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关欣0619 2022-10-11 发布于黑龙江

第(一 )单元     5        1  课时

课题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作课时间


作课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2-14页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3.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课时

教学

重难点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教具

学具

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

板书

设计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

水量统一                每次加入量相同

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作业

设计

 下列物体组合中,都能溶于水的是    

①白糖  ②食盐  ③面粉  ④沙子  ⑤碱  ⑥食用油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

 1.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

2.根据学生意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

3.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书: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4.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

5.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

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学生提出进行实验设想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学生活动

6.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

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进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

8.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

三、研讨:实验发现

1.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2.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1.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

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这样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

教学

反思

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