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老师投降,是谁的失败?

 王笃年 2022-10-08 发布于北京
我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很少复习、巩固、做题,大多都是朝前自学自研型的。
高中生跟小学生不同,很多内容并不需要老师带着才能理解。
我要求学生自己努力把书读懂(有时需来回读几遍),并提交问题给我。为此,我手把手地教过他们怎样提出问题。
检查假期作业,收缴学生自学自研的提问,按规定时间、规定数量交的,约2/3
另外的1/3呢?
有的说自学自研确实做了,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没有来得及提出问题(他是按世俗的标准进行自学自研的,而不是按我这个老师的具体要求。难怪有的学生总把自学自研说成“预习”)。
有的则坦诚,原本把化学作业安排在最后几天时间的,结果作业太多啦!挨、挨、挨,挨到最后一天晚上,就没有做化学作业的时间了。
还有的更干脆,“老师,我没有问题。你直接考吧!”
一考(自学检测,都是记忆和初步理解型的题目),果然得分不算少,说明真是“学了”。
孩子给我的表情很是“自豪”。
但是说实话,他到底是咋“学”的,我大致猜得出来。他那“学”法,我觉得还不如不学。
因为他学的不是化学,他学的只是一个临时的分数。
我坚持学生自学自研在前、老师依据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在后的模式,已近20年了。
早期,也有个别学生一上来“不适应”,通过各种途径(家长委婉地跟我“交流”、给学部主任反映试图通过领导给老师我施压、甚至给校长发短信的都有)提出“建议老师多讲讲”的。
他们大都被我说服了,最终他们大都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比较“配合”、努力改变自己对学习的认识、积极适应,还有不少把化学学的非常好,作为非竞赛班学生参加全国初赛得奖的。
当然,现在依然有不少这样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旧习、逐步适应了的。
二十年来,那一届届学生升入大学后,由于自学自研的习惯业已养成,他们对大学学习模式丝毫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回校座谈也好、微信聊天也好,都对中学阶段的“自学自研”表示高度赞同。
当然,也许有人会在心里说,“我先不去想适应大学那么远的目标,先拿到当下的成绩再说。”
那么我想请问你,你说的“成绩”,究竟是指什么样的成绩呢?是高考成绩吗?
新高考、考能力,特别注重现场学习能力的考查,这点已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得够多了,请朝前翻看本号文章。
大学要选拔具有深入学习潜质的新生,不可能只考查死死板板的记忆力、背公式套公式、按照熟练套路解题的本事。
于是命题人就拿一些最新发表的文章叫你去读。一不小心,里面就漏出几个你在中学书本里没有见过、你老师又也没讲过的学科名词。你自己从来没有读过书,都是老师替你读、替你思考、替你总结的,只这个把生疏的新名词,就会把你唬住,你还做啥新题?
“不会自学自研”只是一种借口。思想懒惰、不想克服困难、不懂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才是本质所在。
试图通过你的消极怠工,迫使你的老师“回归传统”、向你投降,最终失败的一定是你自己。
这个“最终”结果,不出三年即可显现。
这里顺便说说老师在另一方面的“投降”。这也是不少老师发牢骚、叫苦不迭的“点”——那就是,不敢管学生。
明明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却不敢出手管理。
一管,就去告老师;
一管,可能受到学生当面威胁,包括威胁“举报”;
一管,甚至可能被领导警告、被谈话……
于是有人写了各种文章,劝诫社会、忠告家长。如:
“致家长:请善待每一位老师,老师有多严厉,对孩子就有多真诚”
“请家长感谢每位严厉的老师:老师的严厉,孩子的福气!”
“老师放弃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惩罚”……
也许是因为待过的学校都比较好,学生和家长富有包容心,我很庆幸目前几乎还没有遇到过“被举报”“被威胁”“被警告”等情况。
教师,是社会派往课堂的代表。他带给课堂、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正气和勃勃生气。
比如个别学生上课睡觉,比如个别学生口吐脏字,比如个别学生不好好走路(几个同学横着一字排开、慢悠悠边说边溜达,妨碍后边的人正常走路),比如个别学生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我看到一次、就上前管一次,不管是不是我教的学生。
一个社会,如果学生犯错误老师都不管了,那只能说是下一代的悲哀。
这样下去,社会的未来很难想象。
我是教师,我不想投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