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及百代词曲之祖(文/孙庆忠)

 百年yesuo 2022-10-12 发布于江苏
郁氏文化
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及百代词曲之祖

文/孙庆忠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是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与他的另一首词《忆秦娥·箫声咽》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对后世词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词描绘的是深秋暮色之景,通体弥漫着一股离愁别绪。上阙偏于客观景物渲染,下阙侧重主观心理描摹。通篇结构层次跌宕,情景交融,辞采斐然,浑然天成。

上阙从平林寒山落笔,自暝色高楼切入,通过景色描绘与情景渲染,勾勒出一副烟锁平林、碧透寒山、暝色入楼、凭依愁予的氛围与景象。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漠漠:迷蒙貌;伤心:极甚意;暝色:夜色。

漠漠平林暮烟弥漫如织,寒山一带翠绿苍碧极致。夜色渐浓融入高楼,有人正在楼上愁苦。

下阙自玉阶宿鸟引入,用长亭短亭作结,通过场景描摹与情感宣泄,描绘了一副玉阶空伫、宿鸟急归、问询归程、亭亭相连的场景与心态。

玉阶:玉砌的台阶,喻华贵;伫立:长时间地站立;宿鸟:归栖的鸟儿;长亭短亭:古时设在路边供休歇的亭舍。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在玉石台阶上空然伫立,宿栖之鸟急切翔飞归巢。何处是回归的路程?长亭与短亭绵亘相连。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相比,他所作的词并不多。迄今为止,被认为出自李白之手的词仅仅有二十余首,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这两首了。对于是否是出自李白之手,历来存在争议。

词是中国的韵文之一,也是诗体的分支。萌芽于南朝,产生于隋唐而兴盛于南北宋,流播于辽金,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合宴乐而填写的歌诗。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及平仄上都有规定。至元代,又演变产生了定格中加衬字等更为灵活的表现形式——散曲。

清代陈廷焯《云韶集》云:“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足为词中鼻祖”;明代杨慎《词品》称之谓“为诗之馀,而百代词曲之祖也。”

李清照《词论》指出,一阙好词应具备高雅、浑成、协音律、铺叙、庄重、重故实几个要点。纵观李白的这两首词,应该说完全达到了优秀词的标准。在唐代词的产生之初,能出现如此格律严谨、意蕴隽永、神韵独具、涵义深邃的词,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奇迹!

附:《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