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看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

 西子湖畔v1k8wi 2022-10-12 发布于上海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看什么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世界没有最科学的语言,一旦母语民族失势,再好的语言都将失去地位走向消亡。

谁是最科学的语言

文章图片1

19世纪后欧洲学者构建了欧洲中心论史观

18世纪以后,英、法、德等新兴国家崛起后,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人文史观。欧洲知识界对待中国的态度由仰视变为俯视,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也转变了。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从自身革命的需要把中国塑造成封建落后的代表,作为必须推翻欧洲封建贵族和教会统治的理由。这些后来也成为欧洲文化和种族优越性的依据和其世界话语权的支柱,为它们殖民掠夺全球服务。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拼音文字是先进的代表,象形文字是落后的象征。'在拼音文字中,一个名词由连续的语音表达出来,能够完整地表达一个独立概念,是最有价值的表现思想的方式;而象形文字把名词分解成不同的图形,从而切断了名词和概念、语言和思想之间的连续性,把思想限制在图形的空间形式中,使精神丧失活力……所以象形文字只适用于像中国这样精神处于停滞状态的民族'。'中国人的文字,由于它的文法结构,有许多的困难,特别这些对象,由于它们本身抽象和不确定的性质,更是难于表达'。■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虽对中国很有好感,但他也认为汉语导致中国人抽象思维不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所以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文章图片2

中国拿世界奥数金牌就像弄个乒乓金牌一样简单

这些欧洲人的观点后来也成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满清封建思想斗争的弹药之一,但同时也彻底摧毁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坚信中华文化和语言都是落后的,中国人没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即使退一万步中国能把经济搞好,但搞原创科学绝对没戏。其实这种理论根本不值得不一辩,理由如下:

文章图片3

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数学,数学是逻辑的精华,也是各学科的基础

1、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由外部世界抽象而成的概念和逻辑组成的人脑程序,即使最原始部族的人都可以学会'逻辑思维能力最强'民族的言语。一个正常人说话的过程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语言是抽象思维的产物的性质决定的——说一种语言文字中没有抽象逻辑,就像说一块冰糕里没有水一样荒谬。2、数学是科学之母,中国人连年夺取世界奥数金牌证明中国人逻辑思维不差。如今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欧美人数理化成绩急速下降,英国无耐大力引进上海的数学教育模式也能说明这一点。3、智商测试其实主要测的就是辑思维能力,据西方专家研究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比欧洲人还要高一些。4、在最能体现逻辑思维能力的计算专业中国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在高级科技行业与美国并驾齐驱。华为5G事件后,这几天美国总统和高官都急得语无伦次了。
文章图片4

英国为何三次派教师赴上海取经,学习'上海掌握数学模式'?

至于中国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世界科学中心和中文能不能成为未来世界通用学术语言,我们在这里不作论证。但回顾人类语言演进史我们可以知道,被黑格尔和康德说成是世界最科学的德语,到底是不是真的最牛,缺之不能。

文章图片5

任何人脑语言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智商测试也主要测的是逻辑思维能能力

历代学术语言变迁

欧洲现代民族语言,是被罗马人称'蛮族'三大原始部族用自己的口语,参照罗马人使用的拉丁文新创的语种。直到18世纪才成型,在19世纪哲学、文学和科学大繁荣时,首次得到大规模使用磨合。其表音的拼音文字会随着使用区域和历史变迁不断变化,造成使用民族走向分裂,这非常不利于文化赋能。

人类最早的世界通用语言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一种写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它像汉字一样是单音节的形意音一体文字,其构字方式与汉字一样也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楔形文字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长期以来作为唯一或主要官方文字通行于西亚各族,被广泛应用于记账、计算、书信、契约、政令、法律、祭司、寓言、诗歌等各种场合。历经阿卡德、古巴比伦、赫梯、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等不同语族人传承和使用,日渐成熟,直到公元前后被拼音文字取代,逐渐消失。

文章图片6

古巴比伦人在进行数学计算

一、希腊语是欧洲第一代学术语言

创造希腊语的部族从巴尔干半岛迁移到希腊半岛及其邻近地区后出现多种方言,公元前9世纪雅典附近的爱奥尼亚方言开始兴起,产生了荷马史诗这样的文化经典,雅典语就成了希腊语的主要形式及共同语(Koine)的基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和圣经新约都是用它写成的。

文章图片7

古希腊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其语言是当时地中海通用的学术和商业语言

古希腊人吸收古埃及和西亚文明成果,创造和承载了辉煌轴心文明。许多人认为希腊语是最美最值得敬佩的交流工具,其结构清楚,概念透彻、清晰、伶俐,加上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既适合严谨的思想家的需要,又能满足诗人的要求。其使用范围,远远超过现代希腊疆界,他们沿地中海和黑海建立很多殖民地,使希腊语成为地中海地区通用的商业和外交语言。在亚历山大远征以后,其使用范围一度远达印度。它还长期作为罗马帝国的第二官方语言存在。

罗马帝国分裂后,希腊语成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第一官方语言,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希腊语作这现代希腊人的母语,历经演变传承至今。

二、拉丁语是欧洲第二代学术语言

拉丁语最初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海岸拉丁部族的语言,拉丁语(或称罗马语)的字母表是在公元前七世纪仿希腊等字母创制的。古希腊人在今意大利半岛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可以说罗马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生成的。罗马人讲求实际,对推测和诗意的想象不感兴趣,拉丁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希腊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拉丁语作为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的官方语言,西罗马灭亡后,在漫长的中世纪广泛流通于西欧各地。拉丁语和圣经是西欧各族的初级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和大学的教学和交流的唯一语言。牛顿、笛卡尔等17世纪科学家的著作也都是用拉丁语写成和发表的。经过长达近2000年的大量使用磨合,使拉丁语的体系复杂而严密。其名词、形容词有三个语法范畴:数、性、格;有两个数、三个性、六个格。形容词须与所修饰的名词保持语法范畴的一致。动词分为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两大类。动词限定形式有五个语法范畴:数、人称、式、语态、时态;根据动词的现在时词干结尾分四种变位法、六个时态、三种 人称 、三种语式,两种语态,两个数。

文章图片8

18世纪以前的欧洲大学,拉丁语是其唯一的教学和交流语言

现代欧洲各国的世俗语言都是以本国某部族的口语,参照拉丁语的语法和词汇创造出来。直到15世纪欧洲印刷术兴起,知识加速传播,各世俗语言才从方言丛生的局面走向统一,并在18世纪初步定型。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启蒙和革命完成,以及学校教育的普及,在19世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欧洲文学、哲学和科学大繁荣。在大量使用过程中,现代欧洲各国民族语言日趋成熟,逐渐替代拉丁语成为本国的母语和第一书面语言。

19世纪后拉丁语退出了欧洲各国,成为一种需要保护的近乎死亡的语言——仅在梵蒂冈教廷小范围应用,以及作为学者研究历史的工具语言。

三、法语和德语学术地位的确立

从公元10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作为教会官方语言的拉丁文成为通行于欧洲各地的等神学、学术和外交语言。牛津、剑桥、巴黎、萨拉曼卡、帕多瓦、锡耶纳、海德堡、慕尼黑等欧洲各大学在创办之初就被纲入教会体系内……甚至成立于1636年美国哈佛大学,拉丁语都是它们唯一官方语言,也是师生教学和交流的唯一口头和书面语言。而欧洲正在形成中的各国世俗语言,在当时知识界眼里全部都是不入流的方言,只会制造歧义和混乱,严禁带入学术圣地。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在轰烈烈的大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各国封建王朝和基督教会势力,法国成为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在19世纪初法语才真正成为世界学术语言。

十八世纪法国成为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1770—1830 年)

由于法国很早就是西欧中心大国,在欧洲各世俗语言中,法语成熟最早发展最好。从16世纪开始法国的思想、时尚和语言一直引领欧洲潮流。法语是欧洲上层人士最为追捧的语言,英、德、意、西、俄等欧洲各王室贵族成员都以说法语为荣。自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也都是以法语书写的。

文章图片9

法兰西科学院,欧洲科学的圣殿

成立于17世纪的法兰西科学院一直都是欧洲科学的圣殿,成为欧洲科学交流和传播的中心。18世纪,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批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高扬理性的同时,也促使了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成立,它招生不问门第、不问资产、不计较学历,为法国培养了大批理工科学技术人才。在牛顿科学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出现了《分析力学》、《概率论的解析理论》和《化学纲要》等一批重要科学著作。

第一工业革命后,法国成为欧陆强国,巴黎不仅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法语也第一次替代拉丁语成为大学和科学院的学术语言。

十九世纪德国成为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1810—1920 年)

德语作为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用德语方言翻译的《路德圣经》。随着这本世俗语圣经的广泛传播,众多方言开始走向统一。与法语较高地位不同,四分五裂使德语发展迟缓。在启蒙运动初期法国哲学和科学风行欧洲,德国还没有什么动静,出了一个莱布尼兹还是长期在巴黎做“法漂”,生前在德国境内没什么存在感。不少德国人一直怀疑德语是一种不适合学术研究的语言。普鲁士国王腓特力大帝(1712—1786年)曾说“我和我的朋辈讲法语,和我的下属讲英语,和我的马匹和车夫则讲德语”。

文章图片10

1701年普鲁士王国正式成立,通过兼并实现德国的局部统一,从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也在德语区落地生根。普鲁士及其他分散的邦国对科学教育非常重视,大学教育开始普及。他们首创的导师制以及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许多最优秀的科学人才,使科技术发展很快。普鲁士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统一战争走上工业化道路,也使德国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四个科学中心。

德国科学家不仅创立了细胞学说、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学说,还诞生了爱因斯坦、玻尔、欧姆、高斯、李比希、霍夫曼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歌德(1749—1832年)、黑格尔、康德等德国思想家、作家等创作活动和作品传播,加速了德语的成熟进度。用德语发表的学术著作也越来越多,德语超越了法语成为“最科学的语言”。

文章图片11

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策源地,建立起强大机械、化工、电气和光学等工业

1871年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为德语最后统一提供了条件。统一后的德国凭借强大科研能力,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策源地,建立起强大机械、化工、电气和光学等工业。新工业发展为科研提供了先进仪器设备,使德国在电磁等领域突飞猛进。到19世纪末统一后的德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为了取得更高地位和更大利益,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

英语作为现代世界学术语言的确立过程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1776独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和侵略,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资本主义国家。林肯废除农奴制后,美国利用自己充沛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和继承于英国新教文化和语言优势加快发展,同时出台政策吸引各国人才纷至踏来,使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拔得头筹,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1894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文章图片12

1894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英伦三岛原本是欧洲的蛮荒之地,在西语系列中英语是很差劲的,词汇也十分贫乏。在诺曼征服后两三百年里,法国诺曼方言成为英国王室和贵族的上等语言,英语沦为平民和农奴使用的下等人的语言。在中古英语即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里,连Art这个词都没有。18世纪虽然一些有学者试图把法语和拉丁语的语法应用于英语,但是并不成功。所以纵使英国是欧洲工业革命发源地,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拥有最强海军并建立世界最大的殖民体系,英语在欧洲也只能算二流语言。这在美国崛起后,英语这种尴尬地位与英美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

一战开始后,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抵制德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后者被禁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在西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欧洲形成了两大学术圈,一个是以德国和奥地利为首的德语学术圈,另一个是使用法语和英语的西欧学术圈。1917年美国的参战后,美国23个州将使用德语列为犯罪。

文章图片13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国和美国强烈要求用英语签订条约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三巨头的英国和美国,强烈要求凡尔赛合约不能只用法语书写,必须用英法语两种语言签约。迫于形势法国最终同意了,这是欧洲第一次用英语签订国际条约。此后,由于英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取代法语成为了国际交流语言,至今刚好100周年。

文章图片14

在1900-2015年发表的三千多万篇SCI论文中,有92.5%的论文是以英语发表的

二战前夕,德国希特勒政府出于文化和政治需要,开除了国内五分之一的大学物理学教授和八分之一的生物学教授,这些以犹太人为主的德国科学家大部分去了美国和英国,并以英语发表论文。

文章图片15

三巨头通过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世界秩序和美苏分割世界的方案

1920年以后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二战后,作为战胜国领袖的美国不仅从德国掠走大量科学技术人才,还禁止用德语发表科学论文,终于在全世界形成了“美国中心”的格局。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兴起,奠定了美国在高科技行业的长期垄断地位。

文章图片16

2006-2015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论文语言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引文数据库SCI、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人文艺术引文索引数据库A&HCI)

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格局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科学文献是以英语或俄语发表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苏联的衰落,俄语在科研当中的使用也相应减少。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中超过98%都是用英语写作。英语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唯一的“科学语言”。作为世界唯一学术语言的英语在大量的使用中日渐完善,词汇量已超过一百万居世界各语种的首位。

世界学术语言变迁的规律

西方世界学术语言从古埃及世俗体、苏美尔文、希腊文、拉丁文,再到法文、德文和英文一路下来,揭示了以下规律:

1、语言的地位取决于以之为母语的民族的地位,一旦母语民族失势再优秀的语言都将走向消逝。

一个民族消亡,即使它的语言再好,也不会有其他民族长期帮他继承。比如虽然人们以各种赞美之词形容法语,说它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优雅、准确、严谨,在联合国法语为第一书写语言,很多重要文件在国际上都是用法语书写。但因法国的经济、科学和军事地位的劣势,改变不了英语如日中天的一超地位。

2、世界有优秀和成熟的语言,但没有所谓最科学的语言。

即使象英语、法语、德语这样欧洲新兴民族快速创制的世俗语言都可以因本民族崛起而走强,它们地位高低由其国家实力决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天然或者天生就是学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在理论上都有成为学术语言的可能性,语言本身具有很强拓展和自我构造的能力。

文章图片17

母语民族被肢解和屠杀,其语言命运也不保

3、科学理论、符号、公式等可以嫁接到任何语言中,成为其一部分。不存某种语言没有逻辑,或某民族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可能性,更没有不拼音化就不能现代化的道理。

4、奴隶社会成为历史后,在一个自主发展的民族内部,被作为母语人数多的语言会随着社会平等化过程中逐渐消化掉母语人数少的,而与语种使用人群的社会地位无关。

文章图片18

牛顿上学时的课本只有拉丁文、神学、希腊文和希伯来文

■ 拉丁语在西欧各国长达一两千年的漫长时间一直占据宗教语言、教学语言、学术语言、官方语言的崇高地位。17世纪牛顿上小学和中学的课本只有拉丁文、神学、希腊文、希伯来文,而数学等其他知识只作为课外附加,老师想讲就讲些,不讲也就算了。即使牛顿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上学期间也是如此,只是牛顿运气好在1664年他上大三时,三一学院才第一次增加了一门数学课(看来牛顿时代欧洲学校和同时代中国私塾课程设置差不多;这位教牛顿数学的巴罗教授在牛顿毕业后,把这个数学教授职位让给了牛顿)。但英国的社会发展的实践是'不成熟但使用人数多的世俗的英语,取代了使用人数少但成熟的拉丁语'。■ 随着世俗化的民族国家崛起,罗马教廷衰落,拉丁文的也逐渐式微,到今成了了只有梵蒂冈罗马教廷内部使用的“死语言”。■ 华人在东南亚可能掌握一半以上的社会财富,但其地位很悲催也是同样的道理。<关注本号,阅更多以不同视觉观世界之文化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