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清虚观打醮,凤姐宝玉轮番轰炸,令张道士恨不得咬舌自尽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0-07 发布于辽宁


凤姐与贾母一唱一和变着法儿的奚落挖苦他,宝玉更是直接把他的老脸撕下来按在地上揉搓,害得张道士如芒刺在背、坐立难安,恨不得当场咬舌自尽。估计这顿羞辱一定会令张道士刻骨铭心、回味无穷的,此生再也不敢给宝玉做月老、当红娘了。

1:佛门信徒陷红尘,口出此言惊众人,牵线搭桥做月老,陡惹群嘲不堪闻

张道士原本是替贾代善出家的,不知何时,竟然又做起了兼职,充当起了“红娘月老”。这让贾母颇感意外,在贾母的印象中,张道士一向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作为佛门信徒是很虔诚恭敬的。

然而,今日却忽然一反常态地做起了“推销”,令贾母有些措手不及。贾母心里难免会嘀咕:这张道士是受谁之托前来提亲的?难道工资低得不够花了,所以才要兼职做红娘?

当然,贾母是个有涵养的人,即便内心里有疑惑和抵触,也不会溢于言表,只是委婉拒绝道:“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这单就免了吧。你可再打听着别的姑娘,不要强调什么门当户对,才貌相当。

我们不在乎这个,也不差钱,所以,不要拿对方的家世说事儿,俗得很。只要我相中的孩子,哪怕多给对方些银子我也愿意。不喜欢的,就算她家富裕到“珍珠如土金似铁”也白搭。”

贾母一番话,直接把张道士整不会了,气氛一度陷入尴尬。大家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吗?当然不是。最会察言观色、揣度人心的凤姐自然知道此时的贾母心里必定憋着一肚子气。怎么就那么巧,元春端阳节才赐了一份“一式两份”的礼,那张道士随后就来提亲了

要说这被提亲之人不是薛家谁信啊?难道张道士敢违拗了娘娘的意思去提别人家?贾母也必定猜出了女家是谁,所以才会一口拒绝。可心里也必定会有怨气的。怨恨薛家从中捣鬼,怨恨王夫人要横拆鸳鸯。

不仅贾母心里有气,就连凤姐也看不下去了:“好你个张道士,你拿了薛家多少好处,就敢替他们出头来撮合金玉良缘?可知道我们老太太是怎么想的吗?你这哪里是做好事,分明是强拆鸳鸯嘛。我要不出面奚落你两句,恐怕我们老太太会私心里埋怨我不能体察她的心意呢。因此,才有了凤姐以下这段话:

只见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

张道士听罢,忙去取寄名符。大家别以为凤姐这是在用调侃的方式化解尴尬,恰恰相反,她是想进一步制造尴尬、强化尴尬。

只见凤姐又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有用个盘子托着。”张道士道:“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

或许大家不知道“化布施”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所以无法理解凤姐的意思。那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有托钵僧人和云游道士,是以登门和沿街募化布施为业。即向有善心和善念的世人募集钱财,进行庙宇和道观的修缮和扩建。这种类似行乞的方式叫化布施。

关键词是类似于“行乞”。说白了就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乞丐”。虽然加上“佛门”两个字显得“高大上”了很多,但行乞的本质是改变不了的。

具体到张道士,也并没有为了寺庙的修建募捐。如果他真有那么高的觉悟,就不至于给人家保媒拉纤了。一心侍奉佛祖的人,哪里会涉足红尘中的事?尤其是姻缘,就更不该由他这种身份的人来撮合了。如果出家人都兼职做月老,那佛祖的业务谁来开展啊?

所以说,凤姐的言下之意是说他“穷疯了,见人就想伸手“行乞要钱。”这话太露骨,连贾母都替张道士挂不住了,忙假意嗔怪凤姐:“猴儿猴儿,你就不怕下割舌头的地狱?”

贾母的话,貌似责怪,却又好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似乎在夸凤姐:“骂得够狠,很过瘾,不愧是我的知心猴儿,说出了我想说却又说不出口的话!”读者朋友们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早着呢。凤姐骂完以后,还有宝玉呢。

2:一片诚心敬贵人,岂知贵人非凡魂,金银珠玉似粪土,只配布散行乞人

接下来,张道士说他的徒弟们想瞻仰一下那块传说中的通灵宝玉,希望贾母和宝玉能成全。贾母就让宝玉摘了给他们看去。张道士让徒弟们看完之后,却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趁机把徒弟们的“体己”都搜刮了出来,敬献给贾母和宝玉。

徒弟们自然不敢有怨言,只得乖乖把自己的值钱之物掏出来放在盘子里,内心不知怎么骂呢:“呸,就知道借花献佛,拿我们的东西去讨好奉承权贵。这老杂毛专会慷他人之慨,平白来敲诈勒索我们!”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骂,张道士也听不见,只管把他收敛来的东西端到了贾母的面前。原文如下:

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

贾母执意不要,张道士却执意要孝敬,最后贾母也只得收下了。张道士原以为,自己的“孝心”就算被领受了,不禁如释重负。结果,宝玉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令张道士的心顿时变得拔凉拔凉的。原文如下:

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

这祖孙俩还真是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呀。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刚刚收了人家礼物,回头就施舍给乞丐,太伤人了吧?并且,宝玉的态度鲜明,直接说自己不稀罕这些东西,留着没用,还不如施舍给穷人呢!

大家还记得《甄嬛传》里的一个情节吧?安陵容把皇帝御赐的浮光锦精心挑选了一件,恭恭敬敬地给甄嬛送了去。不料,人家甄嬛只扫描了一眼,就随手赏给了浣碧。安陵容看在眼里,痛在心头,顿时感觉自尊心被人扔在地下踩了个稀烂。从此对甄嬛心存怨恨,划出了界限,再也爱不起来了。

此刻的宝玉正做着与甄嬛一样的事,甚至比甄嬛更过分,好歹甄嬛没当着安陵容的面送人呢,是等着安陵容走后才赏了浣碧的。宝玉倒好,当着张道士的面就要把人家诚心诚意孝敬上来的东西送给乞丐。更要命的是:贾母还说“好!”果然,张道士挂不住了,顾不得老脸,急忙过来阻拦:

张道士又忙拦道:“哥儿虽要行好,但这些东西虽说不甚稀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这些东西。要舍给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宝玉听说,便命收下,等晚间拿钱施舍罢了。

估计此时的张道士已经心如油煎,如坐针毡了。自己招谁惹谁了,无非就是受人之托给宝玉提了一次亲嘛,至于受这一通又一通的羞辱吗?

不仅被这娘儿几个轮番奚落、指桑骂槐,就连自尊心和大半辈子的老脸也被他们轮番按在地上揉搓。你们不愿意这门亲事就明说,何必如此动气?

再说了,不是已经拒绝了吗?为了拒绝,甚至连和尚都搬出来了,我还能说什么?这样羞辱一个老道士,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要不是惜命,我真想当场咬舌自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