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庆恩教授解析: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

 新用户93105BXU 2022-10-06 发布于河北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因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中医中属于心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那么中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哪些?

1、阳虚水停

症状:怔忡喘促,尿少浮肿,兼恶寒肢冷,夜尿频数,神志恍惚,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滑,脉沉细。

治疗:温阳利水。

2、气虚血瘀

症状:心悸怔忡,胸胁作痛,状若针刺,浮肿尿少,兼腹胀痞满,口唇紫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疗:益气活血利水。

3、寒痰阻肺

症状:心悸咳喘,尿少浮肿,痰多质稀或泡沫样痰,舌淡暗,苔白滑,脉弦滑。

治疗:温肺化痰。

4、热痰壅肺

症状:心悸咳喘,发热口渴,咳痰粘稠,或兼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清肺化痰,泻肺利水。

5、气阴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五心烦热,兼失眠多梦,目眩乏力,口干舌燥,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益气养阴。

6、心肺气虚

症状:气短喘促,心悸咳嗽,兼胸闷乏力,动则加剧,面色灰青等,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疗:补益心肺。

7、阴竭阳脱

症状:呼吸喘促,呼多吸少,烦躁不安,张口抬肩,汗出如油,兼四肢厥逆或昏厥谵语等,舌质紫暗,苔少或无苔,脉微细欲绝。

治疗:固阴回阳救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