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火集/州科委纪事》(网络版)

 楚珩之韵 2022-10-07 发布于湖北
篇目内容提要

序言

1、重点工作篇

两年干了三件能上台面的事,虽未全部修成正果,但重塑了科委形象

2、与人为善篇

与人为善,灵活出招,追求单位有个安定环境

——几个关于“摆平”人与事的小故事

3、修建宿舍篇

釆用迂回攻略,修成职工宿舍,让青年职工赶上房改第一班车

4、形象宣传篇

树立科技工作形象,必须有亮眼的宣传与张扬

5、交流融合篇

因势而定,因人制宜,事有定法,从心所欲

6、温情暖意篇

家庭有温情暖意,关键是家长的格局与境界,一个单位也不例外

7、干部任用篇

发现与任用干部得讲策略

8、得失悔省篇

得失悔省,在轻松笑谈中

9、党校学习篇

我上党校发论文

后记

序       言

1992年6月,州委要找一个可以“治乱”的人去任恩施州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全书简称科委)主任。最终决定了我当此“重任”。我不大愿意去。理由也很简单:我不是学自然科学的。其实,这不过是个托词。当时我在受过磋磨之后,任州财贸委员会副主任,工作正搞熟悉,也很休闲安逸。如果说变动工作,我倒是有过去财贸八大家的念头,尤其是保险公司。我觉得保险业务实际也是群众工作,这是我的长项。于是才有时任管财贸的副州长自称是他'推荐我到科委当主任”时,我说“假设真是你推荐的,我不感谢。为什么不推荐我到财贸战线”的当面抢白。不久传出消息,州政府党组提出的建议人选并不是我。州委讨论时朱纯宣书记提出让我去。他为我说了两句话:“当了两届县长放在财委任副主任还是不大合适;他到科委去当主任只要半年就可能会有变化。”其实,他是看中了我的战斗员品格。

1992年8月至1994年10月,我在科委工作了两年多。我工作认真,做成了一些事情。我在开篇说到“避轻就重”的话题,就是不被科委是“烂摊子”概念套住,不摆出“治乱”的架势,不在机关“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费精力,不挑起过去的“烂事”。当然,我既在这里任主官,遇到问题绕道走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我的风格。但凡碰到有碍工作秩序上的遗留问题,就一事(人)一策,按我的套路去化解,以保持正常工作秩序,不影响我推行的全局重头工作为原则。我的套路有些不按常规,不因循守旧,用心做事,诚心待人。于是,在我离任后,成为科委机关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题人物。

再说我写《活火集》,写了建始纪事、报社纪事、文化纪事(相当于民委纪事和退休纪事),却没有写科委纪事。科委的一些干部认为我不写科委纪事是看不起科委,这话虽有玩笑成分,但我却无言以对。

我没有辜负州委的希望,两年多中科委的工作有些起色,“乱象”得到初步整治。可我并不爱这项工作。我在科委说过一句话:“我不大信奉什么要干一行爱一行,这可能吗?但我主张党组织叫你干一行,你就要干好一行。我有权利不爱,却没有权利不干好。”

这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品格。干部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就是服从组织,为人民服务。当然,时代在前进,我们那点精神,那些“作派”,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不要企图永续传承,但留存点史料性文字是可以的。近来闲暇无事,于是在科委有些同志的鼓动下,搜肠刮肚,去粗取精,写了九篇,作网络发表。这既填补《活火集》科委之空白,拔高一点,可当科委那两年的“断代史”的补充材料,于是又觉得有些为科委写史作贡献的情趣。

这是我在州直第一个局级单位一把手职位。州委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我没有懈怠工作,实现了由主持一个县的政府工作到主持一个州直单位工作的角色转变。所以我要感谢州委,感谢科委,感谢科委的同事们。

我这个人不写诗,不写小说,长于平铺直叙记录一些琐事。不过,我写这些东西,要经得住历史检验。在恩施,我也算个有些名气的人,许多人对我发表的”纪事”很注意,读者也多是些官场老少朋友,所以我的原则是:所写故事,必须是亲历、亲为、亲见,求真不求全。静气评说,不意气褒贬。

        我把所写纪事称为无虚构散文。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散巴巴的不作修饰的记录文字。从写《活火集》让我获得对生命意义的新认识。写点忆事性文字,可以让我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生命活力是需要养蓄的。写文章对于一个无所事事、养贻天年的人的生命活力养蓄有着巨大的作用。也是我坚持选择的一种退休生活方式。如同有些老同志选择书画,打门球。于是,也来点好高骛远的笔耕不辍的文字规划。这不是叙城南旧事,而是扬未来之风帆,让生命之树常青。

我在写作科委纪事过程中,得到科委同事的热心帮助。查对档案,核实情节,并帮我回忆了一些有趣的和有价值的事情,让我在离开科委26年后写这些事依然很丰满。在此深表谢意。

以上几句闲话,权当《科委纪事》的序文,亦算对启动新的写作规划的宣示。

        田发刚

        2020年6月8日初稿

        2020年11月16日修改


(陪同省科委领导检查工作)


【陪同省科委王处长考察恩施州马龄薯原种场(位于恩施双河)】

重点工作篇

两年干了三件能上台面的事,虽未全部修成正果,但重塑了科委形象。

1992年6月,州科委需要一个“可以治乱”的主任,州委书记朱纯宣想到了我。这之前,我在州财委任副主任。州委作出决定让我出任科委主任,我不愿意去,磨蹭了两个月,直到1992年8月8日才走马上任。

州科委(机关)被当时州委认为是州直三大烂摊子之一,另外两家好像是州农机局和州文化局。至于是何乱象,因何而乱,不得而知。虽说要我去治乱,我上任后,不是去大讲其乱,不拉出整治架势。我觉得,科委既获烂摊子单位”殊荣”,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要我去当主官,虽有百般不情愿,但也不觉得是跳火坑。从州委决定到我正式上任将近两个月时间,我自然也作了一些“侦察”功课,思考了如何在州委“科教兴州”的战略指导下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釆取的工作方法。

我在建始工作时,就成功推进过科技体制改革(见《建始纪事/创建科技市场:既抓机遇,又开先河》),把所有关于科技三项费用的科研项目全部移交给新组建的科技服务中心,科委机关只管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推进实施。强化科委的政府工作管理职能,让科技工作走向巿场。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改革。我把这种改革的主体精神移植到州科委的工作中,形成了“扬长避短,避轻就重”的套路。

所谓“扬长避短”,是基于我不是科技型干部。在专业干部眼中我是个外行,这也是我不愿去科委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我有作过县政府主官的经历,有把握全局能力之长,就不要在具体科研项目上去操心,那由几个专家型副主任去管。我则站在政府角度上考虑科委工作。所谓“避轻就重”,就是不被“烂摊子”概念套住,不在机关“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费精力,不挑过去的烂事,碰到有碍工作秩序上的遗留“乱事”,按我的套路去化解,不影响我把握的全局重头工作。我在科委工作两年零四个月,干了三件能上得台面的事情。

第一件事,建立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

过去科委只重视科研成果的产生,不注重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我到任后碰到的第一个科技成果鉴定就是“甲霜灵防治洋芋晚疫病”的科研课题,我一听就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在县里工作时,常为“洋芋晚疫病”头痛。分管陈副主任主持鉴定会之前,我就给他交了一个任务。我说:“这个成果鉴定时一定要把握其实用性,我只要这个结果。”鉴定结束后,陈副主任向我汇报说,“甲霜灵防治洋芋晚疫病”是在具有抗病能力的洋芋新品种问世之前的唯一替代办法。这就是我要的一句话。我决定立即在全州搞“甲霜灵防治洋芋晚疫病”10万亩大面积示范。州科委一面直接向州人民政府汇报,一面向省科委申报立项。州人民政府很快就批准了这个项目,还专题召开了各县市分管农业和科技的副县市长会议。由于此项成果示范(实际是小面积推广性示范)符合生产之急需,又推进成政府行为,所以当年效果显著。

我的这种工作方式完全打破了州科委的就科研项目搞科研项目的传统,把成果运用和科技示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甲霜灵防治洋芋晚疫病”10万亩大面积示范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我倡导创建了全州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建立了恩施龙凤镇、建始茅田区、巴东绿葱坡区、咸丰尖山区等首批八个科技示范区,直接由州科委指导。各示范区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技办公室,着手制定科技成果示范规划,首批选择了20多个示范项目,并安排了科技培训经费。

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5年5月鄂西报社派出记者专题采访,作了重点报道,并配发了《认识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的意义》的评论员文章(载1995年5月17日《鄂西报》)。

第二件事,制定科技五年发展规划

我向州政府分管领导建议,制定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得到批准。所以考虑这件事,是通过制定规划,把州直的有科研任务的部门(主要是农、林、特、水系统和医疗系统)用“规划”联系起来,组织各个部门都来思考制定五年科技规划,科委将其综合为全州科技发展规划。这样,科技工作有目标,前后工作有系统,五年早知道,早安排,打破零零碎碎、见子打子申报科研项目的格局。这就把过去的从微观角度搞研究项目,变成了从宏观上考虑科研大事。这在当时是一种观念上的重要转变。我在科委工作的第二年,农、林、特、水、医各局的规划草案已经完成,进入实质性的讨论阶段。全州科技规划已经形成框架。过去,科委在大家心目中实际是个无足轻重的部门,经我这一闹腾,大家都开始改变对科委职能的认识。科委与政府、与各部门联系也变得紧密了。

第三件事,着手制定硒标准,寻求组建“恩施州硒标准检测中心”途径

1992年,州人民政府将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件大事,展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启动声势。我到科委之前,科委已经建立了硒研究所,为州科委的二级事业单位。但科委的硒研究所是无法承担具体研究任务的,一段时间也等于是虚设。我参加全州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受到很大的启发,也对此开发利用热潮的格局有了自己的思考认识:(1)研讨会第一次把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到相当高的位置,弄得全国知晓,风生水起;(2)全州形成硒产品开发热浪,恩施巿邬巿长因组织开发硒产品而被美誉为“硒巿长”;(3)所谓开发利用,不过是把所有产品都标上一个“硒”字,并未在产品的含硒量的测定与标准标识上着手。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到科委会议上讨论,得到分管领导认同。于是,硒研究所就着手制定“硒标准”(条例),并开始思考检测中心的建立。经过调研权衡,当时政府的财力和科委的能力是无法建立检测中心的。而我了解到天池山农科所有刚建立的“马铃薯”检测中心,进口设备,但工作不饱满。于是,我就考虑报请政府是否将“硒资源检测中心”的任务赋予天池山农科所马铃薯检测中心,并加挂牌子。我还专门到天池山农科所所考察,与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留英博士谢从华、吴文标商讨,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这三件大事,经过两年努力,都有一定的成效,前两件也应该推进明确为科委职能。但有的事也因我的离任而未能修成正果。尤其搞笑的是制定硒标准这件事,我们在全州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后,紧锣密鼓,已经形成草案,正准进入讨论阶段。有一天,州标准计量陈局长(曾在恩施巿任常务副巿长)闯入我正在州政府小招二楼会议室召集农林水各局讨论科技规划草案的会议现场,质问我为什么搞硒标准条例,说这是标准局的事情。我说,是你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搞呢?事后我想,我只想做这件为恩施发展有利的工作,却没考虑是不是科委硒研究所的职能。既然抢了别人的饭碗,那也只好偃旗息鼓。如果当时陈局长不是“声讨质问”,而是格局大一点,能顺水推舟,鼓励一下我之后提出合作完成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就不会夭折,也不至于中断25年后州政府才重新料理此事。也就是陈局长这么一质问,他在我头脑里的好印象一下子就荡然无存了。

州科委当时抓的这三件大事,虽未全部修成正果,但科委的形象得到重塑。在州政府和州直各部门中,有了大科委形象雏型。

【个性评点】科委能不能受到社会重视,要靠自己闹腾。这三件事,对州级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都是创新型大事,但并非标新立异。实施起来并不难。提出并着手制定五年科技规划当时很受州政府重视和州直相关部门欢迎,大家都有积极作为。它对于推进科研工作系统化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实际上是农业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区,它对于发挥我州农业科技优势,让我州科技成果尽快扩大农民认知的范围,同时促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与大面积生产实践相结合。它的意义已经超出这件事的本身。这两件振兴科技的大事却因人事变更而中断,不能不说是体制和个人认知上差异的原因。而制定硒标准,推进硒检测中心的建设是服从服务全州硒开发大局。它完全被狭隘的部门权限干预而夭折。


(各县巿科委主任:第1排从左至右:咸丰陈昌元【副】、宣恩龙昌强、本文作者、来凤何国政;第2排从左至右:利川李德权、巴东何先录、鹤峰祝再新、恩施夏泽安【缺建始夏业勤】)


与人为善篇

与人为善,灵活出招,追求单位有个安定环境

——几个关于“摆平”人与事的小故事(文内涉及人一律隐姓埋名)

我在前篇说到“避轻就重”的话题,就是不被科委是“烂摊子”概念套住,不在机关“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费精力,不挑起过去的烂事。当然,我既在这里任主官,遇到问题绕道走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我的风格。但凡碰到有碍工作秩序上的遗留问题,就一事(人)一策,按我的办法去化解,以保持正常机关秩序,不影响推行的全局重头工作为原则。有几则有趣小故事可叙。

△明确机关财务秩序的一个规矩

我一到机关,就听人说财务上“有点凶”。很典型的事情就是前任主任签字的财务支出,财务室有时不给报销。我到任以后,访得此类事情不虚。按我的经验,这类事情,不要直接去与财务人员谈话论理,追究为什么不报销,这可能就要碰壁。这事只能当着全体职工的面大而化之。于是我学习了一下《会计法》,现蒸热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布了一条规矩:“今后,分管机关的主任签字的财务支出,财务室必须先执行。如果你认为有什么违规违纪的支出,你执行之后,再向有关部门反映,包括向纪检监察部门检举,这是会计法所规定的。”以前扯了几年的皮,就这么一句话解决了。这实际就是明确了一个规矩而已。这既讲了秩序,又维护了财务人员的权利。当然,有这样的财务室,我就绝对不直接签字,也怕遭遇尴尬。

△不好缠的人就不与他缠

我刚到任,就有一位干部找我落实前领导给他表的态。他在外面创收,前主任答应给他借20万元钱。正待落实,单位换了主官。我不能当场答复,表示想想再说。经了解,这个人很难缠。我想,难缠就不缠,我将你与单位变相割断关系。于是我头脑中拟了几条,与他“会谈”如下:

(1)单位支持你创收,但必须办停薪留职手续;

(2)前任领导表态借20万元不可能,借科研经费我没那么大的胆。科委给你借1万元周转金,回单位上班时归还;

(3)每个月交10元管理费,表示科委还是你的单位,你想回还回得来。

我这三条,让他无法拒绝,只好与单位签订协议。

当时有人看戏不怕台高,提意见说这样太便宜他了,有的人又认为让他交10元钱很搞笑。我也懶得说破,免得惹是生非。当时我内心想:既然不好缠,把你放出去免得来缠,眼不见心不烦;你停薪留职了,工资依然在科委,科委不吃亏;你不回单位,就可以不指望他归还周转金,你想回单位,就要先还钱,何乐而不为?

我写这篇文字之前,问了科委一朋友,得知他一直没回科委工作,在外面发财,至今已快30年了。

这位干部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后,我在科委全体职工会议上公布了对他停薪留职的作法,同时还宣布一条“政策”:想出去创收或者想另攀高枝的,科委可以给你放假三个月,自己出去找事,合适就走,不合适就回单位。大家吃安稳饭吃惯了,不愿出去吃苦,所以没人响应。

△因人施策,巧妙化解潜在矛盾

科委有一位职工,与前任领导闹了矛盾,下了车,一直闲着没事。我到科委时,他刚租着科委食堂开小饭馆。经过了解,他是一个爱两肋插刀的义气中人,也热心快肠,当然要顺毛摸。前任领导认为他是个“爱挑事的主儿”,有点伤神,不给他安排事做,让他玩。

我觉得一个单位,让他玩不是个事,他的问题必须妥善解决。说实话,对他的事我还真费了点脑筋。

一是饭舘不能继续开下去。继续开下去他交不起租金,单位的人就要拿他说事,给我出题目,就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他好交友,爱面子,小小的饭舘,每天都是他的“狐朋狗友”在舘里免费吃喝,已经有几个月没交租金了。他老婆也拿他没办法。我就先找他老婆做通工作,然后找他交谈,晓以利弊。我说,你开饭舘是为了挣钱,你这样下去不仅不挣钱,还要吃老本,不如趁早退出食堂,科委给你安排其他的事。他说他没文化,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爱做。我说给你安排个不坐班又有面子的工作吧!我答应此前所欠租金全部免交。他很高兴地退出了食堂。

二是给他安排适合的工作。他的工作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不栓着他坐班,他坐不住,影响他人;身上又要有责任,没有责任机关干部有意见。我左思右想,给他想了一份机关保卫的工作。我给他谈话时要求,你是在派出所登记的机关保卫,不硬性要求你坐班,但出现安全问题就是你负责。科委专给他下发了“担任保卫工作”的文件,拨款置办服装和警棍。他非常乐意。谈话时,我还开了一句玩笑:你也不能让科委的职工在外面受欺负。他拍着胸说,没问题!自此,我在任期间,他很安分,也很有责任心。我俩成了好朋友。

△不让“好马吃回头草”

有一位原科委干部,因与前任主任关系紧张,“愤然”调出。我到任后,他提出调回科委。其父母专门到找我,替他求情,有几位干部都为他说情,连科委退休老领导都亲自出马游说,好像这个同志调走是科委一大损失似的。我只觉得反常。于是我就简单化对待这事,坚持咬住一条理由:好马不吃回头草,当初调走时你们为什么不劝止呢?

事后,随着我对科委环境的逐步了解,证明我不让“好马回头”是非常明智的。此不详叙。

△凡事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牵制

尊重老干部和独立思考是一个辨证关系。我在科委工作之初,已经退休的一位老主任几乎每周都到我办公室说事。从科委干部说到州委领导,从说教事情到说干部任用。这时我脑子里就绷起一根弦。我总是能热情接待,静气倾听,绝不插言。每次说话结束后,我就重复一句老话:哎呀!谢谢老领导,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这么高的楼啊!您管他书记州长怎么样,我们在职干部就不问他们的东西南北,您好好保养身体吧!哈哈一笑,送客出门。他老人家倒是让我的耐心大有长进啊!再过半年,他老人家也懶得上楼找我了,我也落得清静。

我说的这几个故事都是我上任半年光景内的事。其实,科委的干部瞪着眼睛看我处理这些人和事。我处理的这几件事大家也无话可说。我总是本着几个原则:与人为善,凡事总是着眼向好;不居高临下,拿腔拿调,这样真诚处事,平等待人,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不受所谓“小圈子”影响。后来还得知,我对老领导的态度大家都很在意。一部分人希望我受他的影响,一部分人骑着驴儿看唱本,看我听不听他“煽”。我也经过琢磨,悟出了前任为什么有那种遭遇。小圈子是有的,只是不是我的前任经营的。当时,我如果让那位调出的干部回科委,那就正中圈子之累。我给朱书记谈事时不经意说了一句话:科委不是从我前任上乱起的,他恐怕也是受圈子之苦。

【个性点评】与人为善,随方就圆八个字是我为人处事精髓。方是原则,圆是求实,不刻板。


修建宿舍篇

釆用迂回攻略,修成职工宿舍,让青年职工赶上房改第一班车

那个年代,在一个单位主政,解决单位职工住房是最大的民生课题。我的前任已经着手考虑过这件事。首先是建房资金,上级科委没有指望,本级政府也很艰难。前任准备在历来科技经费结余上做文章。但这种经费谁都不敢轻易动用,于是也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我到任后,首先了解住房的需求情况。全科委24位在职职工,有11位没有住房,而且全是年轻人。当时正值国家启动住房制度改革,你必须在恩施州正式改革前得有住房。所以解决职工住房是当务之急,不能让年轻人失去这次参与改革的机会。我顺着前任的思路走,了解到历年科技经费结余有30多万元。这部分资金科委不会再用于新的科研项目,一直沉淀着。要使用这部分资金修住房,首先就必须让它合法化。于是我向州人民政府写请示,要求将这部分资金调整用于科技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如愿以偿,州财政局的意见非常关键。我上门找当时的财政局长向远福,他听了我陈述的具体情况后,认为调整用途有合理性和可能性,答应向州政府领导提出建议。这当然还有一个过程。

正在做协调工作时,为顺应即将展开的住房制度改革,州各家银行都成立了房地产信贷开发部,专司发放建房贷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既可以解决我们暂时没有落实修房资金的问题,又可以加快建设速度。于是,我及时与州工商银行协商贷款事宜,并向他们告之我们的还款来源,很快达成意向。于是安排科委办公室负责与州工商银行具体联系办理,很快办妥贷款与房屋代建协议。工商银行房产开发部派出专人按照我们需要的建设规模和规格,申报计划,设计图纸,组织施工都是以最快速度。半年时间就完成项目建设。经过州计委组织竣工验收后,科委11位年轻职工全部分得了住房。我不妨将这批职工的名字在这里罗列出来:陈应荣、孙维杰、王英、朱渝、张居民、王宗莲、牟燕华、张巍、吴昊、覃方海、胡顺安。

大家搬进新居后,都很高兴,那几天科委像办喜事一样。待大家整理安定下来之后,我在办公室负责人的引导下,参观了每家每户。

这时,州人民政府已批准州科委关于调整历来科技经费结余用途的请示,我们很快就办理了还款手续,减少了利息的负担。

前些时,我酝酿写这篇文字时,与科委一位朋友聊及此事,他还非常激动的告诉我说:“这不仅仅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关键是我们取得了参与房改的资格和条件,不然,大家都还住在科委食堂楼上,小小楼阁有点像挤着的七十二家房客。”我一想也是,他们有了自己的住房之后不久,我州就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

【个性评点】为年轻职工解决住房一事,在当时的情势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解决”,完全是在”抢建”,是在为职工取得参与房改的权力抢时间。当时的心境就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当大家搬进新居安定下来后,我带着办公室的同志一家一户地参观,问询,有一种我自己住进新房的感觉,内心有一种“家庭户主”的温情暖意。


形象宣传篇

树立科技工作形象,必须有亮眼的宣传与张扬

我到州科委工作,正置州委提出“科教兴州”方略,促进恩施发展的好时机。人们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需要通过宣传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取得社会认知。这种宣传就应该成为科委一项重要工作,宣传应该是非常具体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有三件事值得一说。

第一件,科技工作专题新闻宣传

以迎接建州十周年为契机,在我的提议下,科委在《鄂西报》上进行科技工作新闻专题宣传。每县巿一个版,内容定位在科技工作和科学技术对县域经济作出的贡献,全面展示科技工作的魅力。这就要求各县巿突破部门之见,站在全局的高度组织稿件,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展示性效果的成果、成就和经验。重点在改革耕作制度(如增加复种指数)、普及推广良种良法(如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科学防治、开展科技研究和试验示范等等,通过科技典型展示和经验传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第一版由州科委组织,宣传全州科技工作,为八县巿作个样版。州委书记朱纯宣和副州长李贵生分别在州科委宣传的第一个版面上题词。他们的题词鼓舞了我们搞好宣传的信心。办公室确定专人指导各县巿组稿,每个县巿的稿件组织情况我都自己过问,报社派专人为这次宣传作业务指导。这是建州十年来最具声势的一次科技贡献力的宣传。在读者中对科技工作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二件,编辑出版科技成果汇编《科技之光》,全面展示全州科研成果,为科技人员树碑立传

我州历来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机构实力雄厚,尤其是天池山农科所和红庙农科所的科技成果为全州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州县一大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引进开发对全州经济发展乃至对全国一些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如小麦新品种“鄂恩一号”,推广到长江流域七个省巿,累计种植7000万亩,玉米杂交新品种“恩单2号”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水稻旱育早发高产栽培技术,密植速生茶园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等是栽培技术的革命等等。过去,科技成果只有少数人重视,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科技人员的努力,更多科技成果受到广泛重视,推进成果的推广应用,科委决定主编《科技之光》。

《科技之光》这部书主要内容是汇集简介了建州以来获州级以上奖励的全部科技成果和参与获奖项目的全部科技人员。全州州级以上294项获奖科技成果中,州级二等奖以上139项,省部级以上48项,国家级奖励4项。通过编辑出版《科技之光》,让更多的人记住像我州的顶级专家刘建武、刘介民、王一力、朱有焕、邱友爱、戴乃凡为代表的全州科技工作者等对我州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科技之光》是为科技成果张扬,为科技人员树碑立传。它把科技成果、科技人员与全州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了,与全州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了。

第三件,让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的颁奖仪式光芒四射

1993年全州科教兴州会议由州教委和州科委共同筹备。在这次会议上,要颁授恩施州科技进步奖。这是科技人员的最高奖项,也是宣传科技工作的最好机会。因为这个仪式安排在会议最后,科委就要把它导演成真正的压轴戏。把这次颁奖活动筹办成历次颁奖仪式最好的,最亮的,要让它光芒四射。

我提议启用礼仪小姐参与颁奖,这是当时仪式的亮点。这时全州还只有红庙开发区有礼仪部。我请红庙开发区主任覃正国为这次颁奖仪式挑选12个高挑端庄的礼仪小姐,由郑莉莉领队。会前由我自己到会场指导训练。自己指导排列获奖人员座次,编排好颁奖领导的顺序等。颁奖仪式上,由鄂西大学广播主持人李莉宣布(过去都是领导人宣布)获奖名单后,随着进行曲音乐,由礼仪领队引导,12位身着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依次上台托盘向领导传递奖状奖金,为获奖人员披红戴花。整个颁奖仪式气氛热烈,井然有序。与会全场人员受到强烈感染,自觉起立,为科技人员鼓掌,经久不息。这种光彩夺目的颁奖仪式,在恩施州还是第一次。散会后,与会的一些同志赞不绝口,开我的玩笑说:什么科教大会,完全被田发刚一瓢儿舀了。

人们很长时间对这次颁奖仪式津津乐道,大家牢牢记住了科技进步奖。

以上这三个亮眼的宣传(活动),州科委在州直单位和各县巿中树立起一个新形象。

颁奖仪式小花絮:

1、与会者好奇的问我:你怎么想起来”搬”礼仪小姐上台?你胆子大,不怕台上领导找你麻烦?我说:看电视学的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没看到领导个个笑得啊!也让你们都饱饱眼福!

2、当时的州广播局局长李付刚见宣布获奖名单和颁奖顺序的主持人是李莉时,问我为什么不请电视台的主持人?我顺口一句甩给他:“我请的主持人是友情支持,你那里要大钱,我请不起。再说,你那电视台的主持人像几个萝卜(不像现在台主持人都很养眼),上不了我这个台面!”周围的人哄然一笑。也是活该,他怎么坐在我身边,又提这么个愚蠢的问题。

【个性评点】在一个单位工作,宣传工作十分重要。这种宣传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根据你单位的特色资源,设计恰当宣传形式。我在建始工作时,就将官店的贫困现象拍成电视片张扬出去,让全县干部群众认识到解决贫困是当务之急。我倡导举行省州县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建始打财政翻身仗的实施情况,全县人民知道了我们在干什么,于是愿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过紧日子,共同奋斗,三年实现了财政自给的目标。我在科委展开的形象宣传,让科技工作的形象展示给社会,当时产生了不小影响。




交流融合篇

因势而定,因人制宜,事有定法,从心所欲

引子:交流融合属于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范畴。与人交流是一门学问。交流是融合的前提。我一直把思维方式与交流方法看成是个统一体。有好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好的交流方法。有些人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有些人不行。在谋事时能够想得十分周全,可是他说不出来,做不好。这叫茶壶里装汤圆,有好吃的东西倒不出来。

这是一番闲话。

我的交流方法没有很多讲究。有些时候是水来便开沟,有时又想得很细,打一个完整腹稿,做得也很耐心。事后总结起来,有十六个字可以说说。即因势而定,因人制宜,事有定法,从心所欲。

(一)特定的话语,要选择适合的场合来表达

到科委上任前,我就反复给领导讲只搞一年。理由始终如一:我不是搞自然科学的。

快上任的前几天,我在州委院子碰见汪副书记,两人搭讪聊天,自然离不开科委的话题。我就趁机说:“我去搞一年,给组织上下个台,也给自己下个台。我还是不愿因不服从组织安排受个处分,不划算。”这样对领导说话,在外人看来,是没上没下,就像耍赖皮。其实,这是给我不想在科委搞长了埋下伏笔。我这是随意一说,是看似随意心有意。如果是在领导办公室正而八经地说这话,就成了向组织讲价钱。

汪副书记在外面待人随和,对我也顺势甩一句:“你不去试试?你以为我们不敢处分你!”

我不接他这句话,又顺口一句,转了话题:“科委搞一年工作,就不要让我去住省委党校啊!”我这句话是在休闲的环境下说的一句认真的话。本意是想:搞一年工作,就认认真真搞一年,总不能去混日子。搞不好,也就不要想走,走也不光彩。如果住三个月的党校啊,那朱书记说我去半年就会有成效的话就泡汤了,一年时间让科委有所变化,我还是非常有自信的。因为我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两年真的没安排我上省党校。

我只想搞一年的话在朱书记那里印象也很深刻。我为推荐科委的”接班人”,游说过朱书记几次。一年后,州文化局局长人选流产(未获人大通过)后,朱书记想到了我。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我在科委不安心。组织部杜部长征求我的意见,我没有同意去(详见《活火集(修订本)》/结语/职场漂泊与灵魂守望)。于是又在科委工作了一年。

我这种与领导交流的方式可以说是因势而定。我这个人平时说话看似“随口便答”,实则是顺势而言,形散而神不散。

(二)每三个月给州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一次工作

李副州长分管科委,对我来说是个福分。我们是华师校友,同在地委机关工作过七年,彼此熟悉。后来他到新成立的恩施小巿当宣传部长。1984年我去建始当县长时,他已经当了恩施(大)巿委书记。我对他的特点有些了解,是一个不大无事找事的人。他在送我到科委报到时,我就对他说:“李副州长,我三个月给你汇一次报,不管有事无事。有事多说,无事少说。平时给领导多留点时间搞别的事。”他说:“正好。我也不愿别人天天找我。”我俩就这样“约定”。两年多工作期间,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凡是科委约时汇报工作,我事先将需要请示研究的问题告诉他,他就会把跟他的孙副秘书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找来,一并听科委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平时,他基本上是对科委的工作不问不闻。

这种方法只适合李副州长。可以说是因人之宜。有些人天天想给领导汇报,证明他多勤政;有些领导也喜欢下级天天请示,证明他多重要。我反正做不到。

(三)凡事有定法,每年下到到县巿工作一次,每次原则上一天,从不给县巿多找麻烦。

我到每县一年一次(个别情况例外)是有些讲究的。事先告诉县巿,每次是头天下午去,与县巿科委领导和县巿分管领导共进晚餐,需要对县巿领导说的话事先与县巿科委有沟通,晚餐桌上正儿八经的说,有些事县巿领导当场定夺。第二天上午座谈工作,有时看点典型,对有没有县领导陪同没有特别要求。我还是很有面子,一般都有县领导陪同。中午吃饭,喝几杯小酒,然后到下一个县巿或打道回府,我就坐在车上养神,思考下一站干什么。

如果每年你不去县巿一次,不亲近县领导,县科委就没有地位;不亲近县科委,不帮助解决一两个问题,尤其是创造条件与政府领导沟通,上下级关系就会疏淡;每年去多了,既没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解决,又平添很多麻烦,因为科委机关并不富足。

我从来对经常到县里“出差”的州直领导不以为然,每次去县巿一忙几天,县巿领导不陪还有意见,酒喝高兴了,就表态给钱给物。个别品质不咋地的州局局长不高兴时还要给别人小鞋穿。我常常想,县巿真的喜欢你去指导工作吗?我后来到报社工作,也是这样与县巿联系的。效果显著地好。县里也会把你当回事,主要领导亲自出来陪陪。这叫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四)不懂就问,从不装蒜

我到科委不久,养海狸鼠的老板(不记得人了,只记得事)寻找合作伙伴儿,第一家就是州科委。我与这位老板接谈时,他把海狸鼠如何赚钱如何好养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一生二,二生四……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钱从天上飘飘而至。我这个人有个特点,不喜欢别人吹。他越吹得好我越发提高警惕。我听得不大耐烦。先把他打发走了,就找畜牧专家常副主任说及此事。老常以为我想养,就不直接说不行,绕了一大圈,其中有一句话入了我的耳:“容易染病”。我说:“打住打住,就这四个字就行了。我觉得科委是不能搞这个事的。”第二天,那个老板又来煽经,我已经想好了拒绝的理由,但不是“容易染病”。我说科委是科技管理部门,不能直接搞养殖。如果我们同你合作,那别人先要相信科委,都来养殖。假设搞砸了,别人不会找你,先要找科委的麻烦。我这人胆小,不想找事。我一口回绝合作之后,他才去找州委党校童校长。他俩一拍即合。结果酿成全州著名的“海狸鼠群体事件”。

州委专门成立了专案组,调查处理此事。老板供词中讲到首先找的州科委,科委田主任油盐不进,才找党校。事后我在想:假设这事犯在我头上,恐怕就没有童校长那么好过关了。

有些想看戏的人后来问怎么知道不能搞?我说没有别的窍门,就是问了一下身边的专家,让我多思考了一天罢了。

以上说的几件事,有的是讲交流技巧,有的是讲工作方法,有的是讲应对我不熟悉的事情。这些都是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才能于事有成。我说的从心所欲,是一种成熟的境界。我虽然不大热爱科委工作,但由于我认真思考,认真做事,所以收获很大。这是我在州直当的第一个主官,可以说完成了我从管理一个县到管理一个州直部门的角色转变。所以我要感谢州委,感谢科委的干部职工,记住科委。

【个性评点】我这个人讲话,来得快,有时还来得陡。但我讲话是经过深思细虑的。尤其是与领导讲话,不点头哈腰,故作谦卑状。时间长了,领导倒还习惯,旁边的人反而不习惯。最近,有一位小朋友脱口而出定义为“田式语风”,我觉得她太有才了。


温情暖意篇

一个家庭有温情暖意,关键是家长的格局与境界,一个单位也不例外

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生存冷暖是握权者的天职,但要做到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时时刻刻,而不是一时一事,更不能摆拍做样子。

你能把一个单位当作一个大家庭,你就要让每个成员能够感觉到温暖,尽管在科委这样的单位很难做到。这种温情暖意必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生日点歌

为了职工的生日有温情暖意,我与办公室的同志商讨,开展生日点歌活动。办公室确定专人,为每个人选贴切的歌,写祝福语,与有线电视台订立播放协议。科委的生日点歌在州委州政府两个大院的干部中产生反响。因为我是那两个院子的小名人,大家对科委的事就格外关注,认为是有情调的一件事。前几天与原科委办公室负责筹办点歌的同事谈及此事时,他竟然还记得为我生日点的歌名叫《众人划桨开大船》。他说当时点这首歌的意思是希望我能一直带领大家工作。哪怕事情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听了不仅还有点激动,内心深处还有点莫名的愧意。当时我为什么要急于离开科委呢?或许,工作与生活的轨迹也是一种缘分吧。

关注职工个人私事

在一个单位主事,职工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是你职责所在,有的也不是。但一旦我知道了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就尽力去办。这样的事不只一件。举两个例子:

州里出了一个交钱就可以“农转非”的限量版政策,有一个职工的两个子女是非城镇户口,我亲自去找计委的徐主任,说明情况,要两个指标。徐主任是比我资历长得多的领导,见到“小田”亲自为职工跑事,也就破例下达了指标。这个政策只执行了很短的时间。

当时,有一位干部得了鼻咽癌,他老婆陪伴他去武汉诊治。科委领导班子决定给他老婆发陪护费,作为单位派出的陪护人员。研究时,我作为提议者给大家解释说:“这样做,一可以帮助他们作一点经费资助,师出有名;二是可以让患者和家属都能感受到单位的一种暖意,从精神上给点支撑,这也是最重要的。”这位干部非常感动,一开始就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从武汉回来后,常常为大家讲述他研究这种癌症病理与救治的体会。这位同志后来成为恩施州的抗癌明星。

关心老干部以理服人走顺水

我到科委任职不久,对老干部一家一户探望之前,先粗略了解家中情况及个人特点,了解可能要解决的问题。老宋是大家认为“难伺候的大炮”,资格老,离休前是医药卫生科长,为人正派,有点“马列”。他要享受“异地安置”的建房䃼助,在河南老家修房子,前任主任担心他领了补助后不建房和他“建房后要退出科委住房”上意见不统一,迟迟没有落实。站在他的立场上想事,他当然有意见。

我说,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我们给你出具需要异地安置的函件,你老家老干部局有了同意接收安置的文件就给你拨款,至于你是不是退房要待你的安置房建好了再说,何必要现在搞个水落石出?我自己去找财政局向局长,同意先把补助款拨到单位,并告诉了老宋。老宋自此再没有为这事与单位领导争论了。后来,在落实安置建房的过程中因子女不同意他回老家而放弃。这件事就划上了句号。

我70年代参加工作时,王老就是科委主任。我做共青团工作时就认识他,他又是我高中同学王荣的父亲。拜望老干部时,我先到他家,主动提出要在他家吃晚饭,他非常高兴。拜望老干部结束后,老太太已准备好饭菜,我们两老一小,把酒叙事,相谈甚欢,有一种在家里同老人一起吃饭的感觉。老主任只同我聊家常,绝不谈科委正事,也令我有一种感动和敬畏。

一个家庭有温情暖意,关键是家长的格局与境界,一个单位也不例外。只是在一个单位,你不要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家长,要把自己的摆在职工管家的位置上,把职工当成“老板”。


(在老主任王克家中作客)

干部任用篇

发现与任用干部得讲策略

【按:干部任用,在现行体制下,不管你釆用什么程式,制定何种标准,单位一把手总是要起主导作用的。这种主导作用是在什么原则下把控,全凭自己的格局。这种格局首先体现在无私,然后是认识干部的能力。具备了这两点,任用干部才可能相对准确一些。】

干部任用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不便披露。我在州科委供职,干部任用在当时的科委有些小震荡。时光流逝快三十年,当事人全部退休多年,相互之间也没有利害关系。把这件事写一写可折射出当时组织上任用干部的一些讲究。也反映出当时州委领导与下级之间,组织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很通达。

我到州科委任职时,科委有两个副主任。老常,畜牧兽医师,做过州畜牧局长,老陈,水电工程师,两个都是有业务性格的干部。观察科委”小圈子”的影响,他俩似乎没入过圈套。这让我在班子内谈事少了很多顾忌。两位副主任年龄偏大,个性温和,干事不急不火。我到科委不久,州委陈副书记接手汪副书记管干部,提出要让工业局的安某出任副主任,以加强科委力量。我对陈副书记说:“安某可以到别单位做主官,不要让他给我当副手。他是我高中同班同学,最好的朋友。我俩的行事风格和思维方式差别很大,做朋友可以长久,共事会不大合拍,不要让我俩共事了反而把朋友关系搞黄了。”陈副书记听进了我的意见。不久,州委决定安某出任乡镇企业局局长。

我向州委领导提出,如果科委有适合的人选,从内部产生一个副主任如何?我也想通过内部提拔把科委这塘水搞得有些流动。陈副书记说,州委暂时没有科委从内部提拔的预定人选。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计划科张科长资格较老,文化革命前的老大学生,浙江杭州人。计划科和成果科是州科委的核心业务科室,从这两个职位上提拔副主任比较顺理。我观察,她的工作能力强,行事决断,风格泼辣,又是外地知识分子,自身条件比较具备。我向州委朱书记推荐此人,他先是不同意,也没说为什么。后来我了解到科委“小圈子状态”在州领导那里印象深刻,看人也会带框框,出现偏差。我认准了的事也很执着,于是就反复向朱书记讲了几次,他终于同意由组织部考核。

接到组织部干部科向科长的通知,派一位副科长来考核干部。我立刻到组织部找向科长,请他换人。我说你派的这个人是个“马列”,拿腔作调,不好商量。因为这次是考核特定对象,科委又是特定环境,必须要有特别方法。比如说,在考核过程中明确考核对象,搞公开测评就不适合科委环境,肯定要把事情搞黄。

我说服了向科长,他自己出马带队考察组,以届中考核科委班子的名义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征求每个人的意见。我与他共同设计的问题是“科委班子要不要加强力量?如果从内部产生,你推荐哪一个?”这样让干部感觉到没有特定对象,也就不会节外生枝。当然我也给向科长“下了绊子”,对他说:“至于张科长能不能当副主任,你通过考核分析,用你的眼光判断,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但是,行与不行你都要给朱书记有个交待。”

考核进行得很认真,也很顺利。每个干部都谈了话。因为是这种状态,他同张科长谈话的时间就比较长,问她的问题比较细致,也算是考考她吧。考核后不久,州委常委讨论通过,下了任命文件。虽然有些干部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人基本能接受。

此后,为了解决老陈的正县级,科委向组织部提出,我们是科技工作部门,可以设“总工程师”一职,得到批准;原来没有纪检组长,科委又争取设了此职,政工科长老徐任纪检组长一职,得以提级。

这两个人的提拔也是颇费周折,勿须详表。

张科长提拔为副主任后,依然兼任计划科长。按照重用和平衡的原则,如果干部资源允许,可以将其他科室的正职调任到计划科。但我没有这样做。在我离任前计划科长依然没有易人。我的通过提拔把科委这塘水搞活的想法也没有成为现实。

政务花絮:

①不习惯花架子和假把式。有一次几个主任一块儿谈业务工作,几个副主任拿出笔记本作认认真真记录状。我说:都是些苞谷洋芋的事,你们记那么多搞什么?我们要记住的是,我们是科委,是管理部门,不是科研院所,我们是要如何搞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提升的是自己的管理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

我这是借机有针对性阐明自己的观点,暗示大家要学习管理经验,不要总以为自己是个技术干部,并且以此自居。

②有一位年岁大一些的干部,我一喊叫他,他都急匆匆的。有一次跑上楼,累得气喘吁吁。我怎么感觉他有点装。我就说,不要急不要急,党的事业没有那么急,科委就更没有那么急的事,你莫一下栽倒了,我还麻烦。

我是希望大家平平静静地处事。

③计划科长提拔为副主任后,一位老科长在走廊喊着我说:“田主任,你要一碗水端平啊!”我也不问他哪碗水没端平啊?当即就甩过去一句:“世界上没有谁能端平一碗水,我就更是端不平了啊!”硬是把这位老先生噎了一下。当时我说话的声音很大,几个人都听到了,我觉得很有效果。于是我“扬长而去”。


得失悔省篇

得失悔省,在轻松笑谈中

我从州科委离开了二十六年。回头看,在科委工作也是人生一个过程,生命长河的一段清流。前面写了七篇纪事,都是些阳光灿烂的篇章。其实,也有些于心不快和让你啼笑皆非的糗事。

△不该去理农葯厂那堆乱麻

州科委办农葯厂是在我上任前的事。开始在土桥坝,是一个小作坊。我去看过一次。厂长小廖特别能折腾,硬是搬迁到高井河,一个独立的小湾。我去看了两次,听他神吹,总给人以放心不下的直觉。我一直记不起为什么要审计农葯厂,又审出了什么结果。不久,农葯厂几个骨干都散开了,小廖也下台了,来了个大胡,也没有见弄出过什么名堂。后来我就不管业了。再后来我就离任了。

离任后,我还常想起这事,不知道当时中了什么邪了!于是就假设。假设我根本就不管小廖,由他去折腾,说不定又是另外的结局。这是我在科委工作期间觉得最不得色的一件事,离任后还常常纠心。

△科技情报所到底做了些什么我全然没关心

我对科技情报所有着习惯性排斥。在建始工作时,县科技情报所就无所事事,两个干部还整天争去斗來,矛盾重重。科技情报所的职能很直观。既然是情报,就应该根据前沿科技的信息加本地科技需求,去刺探情报,去买卖情报,推进应用。这些体制内的情报所吃的是皇粮,是不会有大作为的。除非让他们去买卖收集情报挣饭吃,才会有动力。

州科委情报所两三个人,常常都在为小事互相扯皮拉筋。讲团结油盐不进,讲事业门儿都没有。我索性懶得理麻,不去撞他们的钟。

△硒研究所,让你哭笑不得

州科委的硒研究所一成立就是个怪胎。如果你让它有研究职能,没有专业研究力量,没有实验室;如果赋予它管理职能,领导研究工作,那又管理谁?所以是个怪胎。

后来我提议制定硒产品标准,算是给硒所找了个事做。这事我一直亲自在主持。如果做成了,硒所就会因此而出名。这件事因州标准局干预而流产。我离任时,硒所也还是个无作为的摊儿。

△使绊子的人碰上我,自然就不会有作用,但心里烦躁

州里开科技大会,要颁发科技进步奖。我又是将此作科技大会精彩亮点在设计,下午颁奖会上要独呈异彩。殊不知到了中午,有关人员还没把奖金送到会场。办会的人只好向我告状。这时候就难得有讲客气的工作方法。我就直接给相关人员打电话,她第一句话就说是某某没有开支票。我说你是科室负责人,下午是州委开会,出了差错,不是我找你,而是朱书记找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电话一挂,不一会儿,奖金及时到位。

△科委机关要在年轻人中培养好风气,只好搞隔离措施

州科委机关个别“资历较长”的年轻干部,形象拖鞋撒袜,说话流汤滴水,影响着新进的年轻人。发现这些问题后,就果断安排小胡、小覃分别到天池山农科所和土豆片厂去跟班学习,割断了他们与这位拖先生经常往来的机会。

△碰上以往的同事处理问题不当时,通过巧妙的方法纠正

我在科委最后一次出差,是看我亲自创办的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从巴东绿葱坡区到建始茅田,恰巧遇到建始县农业工作会,晚上与于副县长邀我大战双升级,贴纸条娱乐。大概10点多钟,有人报告,有两个外国人骑自行车到了茅田,请示于副县长怎么办?于脱口而出,要派出所把他们捉起来。我不紧不慢的说,别人骑车关你屁事呀。于副县长很聪明,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于是,一个涉外事件就这样化解了。

△两个女人吵架我给她们这样劝架

有一个冬日,两个女人在顶楼晾衣服讲白话争吵起来,并动了手。小张带着他老婆找我告状,我正在同办公室小陈烤火谈白。听着就烦。老婆同别人争吵男人掺合什么?于是我头都懶得抬,问打出血没有?打出血了找派出所,没有打出血继续去打。俩口子就没有下句话可接,灰溜溜的离开了。小陈问我,怎么反应这么快?我说:这种事情是搞不清楚对错的,你只要说了解了解,调查调查,那他隔三差五就会来问结果,就是我自找麻烦。

【个性评点】州直象科委这样的单位,规格不低,块头不大,摊子不少。烦心的事时常有,只要你愿意管,也够你喝一壶的。我是管得了就管,躲得开就不往上凑。

我做成了的事,没有成就感,没做了的事,躲开了的事,也没有负疚感。


党校学习篇

我上党校发论文

【按语】这是我在1994年5月17日于中共恩施州委党校第3期县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的学习发言,时任州科委主任。翻腾出来,重读一遍。这次在《科委纪事》中一字未改登载此文,是觉得这篇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比较接近当时的热点和痛点。那时正值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改革初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預判性。殊不知后来这两大改革脱轨运行(本人认为),国有企业瞬间解体,什么股份制、公司制大多有名无实,变成了所谓民营企业。工人统统买断工龄,实质上是变相失业。房价无规则上涨,成为普通百姓的奢望品。这段历史,还有待后人评说。

实事求是地选择加速我州经济建设途径的非整体思路

田发刚

一、研究加速我州经济建设途径应注意三方面的理论性问题

1、加速我州经济建设的目的性,我们至少要注意到两方面的重要含义。即(1)加速脱贫奔小康步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经济格局与速度效益适应我国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新体制。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这是研究选择加速我州经济建设途径的出发点。

2、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影响(促进)全州经济建设各方面因素的内部联系,研究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才能寻求一条使速度和效益都取得较大值的有效途径。否则,不是求快而得慢就是求稳而得慢,不是放任自流就是一哄而上。这都会摩擦减速,耽误时机,拉大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差距。

3、必须遵循邓小平的经济思想。理论界有一种归纳,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概括四大创新,即目标创新——面对世界的新决策;模式创新——不平衡推进的新思路;道路创新——科技时代的新抉择;政策创新——改革开放的谋略。这种思想与实践已被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实绩所证实,也是我州研究今后加速经济建设所应遵循的内在规律。

上述各点就是研究加速我州经济建设途径必须把握的目的性,思想路线,以及遵循内在规律选择政策措施。

二、合理配置我州资源是选择加速经济建设途径的主要矛盾

4、研究国内国际市场供求与竞争态势来确定鄂西资源开发的广度(顺序)与深度(档次),这是选择加速我州经济建设途径的基础(市场基础)工作。

——资源的配置最终是工业开发,形成商品。过去的模式是计划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值是衡量政绩的“第一要素”,产销分离;现在应该是能销多少就生产多少,以销定产;争取多销、远销就要提高开发档次,研究以优取胜,以精取胜,以特取胜。

要研究国内国际的市场供求与竞争态势。

——把握国内国际市场供求与竞争态势,包括预测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趋向是研究我州物质资源开发顺序、开发速度、开发档次的前提,也就是确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战略以及五年、十年具体规划的前提。

——分层次、分顺序是确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点与非重点。对区域性经济影响较大的和能率先进入大市场的资源开发应着眼高层次的开发和快速开发。

——资源开发与进入市场的农林牧副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5、作出了资源开发的顺序、速度、档次的规划之后,必须选择技术资源的内开发和外引入的方式与程度。选择高层次、快速度的开发策略必须作出依靠科技的新抉择,绝不能再搞粗放的开发和重复的建设。

——因为我们不能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是以本地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必须选择上述路线。这也是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选择开发模式的主要区别。

6、不能忽视我州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两种剩余现象(劳动力数量的剩余和劳动时间的剩余),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劳务输出和有计划地引入(开发)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作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途径之一。

——上述各点可以概述为:

由计划经济的区域性平衡转向研究大市场的总量平衡;

利用不平衡(数量与质量)的绝对性研究进入大市场的可能性;

大市场的目标引导和确定我州资源配置的格局。

这种严密的开发路线选择和科学的开发策略指导才有可能有效地扼制实际依然存在的盲目开发、无选择引进和低水平开发的无序行为及政府官员寻求政绩效应的短期行为。

三、研究摆脱目前财政(政府财政和企业财政)困境的政策措施与研究选择加速建设途径相一致

7、地方财政收入缓速增长与中央政策性支出快速增长的反差、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欲望、通货膨胀对我州经济影响相对增大等矛盾越来越显得突出;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专项建设和开发资金滞留与挪用,欠账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与部分经济职能部门的分配不公平、企业职工收入不稳定等等;劳动(工作)效率普遍下降,积怨增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以及心理承受力与经济承受力。

8、国有企业从总体上讲仍然是支撑我州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主体力量,但70%以上的企业亏损现实使各级政府和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前途担忧,改善境况的信心显得不足。过去我们从信贷环境、财政环境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虑得多一些,现在应该更全面地研究:

——过度依靠银行贷款经营和实际仍然存在的三角债现象,使企业缺乏物质性的内在动力;银行对企业的责任显弱与利息分配硬性化,中央与我州地方、企业分配偏离利润客观实际,直接影响管理者与经营者的信心。

——企业产权不清和无人负责,企业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模糊不清,国有资产流失量大。

——由产权界定不清和约束、激励机制模糊所带来的部分经营管理人员贿赂、贪污行为表现为增加趋势,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意识减弱,隐性的不合法的两极分化在扩大。

——股份制改造的宣传超前与推行缓慢以及实际操作缺章少规,使企业的改革进退维谷,很难深入,等待观望以致派生出很多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9、摆脱财政困境的措施要与选择加速发展的途径相统一。

——摆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一方面要坚决摒弃多数县市实际存在的收支运行缺乏秩序和鞭打快牛的财政运行机制;一方面要按照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总政策重构(改造和改善)县对区乡、县对直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分配管理体制。可参照中央对地方“双轨并行,存量不动,增量累进,逐步到位”的办法,也可以对“划分税种,确定基数,定收定支,收支包干,超收分成,超支自补,结余留用,一定五年”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分配办法进行改造和完善。县对区、镇要在科学确定基数的基础上建立“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的财政激励机制。这样至少有五点效应:(1)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培植骨干财源;(2)增强县区两级领导集团经济开发的目的性、有序性和积极性;(3)逐步地稳定发展农村这一大块;(4)增强区镇领导集团的统筹、决策、实施和调节能力,加速区域经济发展速度;(5)培养干部。

——培植跨世纪财源。利用双轨并行、存量不动的过渡性体制,仍然要抓住卷烟工业不放松,同时发展有影响的配套工业;其他工业的重点应放在改造能源,改善交通,发展富硒品工业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业。

——改革具体新措施出台与财政监督职能的实际弱化破坏了良好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秩序。如对“创收”资金的财政监督管理滞后和管理障碍的现实造成大量的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和非正常流失。强化监督管理预算外资金的职能,以达到调控预算外收支结构,有效地实现机构人员分流与财政收支替代相一致;有效地扼制乱收费、乱摊派;有效地集中资金,统一调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实力。

10、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应当分步设置措施以最终实现产权重构与公司制改造。结合我州实际,当前应当采取“改善环境,分别试点,区别类型,逐步推进”的策略。

——应当确认国有企业的“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乃至股份制改革试点试验,客观上已形成相对独立的产权意识与现实,为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当前要继续认真贯彻《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的各项自主权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认真执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条例》,落实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

——一个一个地解决国有企业当前存在的特殊而又可以解决的矛盾和可能进行的改革个别步骤,达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前经营中的困难与深层次改革的准备相结合。如在选择现有企业法人上下功夫,为产权制度改革作干部准备等。企业改革的悲观失望、消极等待和一哄而起的倾向都应该克服。

——根据我州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按一般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体制改组。改组的关键前提是将产权责任界定不清的国有资产转移为股份形式(国家控股与个人购买、股权转移等转移形式并存)。

小型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可分别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方式,实行国有民营;拍卖,实行产权转让。

从长远看,大部分国有小型企业应将产权逐渐转让给集体或个人,国家实现资本金转移,把变价收入投入急需发展的新产业,用于结构调整。

选择多种途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较为原始的个体积累与投入;(2)个体负债开发;(3)集股开发;(4)引入独资企业;(5)国有小型企业拍卖,实行产权转让等。

综上所述,可以概述为摆脱财政困境必须利用财政杠杆来促进经济发展;摆脱企业困境必须利用产权制度改革来重构企业机制。

四、发育要素市场是加速我州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

11、重视要素市场对我州经济的调节作用,应尽快发育金融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和城镇房地产市场。这三种市场都必须是政府统筹规划、积极培育、规范管理的市场。政府的调控与服务通过这些主要市场体现出相当分量,有效地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作好市场准备。

——金融市场作为统一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成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技术市场将成为有效地引进技术和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既能有的放矢地引进技术高层次开发资源,又能为此提供法律法规保障。

——房地产市场应与经济开发、城市规划建设切实统一起来,尤其要管好地产一级市场,以实现有序开发,既能加速建设,又能保证房地产利润成为政府财政一项可靠收入。

五、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12、充分挖掘开发鄂西资源的内在力,开发策略上不能舍本求末,舍近求远。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注意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实施。

——面对当前某些方面的困难应当既治标又治本,不宜采取无秩序的短效限制措施。因为这样会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容易落入计划经济指挥方式的传统俗套。

——选择干部仍然表现为经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决策机构和参谋机构干部的选择必须是通晓经济工作的谋略家和事业家。

六、应当优先着手制定的政策例要

——关于实行分税制后的区乡财政管理办法

——关于以积极发展替代财源建设为主导的机构人员分流和财政预算外收支的管理办法

——关于培育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的有关政策性规定

——关于我州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法与步骤

——关于县乡两级领导班子任期实行责任目标制的办法

——关于“九五”计划的拟订


结    语

人的一些行为作派有时是非常奇怪的。从我的《活火集》四部修订结束后,牙根儿就没准备再写什么文字,也不再参加什么文化社会活动。我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休闲老人。近四年来,我惋辞参加一切文化活动。我觉得自己远离现实太久,对问题的理解和表述都会是隔靴搔痒,或者是前言不搭后语。我只想将我的公众形象定格在多年前缷任社团职务时的那一刻。不想什么场合都去说上一通。这叫做自爱和自重。

当然,我也还有一些不成道理的道理。我觉得,时代的向前走,老一辈和少一辈是很难合上脚步的。用代沟来解释未免粗浅。根本点是“三观”差异越来越大。所以我主张老同志要逊让一点,不要去多掺和年轻人做的事,不要总想去给年轻人当师爷。这其实是一种境界。老同志可以保存着自己心中的那块宁静的田地。我喜欢欣赏自己人生经历中曾经快乐过的事,说孤芳自赏也行。它给我晚年每天的生活带来愉悦。这叫快乐自己找,快乐在自己心中。

这就是为什么在朋友的鼓动下我写《科委纪事》的原因。过去的一些年,我一直对在科委供职的这段历史没有认真思考过得失,也没觉得有珍惜的念想。现在有时间静下来在大脑里搜索,竟然有一幕幕场景浮现出来。经过一周的静静回忆,觉得有些事情值得回味,有了记录的欲望。这毕竟是我在州直做的第一个行政主官。它给我的滋养是不可替代的。当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科委纪事》九篇的时候,我对科委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我爱上了往日与我共生了两年多的科委,我觉得应该珍惜这段经历。于是,写这么一个结语,作为一种表白。它的意义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过往,是需要不断地认识,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仅以此《科委纪事》献给我曾经努力工作过的州科委。

愿滋养过我的州科委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