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论|招工难成“新常态”应对需要新思维

 新用户20563a3r 2022-10-12 发布于广东
这是一篇五年前写的旧稿,一直放在我的QQ日记里。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近两天这篇日记突然被有心的朋友翻出来阅读。想到几年前已经出现的招工难,现在因为疫情影响肯定在不断加剧(这个可以从这两天广东省委书记亲自到车站迎接湖北归来的务工人员可以感觉得到的,当然其中也可能有政治上的表态意思),我估计招工难,正在成为某些企业百上加斤的负担,一些过分依赖劳动力的行业企业,因为依赖劳工,则可能缺工会成为压垮骆驼的那一根最后的稻草。想到这里,读一读旧文,决定原封不动推送一次,希望能够为一些真正有心人提供一些启迪。

招工难成“新常态”应对需要新思维

覃炜明
 
    顺德企业多数进入开业、招工的节奏。有企业将底薪提了400多元,大企业的保底工资更提高至2800元(注意,这是5年前的数字),约为新佛山最低工资的两倍,但仍有企业招聘者反映今年开年仍存在“招工难”。一位参与了周日招聘会的企业负责人和笔者交谈,用“门可罗雀”形容当天招聘的情况。
 
    显然,从近年各地举行的连场招聘会透露出来的消息,企业招工难,已经名副其实成为了“新常态”,如果企业对这个“新常态”没有足够的清晰认识,特别是没有相应的应变思维,估计将有为数不少的企业要死在有订单没有人做的尴尬上。
 
    招工难的原因,几乎是众所周知了。现在东南西北中都在发展,大家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抢劳动力,在内陆一般城市找到和珠三角企业一样收入的工作,已经不是太难的事情。而像顺德这样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本来企业的盈利空间就很小,要企业再提高员工的工资,对很多老板来说都是一件“拉牛上树”的难事。很多问题的解决,真的不是其中人不会知道其实际的难处。
 
    但是,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对一个以劳动力为主要资源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能够心里自明。但是怎么样应对既缺乏足够的利润支持增加薪酬、又实在太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发展的尴尬现实呢?应对“新常态”呼唤新思维,希望老板们痛定思痛,能够找到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用工之道,留人之方。
 
    现在在招聘现场,经常发现企业打出的是“加薪牌”、“简单牌”、“温情牌”,承诺增加工资,承诺可以借钱,承诺有夫妻房,承诺生熟手均可……这些对刚刚来求职的务工人员,的的确确有些吸引力。但是这样的吸引力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一旦承诺和实际情况出现差距,很多务工人员就会再用脚“表态”。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招聘现场的涌涌人流,其实都是一些“骑牛找马”之辈。企业再用“老三篇”手段拉人,往往只能够拉回一两个匆匆过客。没有实实在在的“新意思”,要留住员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那么到底要用怎么样的新思维应对招工难?不同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有一点可能大家都可以借鉴,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应该树立员工就是合伙人的思维。何谓合伙人?有老板认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能够以企业为私产,能站在企业所有权人的角度,从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上,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尽到全部的心力的人。
 
在企业中,老板当然是企业的所有权人。但是我认为同样的,企业的员工也应该成为老板的合伙人,以同等的企业所有权人的身份共同管理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员工心系企业,想走而舍不得走,甚至根本不想走,只有这样才能做铁打的企业留住铁打的兵,使劳资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而要树立这样的思维,的的确确在考验老板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文化。
                            写于2015-3-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