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茬韭菜被割了,又一茬长起来了

 萧武在此 2022-10-10 发布于上海

韭菜,现在已经衍生为被榨取价值的人的代名词了,因为韭菜割完一茬又长一茬,种一次就能实现多次收割,实在是合算。

韭菜是少有的中国古代就一直种植的土产作物,周代,华夏先民就已经用韭菜制酱了,想象一下三四千年前的类似韭菜花酱的食物,是不是很有穿越感。

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中描述道:韭菜,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韭的象形字从金文到篆书隶书都没有太大变化,象形字一般都是华夏民族比较早就接触的事物。上面的非字是小苗出土的样子,下面的一横则代表了大地,是不是很形象?

诗经中载“献羔祭韭”,大概就是用羊羔和韭菜来祭祀祖先的意思,古人祭祖一般都要选贵重的食材,可见韭菜在那时候还是奢侈品,直到晋代,石崇和王恺炫富,石崇冬天让家奴把韭菜和麦苗捣成菜泥招待王恺,王恺自叹不如,王恺的侄子是晋武帝,可见当时韭菜依旧不是平民百姓消费的起的蔬菜。

现代的大棚技术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韭菜,口福不是古人能比的。

韭菜鲜,鸡蛋含有天然的游离氨基酸,韭菜炒鸡蛋把两种自然起鲜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就是最平民化的美食,无需过多的烹饪技巧,一把盐调味就足矣,我的做法是先炒韭菜,加盐炒开再加打好的鸡蛋,让蛋液包裹韭菜凝固,起锅不会水汪汪的一片。

北方人爱吃饺子,韭菜也是饺子馅的好材料,无论猪肉还是虾仁和韭菜都很搭,植物鲜和动物鲜的氨基酸不一样,组合起来的口味更有层次感,不是味精单一的鲜味可以比拟的。

清水涮羊肉则要搭配韭菜花酱,韭菜花的气味浓烈,可以掩盖羊肉一部分的膻味,而且可以提鲜,我很好奇古人造字为什么鲜字用的是鱼羊而不是韭羊。

韭菜的气味重,爱的人顿顿要吃,煮面做汤就要撒上韭菜叶子,怕的人敬而远之,必须把韭菜碎挑尽才能入口,不能理解的常常怀疑是不是强迫症。

佛教原本是不忌肉食的,直到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才开始加入肉戒,之前戒的荤就是指葱,蒜,韭,薤,兴渠,都是有气味的蔬菜,被认为是扰乱清修的心性,萧衍硬是给加了一个腥戒,就是肉食,后世的和尚们多了一戒不知道对他怎么看。萧衍这个人有才,但是给我的感觉很虚伪,自称不喜女色,三次出家,结果生了一堆孩子,口是心非的典型,放现在就叫大猪蹄子。

我不信佛,但对于宗教也算尊重,十几年前和友人游玩,在九华山陪他进香,中午在寺庙吃了一顿素斋,期间有道韭菜炒千张,大为惊异,斋菜里怎么有韭菜,后来管事的僧人说只忌荤食,用的油都是素油等等,原来他们也分不清荤腥,此后对于一众僧尼颇有不屑。

尝试过的最高级的韭菜的吃法是在青岛,选最嫩的韭菜苗切两寸来长的段,填在海肠里蒸,浇之以葱油,颜色清淡,估计没有用豉油之类,鲜到无以复加,不知道是鲁菜的哪支菜系,此后颇为想念。

最便宜的的记录是在蒙城的一个乡镇,走访客户到晚上,等车回县城,车站边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太太在卖韭菜盒子,一块钱一个。现切的韭菜直接码在饼皮上鸡蛋也是直接磕在饼里,整袋的盐撕了小口直接撒,然后封口烙盒子一气呵成,平底锅边上的油泥足足半公分厚,卫生实在堪忧,客户一边替我买了两块,一边怂恿我趁热吃,哪知一口咬下去意外的好吃,可能是高温杀了菌,后面也没闹肚子。因为好吃的缘故,两个菜盒子还没到县城就已经下肚。

人在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孩子挑食最好的办法就是饿两顿,不给零食那种!

孙登科   2022.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