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论坛|王宪波:肝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与展望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10-11 发布于吉林

肝性脑病(HE)是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肝硬化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越来越多的研究[2-4]表明,中西医结合诊疗在改善HE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HE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借鉴。

1HE是终末期肝病重要的临床问题


HE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精神异常,从亚临床改变(轻微认知障碍)到明显的定向力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死亡风险[5]。轻微肝性脑病(MHE)和West Haven分类0、Ⅰ级HE统称为隐匿性肝性脑病(CHE),West Haven分类Ⅱ~Ⅳ级HE属于显性肝性脑病(OHE)。在确诊失代偿性肝硬化时,有20%~53%的患者存在CHE,16%~21%的患者存在OHE,27%~50%的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发生OHE[6-7]

CHE患者1年内发生OHE的风险为33%,既往发生过OHE的患者1年内复发的风险为42%[8]。即使MHE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仍与病死率独立相关[8]。因此,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是降低HE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2HE定义、病理生理及诊断



2.1   定义

19世纪90年代,HE的概念由Pavlov和Nencki提出。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欧洲肝病学会(EASL)联合实践指南[1]将HE定义为“由肝功能不全和/或门体分流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或精神异常,从亚临床改变到昏迷”。2017年,国际肝性脑病和氮代谢学会(ISHEN)引用了AASLD/EASL实践指南中HE的定义。

2.2   病理生理

HE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以氨中毒学说为核心。肝细胞功能障碍,代谢能力降低,同时门-体循环分流,导致氨等有毒物质进入体循环。氨与谷氨酸代谢形成谷氨酰胺,促进活性氧类的形成,加重全身炎症,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变性、肿胀和脑水肿,引发神经功能障碍[9]。释放入循环的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高氨血症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脑水肿的发展。循环中TNFα升高与OHE的分级密切相关[10]。另外,芳香族氨基酸、锰、γ-氨基丁酸/苯二氮复合受体和肠道微生物等也参与了HE的发病[11-12]

2.3   诊断

HE的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仔细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基础。应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如糖尿病、尿毒症、低钠血症等。脑成像(CT和MRI)可以帮助排除其他颅内病变。

《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2]推荐神经心理学测试作为CHE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传统纸-笔神经心理学测试、Stroop、临界闪烁频率、扫描测试和动物命名测试等已用于CHE的研究[2]。由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早期HE的诊断仍面临一些复杂问题。ISHEN不鼓励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以确定CHE的诊断。因为这种方法虽然理论上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也降低了HE的流行率,且没有改善预测的作用[13]

目前缺乏诊断OHE金标准的生物标志物。血氨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独的血氨水平升高,不伴随临床HE症状或体征时,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征[13]

3HE的预防和营养问题



3.1   预防

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高危人群发生HE的风险,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发生HE的高危人群包括: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既往发生过OHE的患者[2]。对OHE的高危人群应予乳果糖、拉克替醇等预防性治疗。预防第二次OHE发作后的复发,推荐乳果糖与利福昔明联合应用[10]

我国HE管理指南[2]推荐,加强健康教育和营养支持以降低复发风险;此外,指南提出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和安络化纤丸具有健脾养肝、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高压,有助于预防肝硬化相关的HE。北京地坛医院研究[14]证实,MHE增加了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再次入院的风险(HR=5.805,95%CI:3.007~11.206,P<0.001),而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可降低再入院的风险(HR=0.318,95%CI:0.151~0.670,P=0.003)。

3.2   HE与营养问题

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与肝硬化预后不良有关[15],是H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氨血症通过直接肌肉毒性,上调肌肉生长抑制素,损害蛋白质的合成,导致骨骼肌减少。营养摄入不足也会进一步导致肌肉损伤[16]。鉴于营养不良、肌肉萎缩与HE的关系,在治疗HE患者时应更加重视营养评估和实用的膳食指导[17]。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试验[18]显示,基于指南进行蛋白质干预可以改善神经认知测试和OHE的发生。另外一项研究[19]表明,营养咨询与减少再入院有关。肝硬化患者,特别是HE患者,应该进行营养干预,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4中西医结合诊疗HE



4.1   中医病机及分型

根据HE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病属于中医学“黄疸” “神昏”“肝厥”的范畴。《素问·热论篇》记载“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多数学者认为病位主要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加之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导致热毒炽盛,痰浊内生,腑气不通,闭阻清窍发而为病[20-21]。治疗应以豁痰开窍、解毒化湿、通腑泻浊、益气扶正为主。

由于各医家对HE的病因病机理解不同,临床中医证型也分为多种。主要证型[21-24]包括:(1)痰(热)蒙(心)窍证;(2)热毒炽盛、热扰神明证;(3)肝肾阴虚证;(4)脾肾阳虚证;(5)阴阳俱脱证。本病初期湿热郁结,湿热交困,热因湿阻,则阳气受损[25]。北京地坛医院对MHE证候规律研究[26]发现,肝肾阴虚证和瘀血阻络证为主要证候。

4.2   中药灌肠治疗

根据对HE肠源性内毒素学说、氨中毒学说及“肝-肠-脑轴”的整体认识,临床上常采用“通腑开窍”的治疗方法。本课题组提出上病下治、从肠论治的观点,创立了复方大黄煎剂(大黄60 g,乌梅30 g,芒硝20 g)。本法属“急则治标”,取其清热泄毒、釜底抽薪之意。临床研究[27]证实了复方大黄煎剂可降低血氨和胆红素水平,减轻内毒素症,治疗Ⅱ~Ⅲ级HE取得了良好效果。另有研究[28-29]将安宫牛黄丸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发现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认知功能,降低血氨和肝功能水平,安全性良好。

4.3   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

有学者[30]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HE患者新清开方(制大黄、广郁金、败酱草、生白术等)口服治疗,疗程30 d,结果显示新清开方能提高HE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肝功能、内毒素、血氨水平,提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降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比例。卢红治等[31]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独乳果糖治疗)39例、研究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乳果糖治疗)39例,治疗1个月,结果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乳果糖治疗HE效果确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血氨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一项随机临床研究[32]表明,通腑降浊汤联合乳果糖治疗热扰心神型HE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促进病情好转。证实了以“通腑护肝、开窍醒脑、解毒利湿”为治疗原则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HE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4   中成药和颗粒剂联合西医治疗

一项Meta分析[33]纳入11项研究,证实了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HE患者的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和认知功能,缩短昏迷时间。张锋利等[34]将38例HE患者予清开灵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结果证实联合治疗可控制临床症状,降低血氨,保护脑组织,改善大脑功能,促进患者清醒,降低病死率。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中成药,具有护肝解毒、开窍醒神功效,在治疗HE方面发挥优势。有学者[35]对HE患者进行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 vs 70.00%,P<0.05),在促进肝功能好转、改善昏迷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效果较好。一项关于西药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HE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36]证实,安宫牛黄丸联合西药治疗HE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降低转氨酶、胆红素、血氨水平,安全性好。临床研究[37]表明,石军颗粒(石菖蒲、大黄、败酱草)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肝硬化引起的MHE、HE Ⅰ~Ⅱ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血清氨基酸水平、血氨水平。

HE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药给药方式多样,包括口服汤剂、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提取物制剂等。中医药应尽早干预,促进氨等有毒物质的排泄,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高血氨症对机体的损害。根据不同病机、疾病分期、病情严重程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综合判断,整体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扶正和解毒相结合,如过度泻下则伤及正气,不利于病情恢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应用中医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以提高疗效。

5问题与挑战


HE是肝硬化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HE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1)早期准确有效地识别CHE可能会影响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何方便快速地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新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诊断CHE仍需要进一步探究;(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开发基于影像学的方法及神经影像组学生物标志物,为HE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去除诱因、降氨、营养支持等传统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一些新型疗法如粪菌移植、活性炭微球、工程化细菌等尚需更多临床试验评估疗效;(4)既往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HE的研究样本量小,各医家对HE辨证分型有不同见解,尚未取得专家共识;(5)中西医结合治疗HE的疗效值得肯定,但大部分属于经验用药,治疗上缺乏统一、规范化标准,需要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规范中医诊疗方案。

6结语


为预防HE的发生,减少HE相关住院,临床医生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肝硬化患者平时可服用抗纤维化中成药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高压。在优化HE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仍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全面认识HE的中医病因病机,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HE的疗效,形成中医诊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生存率。



引证本文

王宪波, 时克. 肝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与展望[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9): 1969-1973. 


本文编辑:葛俊

公众号编辑:邢翔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