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囊自愈|患上多囊,意味着给生育力打了“死刑”?!

 林浩滔多囊导师 2022-10-10 发布于湖北

多囊自愈|孕前助孕

体重管理|产后恢复

关注后可马上进行1对1咨询

被诊断为多囊,对于很多女生而言是个噩梦,因为它往往会带来排卵障碍的问题,临床上75%的无排卵性不孕是由多囊引起的[1],所以它最容易被打上的标签就是“不孕”

但是,患上多囊就意味着给生育力打了“死刑”吗?

不得不提的一个真相是,多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阶段尚无一种手段可以完全治愈多囊,它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管理,当控制得好的时候,无异于常人,包括月经规律、代谢正常、没有多毛和痤疮、成功受孕等。

祸不单行的是多囊在不控制的情况下,会带来更多不可忽视的中、远期的危害。

很大一部分多囊患者以为,我只要通过药物、促排手段,将卵泡成功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成功受孕就可以了,但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多囊需要解决五大问题

1.不孕: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

2.月经失调:排卵障碍导致的月经失调

3.高雄激素血症和高雄激素症状:多毛、痤疮、男性化体征等

4.代谢问题:糖调节受损、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等

5.氧化应激及炎症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

若不能有良好的控制,近期来看是月经失调、排卵障碍,最直接影响生育力,即便我们选择促排、辅助生殖手段,代谢异常会严重妨碍促排卵的效果、辅助生殖的成功率也会有影响[2]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对未来妊娠过程也会有负面作用

体内高雄激素水平、高胰岛素水平会增加自然流产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高,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3]

孕期子宫内高雄激素环境会对子代内分泌状态造成影响,是子代发生PCOS的重要原因[4]

在未来会引发更多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3]

我们建议要合理备孕,不要因为过度着急,在身体成分、代谢指标、内分泌数据还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受孕,引起不良的妊娠后果,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这一路看下来大家各种紧张各种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就给生育力打了“死刑”。

重点是,我们需要重视并解决实际问题。月经失调、多毛、痤疮、肥胖、代谢综合征、生育问题、炎症问题。

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需重视生活方式干预,改变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体重控制、代谢控制、心理状态调整等。这并不是搪塞或者敷衍,而是多囊的代谢异常必须通过这些方面进行改善,临床上也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首要的、基础的一线治疗手段[5]

换句话说,如果一位女性,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后,能够达到:不胖不瘦、月经规律、没有多毛和痤疮、代谢指标正常,想要孩子的时候就能怀上(自发排卵或者促排卵)。

将实际问题调节至正常状态再开始备孕,解开影响生育力的枷锁,才能达到提高生育力、降低孕期及孕后可能发生的不良风险的目的。

PCOS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 有的患者月经长期出走,但有的患者表现为月经规律,而排卵不定期

◇ 有的患者有多毛、痤疮、脱发等,但有的患者并没有这些高雄激素表征

◇ 有的患者肥胖,但瘦的也不少

◇ 有的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血糖控制不好,但有的患者代谢问题较轻

......

正是因为一个患PCOS的女性可以只伴有某些异常,也可以同时伴有以上所有异常,个体差异极大,如果治疗干预期间,没有对PCOS的正确认识以及长期管理的意识,很容易走了弯路延缓最佳治疗时间,中途可能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需要从饮食、运动、行为入手:

 饮食干预 

1.每日热量:摄入热量减少500-1000kcal,调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例

2.主食优选:高纤维、低GI、低GL

3.脂肪优选:选择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供能<10%

4.蛋白质优选:尽可能挑选精氨酸、组氨酸及赖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质食物

5.营养素补充:维生素B族、叶酸、维生素D、钙、锌、抗氧化剂等

 运动干预 

合理的运动,不仅是减轻体重,还是改善胰岛素感性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助于改善高LH和高雄激素血症,改善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诱发排卵

 行为干预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意识到长期管理的重要性,才有行为上的改变。通过PCOS课程的学习,对PCOS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先有认知,才有行动。”

多囊自愈,“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行为疗法”,缺一不可。

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PCOS患者,少走弯路,让PCOS备孕,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慧,詹维伟,陈晨,等.不同分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3,35(09):60-64.

[2]郁琦.多囊卵巢综合征 郁琦2017观点.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3]陈子江,刘嘉茵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沈丹,王芳芳,姜舟,曲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代发生的远期改变.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3期.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年1月第53卷第1期

作者:阮子祺营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