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态平衡。 2014年7月,阮士怡先生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他2020年去世,享年104岁,是妥妥的老寿星一枚。 100岁的时候,他思维敏捷,健步如飞。到全国各地做演讲,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谈到养生保健,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心态平衡。 ![]() 俗话说,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看过很多关于心态方面的书籍,结合自身生活阅历,你一定可以知道“心态决定命运”,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阮士怡先生认为,心态在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的舒畅,情志的调达,思想的高远,都与良好心态息息相关。 阮士怡先生多次表明,自己的健康长寿,多半来自于“心态平衡”。 ![]() 2 生活规律。 阮士怡先生指出,保持生活规律,是延年益寿的一大秘诀,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所谓“生活就是最大的养生场”,就是注重生活的规律性,不能随心所欲,百无禁忌。 谈起来生活规律,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饮食,起居,情志。 说白了,就是吃饭、睡觉、心情。 看上去简简单单,做起来难于上青天。难在什么地方呢?只有两个字:坚持。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一以贯之,才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打开方式。 在饮食方面,阮士怡先生认为,定时定量最好,高级营养品滋、保健品要少吃,或不吃。 阮士怡先生说,日常生活里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里,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学会合理搭配,养生事半功倍。 在起居方面,阮士怡先生保持每天清晨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的习惯,多少年雷打不动。 情志方面,他主张开心快乐,豁达开朗。 ![]() 3 防患未然。 “医祖”扁鹊有这样一个理论:“上工治未病”。 一个人生病,都是有迹可循的,追根溯源,找到原因,才能妙手回春。 阮士怡先生认为,疾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是最佳的调理时期。这个时期工作做好了,疾病往往会“绕道而行”。 只可惜,一般人都不知道罢了。这就好像未雨绸缪一样,房子修好了、稳固了,当雨季来临,依然可以安然生活。 ![]() 在这方面,阮士怡先生有个“8字”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他一贯主张,预防为先,养重于治。 平时多学一点健康知识,善于预防;一旦有了症状,要及时积极地治疗。 阮士怡先生说,养生一定要“早开始”,等到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再去养生,就失去了意义。 年轻时代,阮士怡先生就非常重视养生,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一大原因。 ![]() 4 顺其自然。 阮士怡先生指出,我们活在自然当中,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天经地义。 自然规律是什么? 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违背自然规律,自以为是,这些行为恰恰是疾病的根源。 ![]() 《黄帝内经》里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跟着大自然的节奏,把握它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大智慧。 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养生之道。 阮士怡先生认为,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老师,因天之序,合道而行,就是给生命最好的呵护,最佳的保养。 ![]() 5 保持运动。 俗话说得好,常动一身强,勤劳福寿长。 阮士怡先生属于“运动达人”,虽然工作忙碌,他也不会忘掉运动。 阮士怡先生说,体育锻炼,一方面能提振精神,激发思想,让人处于“年轻状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肌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养生防病,延年益寿。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运动可以代替很多药物,药物却永远不能代替运动。 达尔文在《进化论》里提出“用进废退”的观点,一直被推崇沿用至今。 人体的各种机能,也是如此。 清晨起床后,以及晚上睡觉前,阮士怡先生都会做一些适度的运动。 前者激发活力,后者易于安眠。 ![]() 6 勤思善学。 生活当中,阮士怡先生非常勤学上进,他喜欢尝试接触新生事物,保持与时俱进。 花甲之年,他学习游泳、八段锦、五禽戏,也练习唱歌、跳舞、写博客等等。 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让他经常保持开心快乐、兴趣盎然的状态。 ![]() 阮士怡先生说,学习东西,需要动脑,也需要动手,既能养心,又能健身,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他认为,读书、看报、写文章、做游戏、搞一点小小的发明创造,都是在给自己的大脑做“广播体操”。 大脑活跃,思维敏捷,人就不容易衰老; 身体活动,精神焕发,就显得格外年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