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军:时序——解读《黄帝内经》的一把钥匙

 绍文堂 2022-10-08 发布于福建
本篇建议与上一篇肖军:《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 ”中的立杆测影互相参看


摘要:从时间的维度,发现三阴三阳概念的天文定义,认识到三阴三阳是《黄帝内经》构建天人链接的关键,从而认识到古人的天人之学是有现象依据的,是经过长时间的仰观俯察构建起来的。放到现代的宇宙观中去审视,可以发现古人的先见与智慧。

序:从空间到时间

1、中国宇宙观中的时间图像

2、《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天文定义

3、天与人的链接

小结:在现代宇宙观中回眸五运六气

🌕序:从空间到时间

随着西方天文学的近现代发展,现代天文学的空间特性日益凸显,从太阳系到恒星世界,再到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星系大宇宙……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诞生了大爆炸宇宙模型,把宇宙的边缘扩展到了137亿光年之外。在这样的大宇宙中,人变得越来越小,人与天也离得越来越远。而中国传统天文关注时间,在古代天文学中,中国传统天文主要做的就是历法,历经朝代更迭,共制定了102部历法。清朝最后颁行的历法名为《时宪历》,从字义上看就是以时为法,可见历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尚书尧典》中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就用日、月、星等天文现象来描述、认识时间。而时间是离不开生命的存在的,在对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天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终走到了一起。这就是古人研究时间的关键所在。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上述段落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孙兆.重改误.明代影宋刊本



虽有贼邪,不能害,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是因时之序也!因为时序,这是为什么?《内经》又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言四时阴阳是万物之终始;生死之根本。这是为什么?从《黄帝内经》的开篇几章中可以看到古人对四时、时序的关注。

如果古人是用时序建构的天人之间的链接,那么研究时间就是打开中国传统天人之学的一把钥匙。

🌒🌓🌔🌕🌖🌗🌘

🌕1、中国宇宙观中的时间图像

中国有着丰富的时间文化,中文有时光、岁月、光阴这些能让时间“放光”的词汇。如何研究时间?始终、生死,周而复始。时节则把时间分段,那么如何开始?如何定义年、月、日的开始?用什么现象研究时间?昼夜轮替、月亮盈亏、太阳光影的移动、四季冷暖、水漏、机械运转、原子的振荡频率等等。

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之后,作为时间名词的“几何”被翻译成了表述空间的词。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传入中国,于是中外学者也在传统天文学中寻找中国的宇宙观。但中国没有古希腊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把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按着自己的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由近及远: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最外面是恒星球壳。

图一  几何模型式的宇宙图像

中国传统天文中在视觉上与这种宇宙观相像的是盖天说的七衡六间图,七衡是不同时节太阳的运行轨道,实际上是十二个中气(每月月初的节气为“节气”,月中的节气为“中气”)时的太阳视运动轨道——日道。最里面的是夏至日道,内衡;中间是春秋分的日道,中衡;最外面是冬至日道,外衡。古人以为地面上四季温度的变化是距离太阳的远近造成的。这幅图看起来像是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但实际上,是十二个中气的日道图,是一幅和时间相关的图像。

图二  七衡六间图

而且七衡六间图与周易复卦中“七日来复”和《黄帝内经》“天之道六六节”直接相关,是经文所言的现象依据,也都是在描述和时节相关的事情。复卦的六爻,直观地看像是在说离家的路越走越远,走的天数越多走的越远,所以寻找回家的路越来越困难。但复卦本质上讲的是冬至阴极一阳生,是一年的事情,所以是太阳在七个日道上来回往返的现象。《黄帝内经》中的“天之道六六节”就更加形象,从最远的冬至外衡向里面走,外衡为零起点,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第六步走到夏至;然后从最里面的内衡夏至往外走,内衡为零起点,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第六步走回冬至,所以天之道六六节,就是在讲时间,时节的变换。所以盖天说是与时间相关的宇宙观,描述的是太阳在十二个中气时的视运行轨道。

🌒🌓🌔🌕🌖🌗🌘

🌕2、《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天文定义

古人是用晷仪来测量12个中气时太阳的升落方位的,由此测定中气的时间,严格说是要校正中气的时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的历法,是以12中气为基本框架的一部阳历。

有了对太阳一年中,在12个中气间往来运行的观察,再来看看《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一段话: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图三  晷仪与十二中气及三阴三阳的关系图
(建议与上文图二  七衡六间图及文字内容一同参看)

“因天之序,盛衰之时”就是时序,天道是以六六之节来定位盛衰的,而用的测量方法是“移光定位”,就是立杆测影,而“气之标”就是中气时的日影冬至太阳升起时方位在少阳,日影指向厥阴,冬至太阳落下时方位在太阴,日影指向太阳。以此类推。那么用晷仪来看所谓“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就是从冬至到夏至,再回到冬至时,日影随着太阳升落方位的不断变化,由此可定三阴三阳的位置。“盖南面而待之”就是站在晷仪的南面,看日影一年中的变化,那么三阴三阳就应是二分二至时的太阳升落方位,从少阳位置开始逆时针看,少阳,冬至日升;阳明,春分日升;太阳,夏至日升;厥阴,夏至日落;少阴,秋分日落;太阴,冬至日落,转了一圈。古人是用立杆测影的实验方法来定义三阴三阳的,也就是说三阴三阳的概念建立是有现象依据的。而且,内经前后章节中三阴三阳上下、左右的位置对应,用晷仪来看都是对应得上的。所以三阴三阳的原始定义是来自于天文的,是用春秋分、冬夏至的太阳升落方位来直接定义的。

立于晷仪的南边,从右起逆时针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此是五运六气中客气的顺序。《黄帝内经》中六气中的主气,又称地气,分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也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 厥阴风木为初气,从大寒开始,经过立春、雨水、惊蛰,到春分之前,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第二气少阴君火,从春分开始,经过清明、谷雨、立夏,到小满之前,也是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第三气少阳相火,从小满开始,经过芒种、夏至、小暑,到大暑之前,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第四气太阴湿土,从大暑开始,到秋分之前,经过立秋、处暑、白露,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第五气阳明燥金,从秋分开始,到小雪之前,经过寒露、霜降、立冬,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第六气太阳寒水,从小雪开始到大寒之前,经过大雪、冬至、小寒,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循环一岁。风、热、暑、湿、燥、寒,基本上对应了中纬度地区四季的气候变化。

运气学说,运为木火土金水,五运;气为寒暑燥湿风火,此是六气的本,三阴三阳是六气的标,标本相合成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行也与三阴三阳合在了一起。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是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从标的角度看,也就是从日影的角度看,冬至太阳升起时的日影指向厥阴风木,冬至太阳落下时的日影指向太阳寒水;夏至太阳升起时的日影指向太阴湿土,夏至太阳落下时的日影指向少阳相火;春分太阳升起时的日影指向少阴君火,秋分太阳落下时的日影指向阳明燥金(可参看下文图四  天人同构图)。标本中气的定义和四季的气候变化也是对应的。

从上可以看到三阴三阳概念的定义在内经中的重要作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三阴三阳概念在构建天人联系时所发挥的关键性的作用。

🌒🌓🌔🌕🌖🌗🌘

🌕3、天与人的链接

天人合一,古人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古人的一个想法或是理想?或者是一个直观的理念?象《淮南子》中有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的头是圆的,脚是方的,一种直观的对应。现在我们一般都是从《黄帝内经》中的“四时调神”,来理解顺应自然时节来养人的五脏、情志,这样的天人合一论像是早期的自然哲学。严格地说,为什么春、夏、秋、冬的养生是对应着肝、心、肺、肾的呢?而且五脏六腑的区别是中医独具的,西医就没有脏腑的区别,统称内脏,这是为什么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从文义上看,人之脏腑、经络与天的四时、阴阳,各有条理,尽有经纪,内外表里都有对应。这可能吗?文中也是听闻上古圣人这么说的,所以文末言:这可信吗?

我们先来画一张图,把晷仪放在中间,在最外面把一年里太阳的升落方位标示出来,然后对应画出12个中气的刻度方位,再把三阴三阳对应到二分二至上。这就是晷仪与十二中气及三阴三阳的关系图。然后我们再画一张图,把上对应南,左为东、右为西,从左上角冬至、少阳开始,画出二十四节气,左面从冬至~春分~夏至;右面从夏至~秋分~冬至。然后从三阴三阳对应出六气: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最后把手足三阴三阳的脏腑写上,一幅天人同构图就完成了。

图四  天人同构图

古人是用什么把人之五脏六腑与天的四时阴阳链接起来的呢?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是古人构建天人系统的核心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原初是来自于时序的。古人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反过头来再看“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话:“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其中的阴阳表里,一目了然。

🌒🌓🌔🌕🌖🌗🌘


🌕小结·在现代宇宙观中回眸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在更长的时间周期中构建的模型,5年与6年的周期时轮,完成了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其现象依据,来源于古人对木星与土星恒星周期的观察。从《五星占》中可以发现从秦始皇元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246~公元前177)70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木星的恒星周期为12年,土星的恒星周期为30年,其最小公倍数是60年。如此就为五运六气的五行与三阴三阳的60年的周期排序,奠定了自然的现象基础。也为将五运六气的运气模型,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实际运行相对应,从而构建新的现代模型提供了可能。

五运六气,言及五年六年的周期变化,与木星、土星的恒星周期相关。虽然严格的讲木星、土星的恒星周期不是整数12和30年,我们这里先按整数来讨论理解。从现代天文的视角,可以发现在60年的长周期中每一年的变化,还是有天象依据的:因为太阳也是在运行的,现在知道太阳在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向武仙座的v星附近前行。所以行星、地球的轨迹实际上是一条螺旋线,地球转12圈,木星走1圈;土星走2圈为60年,则木星转5圈,地球转60圈。这样的运行图像,古人是不知道的,但是这种时序的展开,现在知道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太阳在宇宙中是在不断前行的。所以行星与地球的运行,是随着太阳,以太阳系的中心为前行线,以行星的轨道为各自的半径,形成了斜着的大小不一的圆柱面,在上面螺旋而行。前行的方向对着武仙座的v星,与黄道面的夹角是53度,前行的速度是20千米/秒,每年走6.3亿千米。而地球的轨道半径约1.5亿千米,木星的轨道半径是7.8亿千米,土星的轨道半径是14.36亿千米。如此,每60年里,太阳前行的距离是一样的,土星螺旋2圈,木星螺旋5圈,火星32圈,地球则螺旋60圈,我们把太阳,地球、木星和土星的运行轨迹绘制成图,其螺旋的疏密一目了然。从中可见在地球60年的运行过程中,太阳与木星、土星等行星之间的空间运动形成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此是对古人五运六气模型的一种现代视角的理解。

图五  地球、木星和土星绕日运行的轨迹

图六  六十年地球、木星和土星绕日运行轨迹的侧视图

在现代认识到的太阳系的运行模式中,看五运六气的模型,能够发现地球60年的循环中,木星围绕太阳转了5圈,土星绕了2圈。而且是随着太阳在银河系的银面上下穿行的,形成了周期不同的螺旋线。让现代人可以形象的看到,五运六气的模型建构是有着实际的现象依据的,这是古人的先见。也是现代人可以依据现代的天文观测继续研究古人学问的良好契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