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由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昊晟堂 2022-10-12 发布于山东

中医五运六气 2022-10-12 16:20 发表于陕西

此病为最常见的角膜病,是角膜盲的首要致病原因"。中医眼科将此病称之为“聚星障”,若失治,可变生花翳白陷、凝脂翳或混睛障。唐老在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时,善于将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融人于中医的辨证辨病中,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唐老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经验予以阐述,与同道共同交流。

1、病因病机

唐由之教授认为,本病总的病因归为风、热、毒邪外感,或体内素有伏火,邪火相搏,上泛于目,侵袭黑睛;或正气不足,不能抗邪外出,邪毒内陷而病情加重,诱发本病的发生。《审视瑶函》云:“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开窍于目,肝主黑睛。因此,黑睛为病,以治肝为主。本病早期多从实热证论治,如肝经风热,肝胆实热,湿热蕴蒸等,治疗应以清热退翳明目为主。有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病者,如肝肾阴虚者,应滋阴清热祛风为主;阳气不足者,可考虑温肾健脾、益气升阳的治法。唐由之教授运用中药治疗本病,不论是急性发病阶段还是抗复发,都有很好的疗效。

2、唐由之教授基本处方及方解

基本处方:金银花、连翘、蝉蜕、蛇蜕、木贼、薄荷、秦艽、秦皮、炒栀子、牡丹皮、赤芍、防风、生黄芪。

该方由四方面组成:

  • (1)清热解毒药:炒栀子、金银花、连翘、薄荷、秦艽、秦皮;

  • (2)祛风固表药:防风、生黄芪;

  • (3)凉血活血药:牡丹皮、赤芍;

  • (4)明目退翳药:蝉蜕、蛇蜕、木贼。其中炒栀子人心肺二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 牛蒡子入肺经,疏散风热。

  • 菊花入肺、肝经,疏风清热,明目退翳。

  • 金银花、连翘重在清热解毒;

  • 生黄芪、防风,为玉屏风散加减,旨在益气固表,扶助正气,助邪外出。

  • 薄荷入肝经,既能疏散头目风热,又具有引经助药以达病所之意。

  • 秦艽性味苦辛平,秦皮味苦,气寒,性涩,同入肝、胆、大肠经,可上清肝胆之阳亢,下消大肠膀胱之湿热。

  • 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行瘀止痛。

  • 蝉蜕、蛇蜕、木贼有祛风止痛,退翳明目之功效。


3、病例举偶

【病案1】高某某,男,12岁。

初诊:2005年7月28日。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痛痒、畏光、流泪20余天。

病史:自2003年3月初次出现双眼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当地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病毒性角膜炎”,经治疗痊愈。此后,如有“感冒”或身体劳累,即容易复发,可同时或单眼发病。2005年7月初,患者家属述“感冒”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就诊于当地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角膜炎”,予抗病毒类滴眼液点眼及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未见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双眼视力下降,伴有双眼眼红、眼痛、畏光、流泪,饮食睡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数。

眼科检查:

视力:右眼:0.62,左眼:0.6,双眼矫正不提高。双眼睑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触敏感度下降。虹膜纹理清晰,瞳孔正圆,直接对光反应正常,眼底检査无异常。双眼眼压指测正常( Tn )(图1A,图1B)。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

治法:祛风清热,解毒明目。方药:炒栀子15g,连翘15 g ,秦皮15 g ,赤芍20 g ,薄荷(后下)10g,钩藤(后下)15 g ,蝉蜕6g,荆芥10g,白芷12 g ,制香附

15g,川芎15 g 。7剂水煎服,毎日1剂,毎次200 ml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图片

图1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荧光素染色像。唐由之教授初诊(200s年7月28日)

1A.右眼,1B.左眼;四诊(2005年9月2日), IC .右眼,1D.左眼

二诊:2005年8月4日。患者服用上药剂,无明显不适。双眼眼红、眼痛较前减轻。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饮食可,睡眠可,二便调。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6,双眼矫正不提高。双眼角膜点状染色较前减少。方药:原方继用,14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05年8月19日。服用上药,无明显不适。双眼畏光、流泪、眼红、眼痛明显减轻,自觉视力提高较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3,双眼矫正不提高。双眼角膜点状浸润减少。方药:上方去蝉蜕加紫草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00 ml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四诊:2005年9月2日。服用上药,无明显不适。双眼磨涩疼痛感基本消失。舌暗红,苔薄黄,脉数。饮食睡眠可,二便调。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8,双眼矫正不提高。双眼角膜点状浸润明显好转(图1C,图1D)。治法:疏风散邪,行气散瘀。方药:制香附15g,川芎10 g ,夏枯草15g,生地黄15 g ,秦艽15g,白芷10 g ,荆芥12 g ,防风12g,薄荷(后下)15g,细辛4g,谷精草15 g ,木贼15g,生黄芪

30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00 ml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五诊:2005年09月9日。双眼已无痛痒磨涩感,饮食及睡眠均好,二便调,舌淡红,脉平。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角膜透明,表面光滑。角膜荧光染色(一)。停服中药观察。

该患者连续毎隔一至二个月复诊,连续十二个月观察,病情稳定无复发。

【病案2】王某某,女,51岁。

初诊:2009年1月5日。主诉:右眼视物不清,畏光流泪,伴耳鸣1年。病史:患者诉2007年9月感冒后,出现右眼視物不清,畏光、流泪,有少量分泌物伴有头胀,就诊于当地医院医院,诊断为“双眼病毒性角膜炎”,予抗病毒滴厭液点眼治疗,好转。后反复发作。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右眼视物不清,伴有流泪,畏光、眼干涩。头胀,耳鸣,月经目前尚正常,口干,夜寐安,饮食可,二使调。舌质红,苔薄,脉数。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矫正不应,左眼1.0,右眼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点状上皮剥脱,下方点状荧光染色,角膜中央可见云翳。左眼角膜轻度点状荧光染色,余大致正常。非接触眼压( NCT ):右眼:16.6 mm Hg (1 mm Hg =0.133 kPa ),左眼:15.2 mm Hg 。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

治法;疏风清热,明目退料。方药:天花粉15g,连翘15g,炒栀子15g.木贼15 g ,密蒙花20g.谷精草15g,桑叶10g,菊花10g,生黄芪25 g 。14剂水煎服,毎日1剂,毎次200 ml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2009年1月19日。服用上药14剂,无不适,自觉右限视物不清,双眼流泪、畏光、干涩好转。偶尔自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点眼。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7,娇正不应,左眼1.0。右眼角膜点染色较前明显减轻。左眼角膜荧光染色(-)。方药:原方不变,继用14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09年2月2日。服用上药,无明显不适。双眼有磨涩感明显减轻,自觉视力提高较明显。头胀、耳鸣症状消除。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

1.0。右眼角膜点状浸润消除,正中见片状较薄云翳,左眼大致正常。中药停服,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寒凉,慎起居,避寒冷。

【按语】
唐由之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病初期,如有较为明确的外感病史,应多从风热上袭论治,一般即使感受风寒之邪,也容易很快人里化热。早期治疗角膜病变还不很严重者,多用银翘散加青箱子、蔓荆子、蝉蜕、谷精草等,配合外用抗病毒的中西药滴眼液治疗,一般效果很好。如出现眼险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症状较为明显者,可以应用新制柴连汤加减。新制柴连汤在角膜病治疗中应用很广泛。角膜在五轮学说中为黑睛,属肝,肝火上炎者没有明显湿热者,多用新制柴连汤。此方实际上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 (1)清肝之郁火:黄芩、黄连、栀子、赤芍、木通、龙胆、柴胡;

  • (2)肝郁久不仅化热,且易生风,祛肝风药物:蔓荆子、荆芥、防风。


一般角膜出现树枝状改变时可考虑使用。如伴有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但注意本方过于苦寒,随着病情变化注意用量和调方。以上三个方子常用于所谓“红肿热痛”者,有些患者可以辨出明显的阴虚津伤体征,滋阴散邪亦较为常用。尤其是在本病后期,眼部表现已无明显“红肿热痛”,即使阴虚体征不甚明显,但考虑火热伤阴,加上部分滋阴药物效果更好。有些反复发作病人,或者经常“感冒”且“感冒"时体温不高者,多考虑肺脾同虚,身体上也会有相应的脾肺气虚的体征表现。

在治疗期间或病情稳定期间,可以酌加党参、黄芪、大枣、白术等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但注意本病发病初期有“火热"者慎用。本病后期迁延不愈者,如属于肝肾不足者,要认真辨别属于阴虚还是阳虚。角膜属肝,肾水生肝木,后期角膜尤其是角膜上皮的生长愈合,和肾密切相关。如阴虚,可予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滋阴清热,阳虚可用金匮肾气丸温阳益气。临床上,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总有些点状浸润者,结合全身之体征,应用金匮肾气丸补肾气以养肝者并不少见,并不是后期就一定是阴虚。如难以明确判断阴阳者,为稳妥也可以先少量用药,小方试药观察用药后身体及眼部病情变化来判断调整。

作者:邱礼断 唐由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