任,王必成也并未居功自傲,而是率部参加了光昭、陕南、嘉陵战役,让胜利的捷报屡屡送至毛主席的手中。

文章图片7

王必成

可彼时出生于1912年的王必成正是二十多岁,极爱出风头的年纪,是怎样的克制让王必成面对功勋和夸奖竟有着如此般的坦然和老成?

在这件事情上,粟裕是当之无愧的功臣。

他像是“悬在王必成头上的一盆凉水”,在王必成居功自满的时候尽数浇下,提醒他始终要恪守谦卑。

粟裕对王必成的“特殊照顾”是部队中的人尽皆知,两人非亲非故,粟裕为何要这样做?

王粟的深厚情谊

答案很简单,因为粟裕觉得王必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文章图片8

粟裕

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在中国的领土之上爆发,在党中央的委派之下,王必成从革命圣地延安奔赴东南的抗日前线,而碰巧的是,彼时的粟裕也在东南战场。

在粟裕的指挥之下,王必成先是在韦岗一战中给敌痛击,拿下处女战的胜利。

趁着部队中士气正盛,粟裕再次指挥老二团攻击新丰,全歼了延陵的敌人。

势如破竹的战绩让敌人闻风丧胆,而屡战屡胜的粟裕和王必成却受到了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电表扬。

文章图片9

粟裕(左二)

江南人民亲切的称王必成所在的老二团为“老虎团”,至于身为团长的王必成,人民也亲切地给他起了一个“王老虎”的爱称。

在敌人面前,王必成却也是威风凛凛的老虎,但是在粟裕的面前,这老虎却成了“纸糊的”。

1947年2月,陈毅和粟裕指挥下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上拉开了大规模运动歼敌的大幕,王必成也是参战的将领之一。

这场大战取得了空前的巨大胜利,仅用63小时,就以牺牲6000余人的代价俘虏了四万多名敌人。

而王必成所在的部队更是以歼敌16000人的战绩,位居全军的歼敌之首。

文章图片10

王必成

面对这样的显赫战绩,王必成明显有些飘飘然。

可就在王必成和将士们庆贺的时候,粟裕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王必成的营帐之中。

看着这位自己信赖的老大哥,王必成笑盈盈地说道“首长,您怎么来了?”

粟裕没有笑,而是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我看你王必成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吧”。

听见这句话,王必成脸上的笑意顿时褪去,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句“谨听首长教诲”。

文章图片11

粟裕

“仗是打赢了,但是伤亡的人数也同样不容小觑,那都是我们并肩的战友,即便是打了胜仗,首要任务也应是反思,而不是庆祝,骄兵必败的消息,不用我再教你一遍吧”。

王必成点了点头,粟裕也没再说什么,随即转身离开了。

在粟裕走后,王必成瞬时叫来了自己的手下,一群人围在一起,开始反思战争中做得不好的地方。

至于粟裕在兴头之时浇来的一盆冷水,王必成是压根都没有放在心里。

因为他知道,这就是粟裕的风格。

别人都是打了败仗的时候,脸色才会不好,但是粟裕却不同。

手下打败仗的时候,粟裕从来不会予以责怪,而是好声好气的宽慰,一遍遍地强调“战场之上哪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失败不可怕,没有再战的勇气才是恐怖至极”。

文章图片12

粟裕与王必成

有着粟裕的宽慰,将士们的低迷士气才不会长时间横亘在部队的上空。

但是将士们打了胜仗大肆庆祝的时候,粟裕却总会适时而出,“敲打”将士们万不可因小失大,出现目中无敌的情况。

粟裕手下的兵都知道粟裕的习惯,所以部队之中有人因为胜利冒出“翘辫子”苗头的时候,其余的同伴也会及时地提醒。

正是因为相互的监督,红军将士们才会屡屡取得胜利,将偏爱居功自傲的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将抢占的领地一地一区的交出。

王必成的怒火

因为粟裕,王必成开始下意识地收敛自己的脾性,胜时不骄,败时不恼。

文章图片13

粟裕

可是在1984年的时候,王必成却是当着粟裕妻子楚青的面大动肝火,气冲冲的吼道“我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必须去”。

抱恙的身体让粟裕在1984年的2月5日离开了人世, 闻此消息的王必成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当即从南京出发前往北京想见老首长的最后一面。

可其实在粟裕病重的时候,即便自己是公务繁忙,王必成也总会抽时间来探望粟裕。

文章图片14

粟裕

有时候碰巧粟裕睡着,王必成就老老实实地坐在旁边,等到粟裕醒来连忙问道“首长,你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喝水?”

时任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粟裕担心王必成事务繁忙,多次劝他不必来回折腾,但每次粟裕这样说,王必成都会生气的说一句“您不用劝我,公务重要,您对我而言,也很是重要”。

文章图片15

王必成

对于王必成而言,粟裕就像是他的家人,因此虽然粟裕明确表示自己死后不用办追悼会,但王必成还是一通电话打给楚青,表明自己一定要回去。

面对这位开国大将,中央军委选择尊重粟裕的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也并未举行葬礼,而在仪式完成之后,楚青也在1984年的4月带着粟裕的骨灰来到了南京,这片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文章图片16

粟裕与楚青

老首长以另一种方式重回,不少被粟裕一手带出来的兵都自发赶至机场亲自迎接,看到这样的阵仗,楚青的泪水已然盈入眼眶。

而等到了南京军区,看到王必成设立的粟裕悼念灵堂,楚青的泪水更是直接决堤。

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位开国英雄是真的不在了。

中央军区将4月12日抵达南京的楚青安排至宁海路5号居住,而为了不给中央添麻烦,楚青也决定速战速决,等骨灰撒完之后就走。

文章图片17

粟裕

在老部下惠浴宇、陈玉生等人的陪同下,楚青将粟裕的部分骨灰撒进了长江之中。

大事已完,楚青就想着离开。

可既然已经到了南京,楚青就想着去探望一下王必成,算作是告别。

文章图片18

王必成

因为身体的缘故,王必成并未陪同楚青一同撒骨灰,但是听到楚青要走,王必成却是当即表示“您把具体时间告诉我,我送您去车站”。

在王必成的心中,粟裕就是自己的家人,在粟裕已然离世的情况之下,他自是要妥帖照顾他的家人,所以他不允许楚青一人孤零零地走。

文章图片19

楚青

楚青再三推脱,但王必成实在坚持,就也只能同意。

可就当两人的“拉锯战”结束,坐在一旁的张文碧却小声地说了一句“军区临时通知有事,恐怕我就不能去送行了”。

文章图片20

粟裕与楚青

毕竟是组织上的事情,楚青予以理解,但是王必成却暴跳如雷,吼叫着“你必须去,粟首长对咱们兄弟这么好,你这么做对得起他吗?”

身为红军中的一名战士,张文碧追随粟裕南征北战,楚青知晓如若不是特殊情况,他肯定不会不去送行。

文章图片21

张文碧

再加上让这么多人陪着自己折腾,她也实在觉得不该,于是耐心劝解王必成,这才让他冷却了怒火。

俗话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在王必成和粟裕的交往之中了,却是滴滴真情有回报,点点付出有硕果。

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战友,也是异父异母的兄弟至亲。

文章图片22

王必成(左四)

这样的战友情尤为可贵,而至于我军胜利的关键,除却毛主席等一众中央领导人的英明指导,红军战士们的砥砺同心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义。

播种真诚收获的永远都是善良,耕种友爱回馈的也始终会是社会的善意。

王必成和粟裕的友谊让人感动,而这样不计回报的付出,与身边之人一同进步的美好,也是值得所有人的学习。

文章图片23

粟裕与王必成

这样的精神才是时代的正能量,这样的革命者也才是吾辈应当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