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经典——泰州鱼汤面

 Languangkfytrt 2022-10-11 发布于江苏

早茶承载着幸福泰州的品质与记忆,早已声名远播。如果说大煮干丝是泰州早茶的开场白,那鱼汤面应当可以称得上是泰州早茶的压轴戏。 

Image

地处里下河地带的泰州,盛产淡水河鲜,“靠水吃水”成就了鱼汤面。“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鱼汤面的汤绝对是那“皮包水”的主力。在泰州的每个清晨,在大街小巷的无数早茶店中,鱼汤面扮演着唤醒懵懂细胞、开启清朗一天的角色。

Image

上世纪八十年代泰州富春饭店的早茶餐厅

《泰州志》记载,富春茶社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至今有着145年历史,据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泰州城饭店中做鱼汤面的第一家。下面的师傅凌晨三四点就要到店里,用小鲫鱼、鳝鱼骨、大猪骨熬汤。那“厚得得”的鱼汤滴到桌子上,用嘴一吹就滚起来,人们美其名曰“龙滚珠”。当时的富春地处坡子街,里下河上街赶集购物的农民常常排队等吃碗鱼汤面,人多的时候要排上半个钟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富春就曾接待过梅葆玖、杜近芳等艺术名家。

汤浓、味鲜、面香,是泰州鱼汤面的特色,尤其是汤,可谓特色之中的精髓,几乎所有小有名气的面馆都是在汤上做足了文章。对老“面粉”而言,面条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汤却不能将就。捧一碗鲜香的鱼汤面,先吮几口浓汤,再就着汤水吸一口柔和却不乏筋道的面条,浑身毛孔顿时打开,一股暖流溢满心田。

Image

泰州鱼汤面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确考。2000年《江苏地方志》期刊有篇文章讲,相传清乾隆初年,泰州城一唤作东亭的年轻人在皇家厨房当御厨,因皇帝久吃鸡汤面而感乏味,就试用活鱼汤下面,被太监告发犯规赶出京城,流落至泰州沿海地区以挑馄饨担子为生。后萌生做鱼汤面念头,在乡民的启发下用姜葱去腥、猪油炸鱼起稠,一时食客络绎不绝,名声大噪。于是取自己与妻子邰娥之姓,挂店铺牌为“东邰鱼汤面”。后随着东台县析置,其后人索性改成“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参加过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奖。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名吃居然有着泰州渊源,并且东台地区在置县之前隶属泰州。

如今,泰州的早茶店五花八门,鱼汤面也是各具特色。而不少老泰州人对富丽堂皇的大堂雅座不屑一顾,宁愿穿过几条巷盯着自己最熟悉也是最馋的那一口。

Image

Image

右图:老凤城面馆鱼汤食材——黄鳝鱼骨

在海陵老城区,有一家老凤城面馆,据称传承了老泰州鱼汤面的传统做法,用料实在,开店多年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味道,以至于有人老远赶过来就为了喝一碗鱼汤。

Image

有人说,姜堰人的早晨,是从烧饼和鱼汤面中苏醒的。恰恰有一家郭二大炉烧饼店,坐拥两大名吃——姜堰大炉烧饼和东板桥鱼汤面,真正称得上是黄金搭档。

Image

Image

泰兴仁和楼每日食客络绎不绝,许多人就冲那一碗鱼汤面。兴化有一家胥三娘鱼汤面,招牌下的“一滴鱼味无穷,一碗满面春风”,着实淋漓尽致。

2016年,泰州出台泰州鱼汤面制作标准。原汤制作程序大致是:猪筒子骨放入冷水锅,煮沸2-3分钟。熟猪油烧热,黄鳝骨炸至香酥;鲫鱼入菜籽油锅煸炒至骨肉松散状态或直接入油锅炸至酥黄。清水烧开,将炸好的鳝鱼骨、鲫鱼、猪筒子骨一并倒入烧沸,汤色烧白后加入猪油,大火烧煮约1小时,过滤出汤后,加清水、猪油继续烧煮至汤浓白;二次过滤汤后,再照上述烧第三道汤。将三次鱼汤合并入锅,加黄酒、姜葱烧透,细筛过滤后即成。

Image

成品鱼汤面制作要简单一些:食用盐入锅,加清水、鸡精稀释后熬成盐卤。大锅沸水煮面,煮开过水后捞出盛入放有熟猪油、盐卤、白胡椒粉、鸡精、青蒜花的碗内,舀入烧沸的原汤,便大功告成。

粗粗看一下这个程序,不禁令人咂舌:小小一碗鱼汤面,居然有这么多复杂的名堂。这样做出的鱼汤色白如乳,入口肥而不腻,面条细滑柔韧,口感软绵并有“咬嚼”。泰州诗人李志兴赋诗:“玉汁浓稠鳝骨香,啧啧称誉满城厢。葱花蒜末金焦醋,嫩生芫荽翡翠光。”如此美食,怎不诱人。

Image

Image

在一个比较悠闲的早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点几样爱吃的早茶,一人一碗鲜香无比的鱼汤面,唠唠家长里短或奇闻轶事,可谓人世间最最幸福的时光。飘过200多年的味道,已经融入泰州人的味蕾基因,对远离家乡的泰州人而言,鱼汤面是一个念想;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鱼汤面就是传说中的泰州老味道。

END


本期供稿: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