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痰湿重、气郁重、脾胃不好消化差、还容易胃胀、舌苔厚腻、爱长痘、爱上火,这样的人是不能乱补的,一不小心就容易补过了,身体越来越差。 这是因为你不知道虚的根本在哪里?补又要补在哪里? 补的方法有讲究,就好像一个房子一样,你想请客人来家里坐一下,你要先把家里打扫干净、收拾东西腾出地方才可以,如果家里垃圾一大推、东西乱七八糟,客人不得见了就跑,这些垃圾就好比喻是身体的邪气,像湿气重、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你要知道自己的情况才能对症去补。 其中呢,脾胃就有着重要的话语权,脾中清气升,胃中浊气降,这一升一降中,脾胃功能才能运转自如,寒热交融。 可一旦脾胃有了问题,身体的平衡会打破,化生津液不足,“水”越来越少,虚热就越重,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一补就上火就是这个原因。 那怎么恢复脾胃平衡呢? 我们进补前,先把脾胃腾出空间,再继续滋补,一定要在脾胃运化的能力之内,要在脾胃壮、身体通的情况下,才能补进去。 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有湿气的祛湿、有瘀血的活血化瘀、有气滞的疏肝理气、有痰浊的化痰理气。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治法治则,辨好气血阴阳、五脏虚实,如果不懂建议寻求中医辩证自己的体质 适合大家的(药补不如食补): 建议你可以熬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陈皮,恢复胃气水平,结合好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的进补规律,选用一些平和之品,如山药、五指毛桃、太子参、西洋参、麦冬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