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校长(小说)

 新用户3134eDv6 2022-10-11 发布于陕西

      三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常常想起自己参加工作时候的第一个校长。

      校长姓刘,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但还浓密,他给修剪得很细致,一丝不苟。平时一直是一身藏蓝色中山装,家里手工纳的千层底儿布鞋,黑绒面子。衣着虽然朴素,但是很干净整洁大方合体,整个人看起来麻利洒脱。校长人有点偏瘦,但精神头儿很好。

      校长没有啥爱好,就是平常老扎个烟锅袋子,一天没有七八锅烟抽,看来是不行的。他不太说话,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静,再一个字就稳。走路安静稳定,说话安静稳定。

      那个时候周日下午大家到校,晚上要开例会。所以,无论周日大家咋忙活,例会是一定要赶点来参加的。

      开会的时候,都是主任——教导主任总结教学,政教主任强调纪律,副校长简单总结一下。校长一直就那么安静地听着,嘴里的烟锅一闪一闪地冒着青烟。临到会议结束的时候,校长把烟锅从嘴里拿下来,搁桌子上磕一下,然后安静稳定地说:“看看大家还有什么事情?生活上的啥事情需要我来帮忙解决的?”

      校长一直就是这么两句话,同事们底下偷偷说,校长讲话老是:枣核扯板——两句(锯)。真的,校长很珍惜自己的话,从来不多说一个字。如果碰到是深秋近冬,校长会问一下给大家过冬的煤球准备好了吗?如果是五月快入夏的时候,校长会问一下给大家降温避暑的白糖绿豆等物品准备好了吗?逢着端午中秋,还要问问粽子月饼准备的咋样了。那个时候的教师节,校长是一定要多说两句的:“今年学校的情况紧张,尽管紧张,但是大家的节日慰问还是一定要尽力来办的。”那个时候我们工资二百多块钱,学校会在教师节给大家发快一千块钱的节日慰问品,比如新兴的煤气灶,煤气罐……价值至少在七八百左右。那一天,学校灶上要做一顿会餐,老师们在学生放学后,要好好的热闹热闹,庆祝一下。大家感觉节日过得非常愉快,校长难得的会跟大家同乐,开几句小玩笑。

      校长跟大家开玩笑的时候不多,但常说的两句话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其实是最没有什么作用的。又不代课,又不操心学生。”他老是说,“其实一个学校只需要一个打铃的人,和一个看门检查进学校大门的人。其他事情,老师们自己都做得好好儿的,有操的什么心呢。——把校长取了,学校的工作照常运转的好的啥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这是校长在拿自己开玩笑,但是大家都更加尊重校长了。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校长其实主要把心思放在了操心老师上。

      校长对老师们的操心,是安静的大撒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个时候,老师没课了可以去操场上活动锻炼身体。尤其是早上学生早读时间和下午学生自习时间,男的打篮球,跑步,足球;女的羽毛球,排球,还有人打太极拳。学校有一群七八个人团队的女老师,她们喜欢健步走,在操场上一圈儿一圈儿的快走。

      那个年代的学校条件简陋,虽然有教学楼,但是教学楼上没有厕所。老师学生上厕所都要去操场上的厕所。女老师们健步走的时候,如果碰到校长上厕所路过,她们会拽着校长的胳膊拉着他走一圈儿。校长给她们拖着拽着走一圈儿,跟大家说说笑。有比较顽皮的,一把把校长的烟锅袋子抓过去,藏在背后:“以后不准抽烟了,把人熏的!”她们假装嗔怒,校长就笑呵呵地说,“对了对了嘛,我尽量少抽。”

      在这样的场合里校长就了解了学校女老师们谁遇到了啥困难,需要学校帮忙解决一下或者照顾一下。比如有年轻老师怀孕了,那么工作上就给适当照顾一下;比如谁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了,那就让适当给点假,学校和家庭两不误就行了。那些有小孩儿的女老师,一般不会给安排班主任,因为她们要上课还要接送孩子,难免出现耽搁这个误了那个的情况。

      当时老师们的工资是要朝上面“要”的。因为工资在乡镇,那个乡镇土老爷们牛气的很,好像老师们挣的工资是他们给施舍的一样,往往拖欠。校长平时老温和的啥一样的,喷到工资拖欠的时候,他就会像发怒的狮子一样,跑政府去发飙。乡镇领导没想到干巴老瘦的个老头儿,还是个惹不下。在工资批拨方面,此后就没再打过绊子。

      所以,尽管校长一再说自己在学校就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大家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校长就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上百老师的学校,难免有个别比较牛气的,但是从来没有敢在校长跟前耍脾气的。我一直都在想,校长这以柔克刚的功夫,是怎么修炼出来的呢?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终于琢磨透了:一身作则,不治而治。

      就比如当时对于老师们的锻炼,有主任就提出来了,说老师们在操场上锻炼,学校显得有点乱,上边来检查了不好看。校长当时没说什么,但在开学初的一次例会上这样讲了一下:“关于同志们在操场锻炼的事情,学校不制止。表面上看锻炼是为了老师个人自己,学校可能也会显得有点乱,但是实际上这是为了工作。老师们锻炼了身体好了,请假就少了。”

      而且,学校有几个乒乓球打的好的,在县上都小有名气。上边来检查的听课的,忙完工作总不急着走。校长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去,把那谁和谁叫过来,去乒乓球室好好活动活动去。”

      校长叫人称服的就是这一点,看问题能看到根子上,而不是表面。他所做的工作,表面上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他说自己在学校最没用处。但是实际上他所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老师们的心坎儿上。那个时候真的很少有老师请假,不是大家个人没啥事儿,大家都自觉攒了,或者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校长还有个怪脾气,不要人叫他校长。他说他姓刘,就叫他刘老师,显亲近。叫刘校长的话,总有点隔阂。所以,学校里的老师,无论年轻的年老的,都管校长叫刘老师。那个感觉,好像学校里真的没有校长一样。

      我们常常说那个时候的老师觉悟高,其实我觉得是校长这个头儿带的好,校长的工作做的好。中国有句俗话,“看样儿学样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学生,什么样的学校。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