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妖魔化的食品添加剂

 mynotebook 2022-10-06 发布于湖南
图片

这几天,因为“海天酱油”事件,食品添加剂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食品添加剂指食品生产商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一些化学制品,用来改变食品的色泽、气味、或调整食物口感及延长保存时间(防腐剂、抗氧化剂)。

说起化学制品,人们闻之变色,好像这是童话世界里面,格格巫大染缸熬出来的“毒物”一样。

图片

但实际上,没有化学制品,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生活。

走进超市,除了生鲜食品以外,大多数的食品或多或少都有添加剂。

面包糕点中的添加剂包括着色剂、甜味剂、改良剂,以及调节剂。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甜味剂:常用的有阿斯巴甜、糖精等。

改良剂:一般是由乳化剂、氧化剂、酶制剂、无机盐和填充剂等组成。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硬脂酰乳酸钙(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山梨糖醇酯、维生素 C、麦芽糖 a-淀粉酶、脂酶、真菜脂肪酶等。

除此之外,调节剂起到调节面团酸度、延缓面包氧化、增加面包蓬松度等作用。具体包括以下。

酸度调节剂:富马酸、富马酸一钠

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酸性磷酸铝钠、酒石酸氢钾(兼有稳定剂作用)

增稠剂:黄蜀葵胶、甲基淀粉钠、田菁胶、决明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刺云实胶、葫芦巴胶、聚葡萄糖

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竹叶抗氧化物

防腐剂:山梨酸

乳化剂:琥珀酸单甘油酯木糖醇单硬脂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聚甘油脂肪酸酯

稳定剂:硫酸钙。

看完是不是有点头皮发麻,心惊肉跳,从此以后自己在家烘焙了?

那我告诉你,即使你自己在家里做,也不可避免用到酵母菌、白砂糖、食盐、奶油等等的添加剂。

严格来说,如果一个人要完全杜绝食品添加剂,超市里90%以上的食品都不能碰。

即使剩下的10%的生鲜食品,也不能杜绝食品添加剂。

因为你做菜总不能不放食盐、味精、酱油、醋、糖、食用油等调料吧?

别忘了,这些也是食品添加剂;或者这些调料本身含有食品添加剂。

好,那么如果一个人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古代,可以避免食品添加剂吗?

严格来说,也不行。

就比如传统炸油条的配方是“一矾二碱三盐”。所谓矾,就是明矾,在炸油条的过程中起到了膨松剂的作用。

老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里所说的卤水,就是氯化镁,它的作用是让豆腐凝固。除了氯化镁,硫酸钙也可以让豆腐凝固。而硫酸钙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膏。

除非是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过上原始人的生活。

好,既然逃无可逃,那么怎么办呢?

其实也没必要那么焦虑。

所谓的食品添加剂,化学制品,它其实也是自然界里本身就存在的物质。

只是人类通过化学的方法,从自然界加以提炼而已。

就像下面一只纯天然香蕉,如果我们把的各种成分用化学式子表达出来的话,会发现好可怕,原来全是“添加剂”。
图片

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结晶”,作用是提鲜。

鸡蛋里面就有天然的“谷氨酸钠结晶”,如果炒鸡蛋放味精就属于多此一举。

那么人工提取的“谷氨酸钠结晶”有害吗?

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就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接受摄入量无限制”。

当然,如果味精放多了,食物味道会不好,会变苦。

另外,也补充一点,不是纯天然的就是好的,无毒的。

事实上,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自然界里面的植物为了避免被别的动物吃掉,大多数都是有毒的,有的甚至还是剧毒。

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经过人工栽培,选择,改良,才可以安全食用。

食品添加剂当然对人体有毒副作用,于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某些添加剂哪怕是一丁点也是有害的,就加入了“黑名单”,禁止使用。哪些是小剂量无害的,就规定了使用的剂量。

但是人类检测添加剂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发明添加剂的速度,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添加剂,我们又转换思路,将把食品添加剂从“黑名单”挪进了“白名单”。

只要是列入了“白名单”的食品添加剂,我们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有人说:食品添加剂那么好,那你就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吧。

首先,食品添加剂比较贵的,不是你想当饭吃就当饭吃的。

其次,抛开剂量谈毒性那都是耍流氓。

任何食物,只要过量使用都是有害的。哪怕是水喝多了,柿子吃多了都会致命。

食品添加剂的剂量只要足够低,在质量控制标准内,那就对人类没有伤害。

其实在人们食不果腹的年代,根本就没有人在意食品添加剂这些事情。

在那个时候,人们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方便面、香肠、罐头食品等,我们现在认为的“垃圾”食品,被认为是高档的营养品。

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渴望纯天然、有机、绿色呢?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渴望吃的更安全、更精致的时候。

应该来说,所谓的纯天然、有机、绿色,很多时候是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迎合的就是人们的这种心理。

就好像土鸡蛋和洋鸡蛋,在营养成分上几乎没有差异。

有区别的是,土鸡生活环境复杂,下的蛋容易有细菌、病毒感染;养殖场饲养的鸡,是统一喂养消毒的,反而更安全。

如果有人为了追求口感去买土鸡蛋,这个当然无可厚非,确实土鸡蛋好像更好吃一些。

但是为了安全或者营养,去吃土鸡蛋,那就是南辕北辙了,只能说中了商家的套路,为自己的“情怀”买单。

当然,也有些绿色食品会更安全一些。

比如高档超市卖的几十块一斤可溯源,无农药残留的蔬菜,比菜场里面几块钱一斤的蔬菜要安全,但两者价格不是一个档次的。

再比如,喝着红酒,听着音乐,享受着按摩的高级和牛,当然口感和营养上会比普通牛肉要好,但这不是普通人可以长年累月消费的起的。

有人说,即使这样,我还是希望食品添加剂尽可能的少。

可以,但是这样的话,需要付出比普通食品更高的代价。

在食品领域,便宜、天然、味道好,三者全部满足是不存在的。

您要天然,便宜,可以,味道寡淡;

您要天然,味道好,可以,工艺水平更高,保质期更短,价格更贵;

您要便宜又味道好,可以,那么就有添加剂。

图片

这就像网上控诉的,海天品牌的金标生抽、鲜味生抽等,超市里售价8元左右一瓶,成分确实有很多添加剂。

海天也有绝对零添加的有机酱油,国内超市里售价大约20元一瓶,比国外同类酱油便宜多了,不过比有添加的要贵125%。

图片

图片
不同配方,不同工艺的产品,价格当然不一样,这并不过分。

有人怒斥:难道穷人就没有权利吃便宜又安全的酱油吗?

这就属于另外一个讨论的领域了。

类似的,还可以怒斥:穷人就没有权利住大别墅吗?穷人就没有权利游山玩水吗?穷人就没有权利吃海鲜大餐吗?

再说了,穷人,你骂谁呢?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像酱油之类的,都是拿着瓶子,去小卖部打的。

那个时候的酱油缸,也不管消毒不消毒,也是不是会有点小虫子之类的小动物。

再往前,古代的时候,普通人家可是连盐都用不起的,更别提酱油了。

那才叫穷人呢。

要我说,不要好日子过够了,老想着回去过苦日子。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