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林外史》里女性的命运:大多很悲惨,有的很另类

 写乎 2022-10-06 发布于四川

作者:刘樱姝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科考仕林故事为题材的古典名著,男性是故事的主角。书中女性的形象不多,但从书中几对父女关系中仍能窥出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

(一)鲁小姐:封建科举制度的铁粉

鲁编修是进士出身,他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一辈子推崇科举制度势在必然。虽然说他是个穷翰林,但这也是“学而优”对人间正道的实践结果,是莘莘学子们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鲁编修希望光宗耀祖的事情能后继有人。

可惜命运偏偏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只有一个独女,意味着鲁家无人从事举业。但鲁编修不甘心,把女儿当儿子养,开始“鸡娃”生涯。五六岁时,就给女儿启蒙读四书五经。这对于封建社会女性来说,能有读书的机会已是相当不错。从这点来说,鲁爸爸比其他爸爸要开明。女儿也很聪明,十二岁时就能做八股文章。“各省宗师考卷,肚子里记得三千余篇”,应试能力也不错(可惜无机会显身手)。毕竟女状元只存在于戏文中。鲁小姐越是学业争气,鲁编修越是感慨重重:“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进士”的优秀基因就这么浪费了。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让女人走开的事,注定鲁编修这场鸡娃运动只是玩票。但在这十几教育过程中,女儿被封建科举制度彻底洗脑,她对举业双手赞同,也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她和父亲很有默契地把实现这一目标的对象投向了女婿。

女婿是世家公子,入赘鲁家。小两口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鲁家人对新姑爷抱着“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的幻想,可偏偏女婿不争气。他的“才”不是用来中举人、进士的,而是当“名士”,置功名利禄于不顾。学霸鲁小姐的房间里摆满了参考书,但丈夫全不在意。起初小姐还以为丈夫对这些早就烂熟于胸,太小儿科了。结果发现丈夫就爱看闲书——诗集,还拉小姐一起看。这可不是宝黛志趣相投,偷看《西厢记》的美好画面。鲁小姐忍了数日后,给丈夫出了个文章题目,结果被怼回:“我于此事不甚在行。……这样俗事还不耐烦做哩。”正经举业竟然成了“俗事”,气得小姐要吐血。经过几番试探、提醒、劝诫之后,最终确认女婿不是个科考的料。老丈人鲁编修气的要娶小老婆生二胎,好培养儿子考进士。鲁小姐把满腔进士之心只能放在“鸡娃”上,算是今生的心灵寄托。这很像《红楼梦》中的李纨,但后者是守寡后把心思放在教育儿子,给自己挣得“凤冠霞帔”。相比之下,鲁小姐好端端的竟把自己搞成了“守活寡”。

(二)王家女: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王玉辉本人是个科场大撸瑟。他性格迂拙,三十多岁才中秀才。又经三十多年寒窗苦读,举业却停滞不前。他已过天命之年,知道自己举业告休,立志修书三部:一部礼、一部字、一部乡约。为实现自己修书理想,不事生产工作,落得生活拮据。王玉辉是读书读傻了,钻进了牛角尖。不像《水浒传》里的吴用,科考场上不行就找个教书先生的事情做做,起码解决一下温饱。

王家屋漏偏逢连夜雨,四个女儿都落得婚姻不幸。两个女儿在娘家守节,为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家庭增添了负担。“守节”的背后支持者一定少不了王玉辉。三女儿出嫁一年多也成了寡妇,她不愿意拖累贫困的娘家,便选择一死了之,同时成全自己的名节。夫家人、娘家妈都劝她收了寻死的心,但作为父亲的王玉辉却对女儿表示支持,因为在他眼里这是“青史留名的事”,他所要修的“乡约书”正是对这类反人性事件歌功颂德的。最后女儿殉夫,用性命换了名节。

难道王玉辉对女儿就没有舐犊情深吗?表面迂腐的他,内心对女儿是有爱的,只是他的爱在已被封建思想戕害的。女儿死后,他伤心至极。甚至连官方召开的烈女表彰大会都不肯出席。为减轻丧女之痛,他决定出门散心,但是“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

王家女儿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留下一声叹息。然而在封建社会里,非人的礼教又不知夺去了多少女性的生命!鲁迅先生曾在《我之节烈观》里写道:“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不利己。”“可是无论何人,都怕这节烈。怕他竟钉到自己和亲骨肉的身上。”王玉辉深受封建思想荼毒,对自己的亲骨肉也没放过,这是旧时代读书人的悲哀!

(三)沈琼枝:封建礼教中的另类

沈琼枝是《儒林外史》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位女性,也是作者极力褒扬的人物。书中其他女性都没有名字,只能是某小姐、某妻子,唯独沈琼枝有名有姓,更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沈琼枝的父亲沈大年是位常年在外地坐馆的教书先生。琼枝年幼丧母,父亲又不在身边,养成了她独立的性格。沈琼枝懂诗文,会刺绣,也为她日后谋生提供了基础。不过沈琼枝的魅力并不在于她能识文断字,而是她有主见,敢为自己做主。

沈大年送女儿去扬州夫家时,发现对方没有明媒正娶之意,“看来这等光景,竟不是把你当作正室了。这头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 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

宋盐商骗娶沈琼枝做小,沈琼枝发现真相后不慕富贵,决定逃婚。逃走时还卷走了房间里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衣服也是能带多少带多少,“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做这一切时,她不慌不忙,十分干练,像是个闯江湖的侠女。

沈琼枝独自跑到南京租房子开店,以卖诗文绣品为生。生活并不顺遂。一个单身创业的女人,不免让人想歪了。总有浮浪子弟打她主意,但她洁身自好,玉洁冰清。

沈琼枝和那个时代闺阁中的女性截然不同。她有识人的眼力。当遇到名士杜少卿时,把握机会,对杜氏夫妇说明事情缘由,发出求救信号。听了沈琼枝的遭遇,杜少卿道:“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但他必要追踪,你这祸事不远。却也无甚大害。“盐商果然追她不放,官司缠身时,沈琼枝遇事不惧,直面现实。最后获得了县令“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行择婿”的结局。

虽然绕了一圈沈琼枝又回到了起点,但中间过程不可谓是精彩。沈父常年离家,对她思想上的影响并不多。沈父生性怯懦,缺乏社会经验,女儿倒是泼辣勇敢,具有侠义精神。在当时大的社会环境下,妇女地位卑微,她们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沈琼枝算是其中一个另类。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