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能为何与猎人队伍共处十五年?

 知本学社 2022-10-12 发布于山东

 
因为有人为了名利而强夺衣钵,必然要加害惠能。因此,弘忍大师便亲送惠能远走。临别时告诉惠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意思是说:到了含有“怀”字的地方,就停下来;到了含有“会”字的地方,就藏起来。其中的怀,是广西怀集县,就是现在的梧州。其中的会,就是广东的四会县,即现在的广东新会。


惠能逃了两个月后,到了江西的大庾岭,被一个叫惠明的和尚追上了。好在这个惠明善心未泯,经惠能点化后,大悟。惠能指点其到别处后,自己继续逃命。后来到了曹溪,那些人也追到这里。无奈之下,惠能就到了四会这个地方,跟随着一队猎人,共处了十五年。


问题便出来了:为什么要藏在猎人队伍中?而且时间这么长?


有记载,惠能逃难的时候,是被这队猎人救了下来。惠能便借机藏身在这些人中。惠能本来就体小力弱,加入到了猎人队伍,那些追寻他的人,就不太敢接近这些浑身有杀气的人。这是其一。其二,猎人多在深山老林中,野外动物经常出没之处。那些追逐名利之人,都是将自家性命看得很重的俗人,哪肯身处险境?其三,猎人,是杀生的职业。对于一个佛家子弟来说,戒杀是第一大戒。惠能天天见到有动物被杀,对自己心性的守持,又是一个磨砺。对此,惠能大师在其自述留世的《坛经》中如此说: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伍,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惠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自己不杀生,还放生;自己不吃肉,也不干涉他人吃肉。随其机缘而传输道理,感化猎人的心性。

十五年的时间够长久。之所以这么久的隐藏,也是有原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