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源自真实的需要

 新用户5345BAE7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前不久,教育部所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劳动课程将正式成为中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正因如此,“劳动教育”的话题,又频频上了热搜。

其实,很多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早已经在行动上加以落实。想起笔者曾参观的一所学校。在学生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学校的陶艺教室,学生可以用陶泥制成自己喜欢的作品,再放到学校自己配备的加热炉中高温烧成陶艺品;版画教室,每周固定时间,学生在胶板上创作并雕刻,然后再涂上颜色,印成不同的画作,这考验学生的细心与耐心;手工作坊,桌子上、墙上摆放着很多木工工具,锯子、刨子、凿子,胶枪、墨斗、锉刀,应有尽有,学生在劳技课上,根据所学内容,不时要到这间教室,在老师指导下制作木工作品。特别是学校利用庭院的空间,打造成一间植物种植室,学生在其中可以亲自种植,培养种子发芽,观察成长的过程,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生命的奥秘。学校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举措值得肯定。但同时,笔者也在思考,如何充分用好用足校内的这些室场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劳动能力做出更好的服务呢?依托课程,保证时间,营造环境,培养能力,这是需要的,可学生的劳动教育如何与真实的生活进行有效对接?这需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真正的落地。想起从刊物上中读到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教育,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来看一看以下两个国家相关做法。
芬兰的家政劳动课是必修课程。蒂姆·沃克老师在芬兰的学校任教多年,据他介绍,芬兰所有七年级(相当于初一)学生每周都要上3小时烹饪课。烹饪课并不只是学习烧饭做菜而已,除了烹调菜肴,擦拭料理台、清洗碗盘等,都是课上的内容。不仅如此,每周的烹饪课还细分为2小时实务课和1小时理论课。理论课学习的是与烹饪相关的实用知识,比如如何制定预算、摆放餐桌、节约能源、健康饮食等。在此基础之上,八年级和九年级的烹饪课则安排学生完成更加“高阶”的下厨任务。沃克亲身参加的,就是九年级的课程,任务是做一桌印度特色的饭菜。在不到一小时内,只有6个学生的烹饪团队,已经搞定了所有食材,制作出一桌印度特色的风味美食:烤鸡熟度刚刚好,印度大圆饼口感酥软,用印度香米煮出来的米饭也软硬适中。饭做好后,他们甚至还有充足的时间坐下来从容不迫地享用佳肴。而在五年级,学生每周要花4小时做美术、木工和手工艺,相对比的是,每周数学课的时间加起来只有3小时。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方面,劳动教育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这才能培养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形成劳动的技能;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要真正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影响学生的生活品质,这样的劳动教育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如果每次的劳动内容只是浮光掠影,或是只为了追求学校特色建设需要,为了已有室场需要而不是为了学生生活需要,那这样的教育指向值得再商榷。关于劳动教育,日本的“山村留学”这一做法,同样很有意思。
在日本,中小学生前往边远的山区、海岛生活一两年,上当地的学校,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被称为“山村留学”,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长野县最早从1976年开始接收山村留学生,北海道、鹿儿岛等离岛渔村也是山村留学最具“人气”的地方。山村留学住宿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住在当家人家,二是住在当地的宿舍里,三是一家人一起移住到小孩的留学地。更多的还是学生们在同一个设施内过集体生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长野县八坂地区,有一所八坂美麻学园,早上6点,广播里播放起床的声音。男孩、女孩分别在一个大屋子里睡觉,听到广播后马上起床,自己叠被子,然后洗漱,15分钟后集中到操场列队做广播体操。山中气温低,孩子们照样早起锻炼。他们每天清晨不仅互相问候,而且还一起对着大山问候“早上好”。如果是在山区或者海岛上学,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至少有两三公里远,在路上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甚至是一些小动物。每天同样的时间,经过同样的道路,能够感觉到随着四季周边景致的变化。
有的是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山村留学的孩子,喜欢上了山村生活,一开始他们并不习惯,比如用洗衣机洗了衣服后会忘了晒,但到后来就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看到当地猎户捕获的野猪之类的,他们也会觉得很新奇,因为这种场景这在城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在山村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春天可以到田地跟大人一起插秧,夏天在山上采野花,秋天采蘑菇,冬天抓野兔。这些不也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教育吗?
有人说,这不就是吃苦教育吗?笔者以为,这同时也是学生的成长教育,更主要的是生活的本身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劳动,如何学习劳动,如何在劳动中获得教育,获得成长。想起笔者在上小学的时候,不但在学校里,教室地面、门窗、校园包干区是学生负责,每天回家,晚饭也大都由孩子在家里负责。一放学回家,大人们都还在外面劳作,孩子们首先要择菜,然后淘米做饭,烧火炒菜,等这些都做好了,大一点的女孩子还要去切菜喂猪,用盆装稻、装水喂鸡、喂鸭,往往把家务活干得差不多了,父母才能回到家,好像每个孩子都习惯这些劳动。特别是在农忙时,哪个农村的孩子不参加田地的劳动?割麦、脱粒、运草,拔秧、栽秧、施肥,这些有的是由孩子协助大人完成,有的是孩子独立完成,而且自然而然,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有时候几户人家的孩子互相换工,一起劳动,非但不觉得累,反倒是一件很期待和兴奋的事。这样的劳动,就是生活的本身,对人的成长,远比前文提到的家政劳动、山村留学更有作用得多。
当然,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再回到我们当年那样的劳动场景中去,可是,还是想要提醒的是,真正的劳动一定是源自真实的生活需要,不能作为一种形式,一种课程拓展,或者每周一次的走过场,要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真正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带来的满足和幸福。这要求我们能够以开放的思维,科学而有效地推进劳动教育,将劳动与学生的成长融合在一起,将学校与家庭的作用整合起来,学生因生活的需要而劳动,也因为劳动更加地热爱生活,从而真正发挥劳动育人的深远意义。这也是笔者在本次参观后所产生的一些联想,与大家一同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