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wuwoliangwang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最新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精品收藏)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

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

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

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

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

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

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

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

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

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

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

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

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

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

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

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

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

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

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

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

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18.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

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3。4~17.1

μmol/L,胆黄素在17。1~34.2μmol/L(1~2m

g/d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

/L(2mg/d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按病因学分类:溶

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

血性黄疸。巩膜黄染是连续的,远角巩膜缘黄疸重,染色深。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阴性

19.charcot三联征: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21.血尿尿三杯试验:①起始段血尿,病变在尿道②终末段

血尿,病变在膀胱颈部,三角区后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

精囊腺③全程血尿,病变在肾脏或输尿管

22。意识障碍: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

觉能力出现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23.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意识障碍,

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

发生障碍

24。谵妄(delirium)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系统急

性活动失调状态

25.嗜睡:病理性倦困,表现为持续性睡眠状态,但可唤醒。

唤醒后回答问题正确,但停止呼唤后又立即进入睡眠状态。26。昏睡:呼唤或推动患者肢体不能使其觉醒。对痛觉刺

激可有较强反应并能短暂觉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27。昏迷:意识障碍中最严重的一个等级,深昏迷时觉醒状态、意识内容以及随意运动严重丧失,可引起巴宾斯基征,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8.深部触诊法包括: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

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29.生命体征包括: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

30.发育正常的指标:①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7~1/8②胸围为身高的1/2③双上肢展开,指端距离与身高基本一致④坐高等于下肢长度

31.营养状态的判断: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的个体差异最小,为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

32.体位分为: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33.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便于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二狭和心衰)

34. 角弓反张:因背部肌肉抽搐而导致身体向后挺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如弯弓,见于破伤风和小儿脑膜炎

35。步态分为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小脑疾病)、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震颤麻痹者)、跨阈步态(腓总N麻痹)、剪刀步态、间歇性跛行

36.间歇性跛行:步行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乏力,患者被迫停止行进,需稍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进,见于高血压和A硬化

37.玫瑰疹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皮下出血3~5mm称为紫癜

38.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

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其大小不等.

39.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

后褪色。

40。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腋

窝(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滑车上;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腹股沟部(先上群后下群)、腘窝

41.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肺癌→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

群转移

胃癌或食管癌→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

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重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

巴结

42。落日现象: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

膜外露的特殊表情,见于脑积水

43。单侧上睑下垂见于动眼N麻痹,双眼睑闭合障碍见于

甲亢,单闭合障碍见于面N麻痹

44.甲亢眼症:瞬目减少(Stellwag征)、两眼内聚减

退(Mobius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下垂(Graefe征)、上视无额纹(Joffroy征)

45.Honer综合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

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面部无汗

46.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

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同时伴晶状体的调节,因此

双眼内聚,瞳孔缩小,晶状体的调节三者又称近反射

47.扁桃体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

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48。甲状腺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功能

肿大分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

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

49.胸骨角(Louis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5cm,由胸骨

柄和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两侧与左右第2肋软

骨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相当第

5胸椎的水平

50。乳房触诊:健侧→患侧,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

上→乳头

51.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通过肺脏排出CO2进行代偿,调节细



发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发热的临床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为37.3℃~38℃;中等度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

2.热型与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fevertype)。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日或数周。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医学教|育网整理。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一、发热的分度(口腔温度):

1.低热:37.3~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二、发热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2.高热期:寒战消失;皮肤发红并伴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1)特点:体温恒定地在39~40℃以上,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2)常见病种: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1)特点: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2)常见病种: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

3.间歇热:(1)特点: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骤降。(2)常见病种: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1)特点:骤升至39℃,持续数天又骤降。(2)常见病种:回归热、霍奇金病。

5.波状热:(1)特点:逐渐上升至39℃,持续数天又逐渐下降。(2)常见病种: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1)特点: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2)常见病种: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