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总是不听我的话(4)?

 新用户7261osYC 2022-10-06 发布于陕西

目录

1、家长“为你好”背后的真实心理是什么?

2、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七个自检路径

3、了解育儿焦虑的源头

4、实用教育技巧,让育儿事半功倍

5、你会爱孩子吗?

4、实用教育技巧,让育儿事半功倍

怎样才能帮助父母走出恐惧与担忧?当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需要觉醒的时候,有这么几个技巧可以帮助你。

1第一个叫作“从期待到投入”

许多家长带孩子旅行往往错失投入的过程,只是生活在期待之中,结果只有回味那些不愉快的记忆。投入会带来自由,就是放下你对孩子、对你的家庭过多的期待,而投入地生活在每一天的互动当中,这是第一个巨大的转变,叫作从期待到投入。

2)第二个叫作“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什么是无心的反应?膝跳反射就是无心的反应。我们突然之间冒出一股无名火,这个就叫作无心的反应。

当你想象自己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时候,其实已经代表着你心不在焉了,你的心对当下的生活根本不满意。你想走捷径,必然带来痛苦和不开心。生活本身就很丰盛,你只要享受你此刻的生活,然后努力地把每一天过得好是非常重要的。

你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他将来对他的孩子的教育,他也会产生他的情绪触发点。我们许多家长喜欢说教孩子:这是你的本性,你就是一个不讲卫生的懒人。其实,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因果关系,而不是批判他的本性。

什么是因果关系呢?就是如果这个房子不收拾的话,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很糟糕。这是结果,要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用本性的东西来定义。你跟孩子说话,不需要唱高调,去教训孩子,而需要真诚地表达,用心地去陪伴,不再盲目的反应。

3)第三个叫作“从混乱到平静”

很多家长长期处在混乱中,在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威胁,一张口就是想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导致孩子的对抗,进而引发争吵。如果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五分钟之内不要讲话,你就会发现气场会发生改变,这样你再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就更容易达成。

所以,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淡定的情绪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够学会冷静,学会聚精会神的聆听,不是靠大喊大叫,而是靠你平静的情绪展现出父母真正的尊严,那么你在家里的话语权就会更大。一个家里边声音越大的人,权威反而越小。

4)第四个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我们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有自己人生目标的人(这叫作无角色),而不是我是谁谁谁的妈妈(这叫做有角色)。

所以,我们要从有角色变成无角色。育儿没有一定之规,孩子不会做一道题。我们要扩张自己的情绪容器,不是只有愤怒,你可以有好奇,可以有幽默,也可以有分享,还可以有创新。这时候你才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板气面孔来的妈妈或者爸爸的角色,你是一个人,你是跟孩子一样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这个就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花”。所以,一个好的家长,应该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自我觉醒”上来。

5)第五个叫做“从情绪到感受”

许多人分不清情绪与感受,经常会用情绪来代替我们内心深层次的感受。

当你内心感受到失落、失望、恐惧、痛苦、压力的时候,你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是把孩子作为发泄不满情绪的靶子,大喊大叫、胡乱骂、摔东西,这会把孩子吓坏的,简直可以碾碎他们的心灵。孩子根本没有感受到你的感受,孩子只感受到了你的情绪风暴。所以,我们得分清楚情绪和感受。

你有没有发现,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这就是你从小经常喊叫、威胁孩子的结果。孩子觉得你根本不是爱我,你只是欺负我,你只是控制我。你希望孩子学习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和光彩。所以,要学会从情绪到感受,给自己的感受铺一条路,自己去面对它。

(6)第六个叫作“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好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走错了路,害怕出危险,从而不允许孩子独立自主。其实,孩子出事有可能是你的过度作为使得孩子痛苦、焦虑而出事。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应该保证”,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保证。

有些家长分不清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完全裹挟在一起,孩子难过,他也难过,孩子不高兴,他也不高兴。父母的反应就总是过激,总是掌管过头。我们要学会情感自主。

我们把孩子带到世上,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属于我们的,需要按我们的期望和设定去生活。他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专属的样子和人生。

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影响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帮助父母自我觉醒。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像模子,孩子似泥巴,父母是什么样,塑造出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什么叫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这种影响,大到一些支撑人生的品质,比如坚韧、乐观、真诚等等,小到孩子的生活习惯。

7)第七个叫作“从批判到共情”

家长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反应是喜欢批判,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共情。真正的共情是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不是要操纵他人。

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共情是真正地接纳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技巧去控制孩子。学会从不断地批判到共情。

8)第八个叫作学会“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完全没有规矩的家庭,反而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家长应当学会说不,但是很多家长一旦说不,就喊着说,就要凶着说。那是因为你恐惧“不”,我们可以非常开明地在家里边定下好的规矩。

什么是好的规矩呢?好的规矩是这条规矩是否服务于你和你的孩子更高层次的自我(而不仅仅是你的“自我”)?好的规矩是可以商量和讨论的,一定要有底线,一定是帮助人生长进的。比如: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防护,包括清洁和睡眠。

尊重个人所处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和家。

尊重家庭和社区——与人沟通和贡献社会。

尊老爱幼——孝顺老人,爱护孩子。

这是一个家庭最基本的规矩。

9)第九个叫作“从战场走到谈判桌”

如果你自己不觉醒,你会发现你与孩子天天都在争吵。而实际上你们可以通过共同在谈判桌上协商来面对这些问题。

如果你与孩子在争夺话语权(就是这事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这就意味着你的自我在不断地膨胀。你的自我膨胀会带来孩子的自我膨胀,双方都膨胀,那家就会成了“战场”。如果你们都能够回到真我,你才能够真的爱孩子,孩子才能真的知道你是喜欢他的,你接纳他现在所产生的一切。你进步,孩子也进步,既不溺爱,同时也不争夺。溺爱就是由于你心中的恐惧,过度地讨好孩子,这也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规矩在哪儿。

参考文献
1.[]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著.庞岚晶译.谭新木校.家庭的觉醒.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20
2.作者:简单爱自己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18a3cac08b8来源:简书
3.作者:帅牛美妈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958e8e09b1e来源:简书
4.2022-09-13 11:13:05 来源西红柿妈妈 广东
5.2022-06-13 14:34四川共工网官方账号
6.樊登讲书

健康脱口秀——李志玲纯享版来啦!视频来源:好看视频

1、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总是不听我的话(1)?

2、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总是不听我的话(2)?

3、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总是不听我的话(3)?

4、抑郁症≠软弱

5、为什么没有不可教的孩子?

6为什么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越聪明?

7、《小油灯》——发生在我外祖父家的党史故事

8、睡眠意象治疗如何快速缓解抑郁症状?

9、睡眠意象治疗为什么会行之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