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躬身亲吻这土地:读《乡土中国》有感

 白桦树2008 2022-10-14 发布于内蒙古

编者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谓是法学入门的经典读物,全书分十四节点阐述,节点汇总又是一个完整的乡村社会脉络。本文作者对书中内容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文字使用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文笔细腻,行文流畅,值得肯定。当然,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跟随本篇文章视角,得以感同身受的观世、处世。

作者简介

韦秉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2019级本科生。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于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之中,被费孝通先生浅白易懂、鞭辟入里的语言震撼得有如醍醐灌顶的同时,我的脑海持续播映着蒙太奇式的画面:连绵的肥沃的土地,青嫩的芽苗,沾满雨季湿气的犁耙,庄稼人额边细密的汗滴。这些画面带给我一种安谧又舒适的感觉,连同着排列齐整的文字,一同涌上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作为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稚气未脱时我也曾或多或少地厌恶过培育着自己的那块质朴土地和身边那些“土里土气”的亲朋邻里,一心寻找城市的霓虹灯、咖啡馆和人潮汹涌的商业区,直至渐渐长大才明白,农村的规律之运行、乡土社会的生活之延续,自有其准则、道理。读罢《乡土中国》,自己的种种思考得到印证,自己颇为熟悉的生活也被进行了精致深入的解构,心中难免一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集合,全书从“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一主要观点出发,基于社区研究基础,在乡村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深刻探讨与剖析,是一部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开创性著作。

在我看来,本书的所有观点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历史、社会、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使中国的乡土社会产生并保有着独属于其自身的、不同于城市社会和西方社会的运行规律,这些准则体现在文化传递、人际交往、道德伦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行为逻辑都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如若将全书掰开细看,就可知作者着重阐述的是以下这些内容: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此种社会以“礼”而非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在乡土社会之中,人面对面进行交流,世代经验口口相传,生活历程在口口相传中周而复始,故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差序格局”,即一个人与人关系交叠的网络,这个网络以自己为核心,具有伸缩性,社会交往呈现出自我主义特点;乡土社会为保持其稳定,强调“男女有别”;乡土社会的权力是教化性的;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从欲望到需要(理性、计划),乡土社会逐渐转变成现代社会。

我认为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抓住了乡土社会的现实表象,并透过这些现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在很好地解释中国人的某些行为逻辑的同时,能够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乡土社会、产生对“乡土”的改观。书中种种观点都能映照生活现实,因此在耳目一新、颇觉奇崛之同时倍感亲切。这种观点的新奇感、叙述的亲切感,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中表现得颇为明显:礼俗社会;文字的使用;差序格局。

一、礼俗社会

作者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依靠习俗、惯例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而这一格局的形成,与历史、思想观念的沿革不无关系。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便以农业为生,“舜既躬耕,禹亦稼穑”,持续两千多年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强调重农抑商、以农为本。农人不似牧民逐水草而居,他们需要固守着泥土,又因合作、安全的需要聚集成村落,世世代代延续着耕种之业。

因为村落缺乏流动性,村落之间几近隔绝,而在一个村落之中,人们互相之间了解熟悉,形成了一个个周遭都是熟人、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熟人之间的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是随着时间推移,基于相互信任与依赖渐渐演化出来的行为准则。这样依靠礼俗维系的社会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在法理社会中,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由于对陌生人不了解、不信任,便需要契约,需要签字画押,依靠法律来维系人际关系,现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前身罗马法便是基于社会交易范围的扩大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个独立的村落里,躬耕之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社会交往的范围几乎只限于熟人,他们之间的交往不需要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是根据世代沿袭的、深深根植于心中的习俗规范来加以调节。法从外部调节人的行为,而礼着重于教化,强调调节人的道德思想。在礼俗社会里,每个人对于行为规则从小就熟习,化为了内在习惯,因此维持礼俗的力量是内在的良心。这种严于律己、受拘束于习俗的精神,正体现在儒家讲求“克己”的思想之中,形成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强大思想力量的一部分。孔子言“克己复礼为仁”,认为约束、克制自身欲望,一切遵照“礼”的规范为人处世,才能达到“仁”的要求。“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礼俗社会里,法律没有生存的余地,一旦有人破坏规矩,都以祖先留下的规矩进行处理,而不是诉诸于讼、狱。

以习俗惯例约束人的“礼”是中国人独有的道德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当今的生活。例如,如今在农村,农忙时节各家要互相帮忙,酷暑的“双抢”时节稻田里总是热火朝天;家族有聚餐,要等老人吃下第一口,晚辈们才能动筷,等等。从小,父母就在礼节方面对我要求严格,比如与人说话时不能用手指指着对方;和长辈敬酒时自己的杯子应该放得更低;到了老家需要先在祠堂点上三炷香……小到清明祭祖时墓碑前食物的摆放,大到重阳节全村敬老活动的仪式,都有习俗惯例,若是谁违反了这些规则,就可能遭到他人内心的蔑视、背后的指点。结婚时关于互换生辰、订婚、迎亲等琐碎程序,各地风俗不一,但总是要热闹欢快地弄场仪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其中关于吃食、穿衣等各处都有礼节,根本怠慢不得;农村遇到丧葬之事,从洗濯、入殓再到下葬、守灵、做法事,有细致严格的流程,违反流程就是“不敬”、“不孝”。由此可见,直到如今,乡土社会依然严守着祖先留下来的某些习俗,并用这些习俗沟通天地与内心、自己与他人,乡土社会借助着这些“礼”有序地运行着。

如今,随着社会意识不断革新,人们的法治观念、科学意识逐渐增强,我不禁思考:乡土社会的这些礼俗是否还能延续,它们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它们是否还能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仅仅依靠道德教化是否足以维系乡土社会的稳定性?

首先,我认为习俗、礼节在乡土社会中仍起到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当今部分年轻人对乡规民约一类“繁文缛节”式的东西不以为意,以“封建渣滓”为名大加批判,更无意遵守:逢年过节回到农村老家,不愿意给祖宗烧纸钱,不情愿走亲访友拜年,被逼着叫“叔叔伯伯”时也深感尴尬……依我之见,习俗礼节之类的规范,是祖先们累积多年总结出的一套经验,旨在获得心灵慰藉、维护人际关系与社会稳定。不得不承认,一些习俗仪式过于繁琐,甚至违背科学规律,但只要不是有悖于当今社会公序良俗、剥夺人权、违反人道的习惯,都不应被归入“渣滓”之列。凝结着祖先智慧的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研习得以传承,它们使人心宁、神定,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信赖,使乡土社会产生巨大凝聚力从而得以和谐运行。婚礼程序固然繁杂,但全村人通过“走程序”获得了喜悦、团结;拜鬼神固然荒谬,但祭拜使人更加敬畏生命、珍惜所有、积极奋进;酒席间的觥筹交错固然使人疲惫,但酒精带来了热血、友谊与交心……每一套习俗都有它存在的逻辑,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精神。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礼仪法则依然能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

其次,法治与礼治并行不悖。现代社会讲求法治,但这与礼俗并不冲突。当今社会人们思想不断进步,若只靠道德教化,恐怕难以解决各类纠纷,依照传统方法进行的纠纷解决也难以服众,例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用益物权的设立、相邻关系的处理、共有物的处分等等法律问题。因此,应当在保有礼俗的情况下,进行法治思想的普及教育,使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在以道德教化要求自身的同时,也能时刻警惕,尽到法律要求的注意义务,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由于礼俗统治乡土社会的时间过于长久,人们对法律、诉讼等字眼具有天生的敏感与抵触,例如若有一个人当了被告,全村人都以为他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殊不知,现代的民事诉讼并不涉及道德、是非之争,只是根据事实与法律厘定权利而已。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参与讼争,不必感到稀奇、惊慌,而应知晓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武器的使用方法。这样一来,礼俗教化内心,法律厘定权利、定分止争,礼治与法治的双重保护使得乡土社会更加稳定有序。

二、文字的使用

作者认为,在乡土社会这样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社会里,世代经验通过口授不断传承和保存,后辈走的是与前辈一样的道路,就如“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因此快捷便利的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因口口相传得到经验既为足够,便不需要文字来进行交流。语言、文字皆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只要运用得体,皆能达到传达意思的效果。作者阐明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的象征体系依托词为桥梁,进行着经验的传递、文化的传承,但词不一定需要文字,也可以是声音,是语言。因此,乡土社会是没有文字的社会,但这并不妨碍传情达意,并不阻碍经验累积,并不影响文化传承。

从这个角度出发,城里人所诟病的乡下人因为不识字的“愚”是毫无根据的。乡土社会靠口头语言便可将知识、经验传授无缺,因而缺乏读书识字的环境。文字在乡土社会是充满陌生的事物,不识字并不代表乡下人的智力低下。乡下人见了汽车会惊慌失措,正如城里人见到田间硕大的昆虫也会颤栗一番——各人生长环境有异,知识结构不同而已。在我看来,乡间的庄稼人有着庄稼人独有的世界观、独特的智慧。他们虽然在操作手机里各类花花绿绿的应用程序时抓耳挠腮,在电子屏幕前看到远在外省的儿女的清晰面孔时惊奇震撼,虽然不明白电子转账,更不清楚微信和支付宝、收款码和付款码的区别,但他们知晓四季时令变化,清楚哪一种瓜果应该被安置在哪一种土壤之中,在播撒春天的种子时不用眼睛看,在炙烤冬天的腊肉时不用鼻子闻。他们喜欢赶着入春后的第一场贵如油的雨,把殷红的玉米种子撒进贫瘠的旱地里;他们喜欢在溽暑天气里,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边躲避着蚊蝇边收割着旱地里的玉米;他们在夏天的雷雨瓢泼之前争先恐后地转移屋顶上晒着的玉米粒;他们用豆腐、蛋皮包着肉馅炸了油吃,用滚烫的枫叶的汁水浸润即将被蒸熟的糯米……乡下人的习惯、智慧背后是岁月长久的积淀,他们与自然对话,与简单的美好共处,保有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网络,他们并不愚笨。

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当下时代是网络时代、数据时代、信息时代,随着新科技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领域、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难道乡土社会永远不需要文字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传统的以口头语言为唯一交流媒介的乡土社会正在逐渐解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论断,大多源自其自身经验和理论资源,而自身经历的有限性、彼时侧重静态分析的理论研究特点使《乡土中国》仍充满无限解释空间。实际上,中国的乡土社会一直处在不断变革之中。据学者研究,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通过文字教化重塑了华南社会的意识形态;明清以来,乡村识字率增加,通俗读物在乡间传播。文字逐渐成为各种日常实践场景的必需,“文字下乡”运动也一直接续进行着。在乡土性的中国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充满“流动性”的中国,即中国的基层社会是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乡土”的世界慢慢被打开,逐步接受着文字这一媒介的进入。

其次,现代社会愈发要求文字的使用。步入现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需要使得乡土社会不能单纯依靠口头交流来解决问题,世代流传下来的经验在迅猛发展的科技面前也略显无力,例如新型农具、化学肥料的使用,以及手机、电脑的操作等,都需要文字加以解决。“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现代社会正在打破传统乡土社会封闭、不流动的特点,新型媒介使人际沟通范围扩大,因此,一味固守于传统经验的做法并不能使乡土社会得到永续发展,只有接入文字这一传播媒介,才能使乡土社会并入现代发展轨迹,才能让乡土社会发出时代之声、接收时代之音,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随着我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振兴都需以接轨时代为根基,而文字又是一切了解、沟通、发展之本。在爆竹声声、辞旧迎新之际,某村某屯乡民微信群里开始下起“红包雨”,“谢谢老板”“恭喜发财”的表情包持续刷屏;农民自制的肉肠、囤积的香蕉与西瓜,通过抖音、快手的宣传,被疯狂涌入的订单抢购一空;某村民的火龙果园通过实施精准电子化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工与时间成本,果园主每日乘凉风、品香茗,闲适惬意……文字的使用并不是要将乡下人的知识结构消灭,而是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下,不断追求新的发展,使他们独有的智慧在这个信息时代大放异彩。因此,文字下乡,不是要改变“愚”,而恰恰是为了守住那一份“愚”,并将那一份“愚”更好地在现代社会尽情发挥。

三、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借以指代中国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差序格局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奉行自我主义,强调“伦”(《释名》中说“伦也,水纹相次有伦理也”),看重亲疏远近,私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差序”的道德伦理来发生。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的人犹如分得清清楚楚的、被捆起来的稻草,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间具有明朗的界限,而中国人的人际交往网络是模糊的、变动的。因此,“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差序格局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正遭遇一系列挑战。城市化的不断加深,使大面积的乡村变为城市,家庭不断精简并脱离“大家族”的生活方式,类似于三口之家、“1+2+4”式的小家庭的独立性增强,人际联系由血缘联系逐渐过渡到血缘联系与地缘联系相结合的样态;计划生育政策使亲兄弟姐妹这一血缘中的核心关系圈被破坏,血缘观念被削弱;乡村经济正受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差序”、“人伦”、“交情”等理念遭受挑战,而契约、权利、义务等法律概念逐步进入百姓视野……凡此种种,都使传统的差序格局理念渐渐淡化。现如今,如何看待与理解差序格局的内涵,仍有广阔探索空间。

首先,虽然农村经过经济体制改革,进入现代化进程,但差序格局的观念依然存在。在农村,每每举行家族聚会,依旧要摆上三五桌,叔伯姑婶围坐;红白喜事,光是家族内亲戚的“份子钱”,就堆成一座小山;在很多乡镇企业,更是靠家族关系进行运作。以血缘、姻缘为基础的家族观念依旧顽强生存并发挥着影响。

其次,传统差序格局的内涵正发生改变。如今,家族泛化,原本只包含父系一族的家庭关系网络加入了姻亲一族以及通过认干亲、拜把子结成的“拟似家族”,关系网的扩充带来了浓厚的利益色彩。资源的取得、合作的成功,都有利益杠杆的调节。利益这一因素的介入使得乡土社会趋于理性,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

最后,现代的差序格局具有固定性与流动性兼具的特点。熟人、亲人、“自己人”等“内群体”趋于固定,但关系与资源的有限使现代人临时构建“外群体”网络的现象愈发显著,在乡土社会中,由于资源、利益、能力,农民的合作对象更替得亦越发频繁。

我认为,差序格局的血缘、家族观念基础正是中国人看重家庭、讲求孝顺、寄情故土的依据。差序格局的理念促进宗族团结和睦,稳定社会秩序,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传承。现如今,我们依旧强调“家风”,依旧重视“尊卑有序”,依旧依恋着故土、念想着落叶归根。从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引起的无限哀思,到“神十二”航天员顺利着陆、孟晚舟回国时网友们齐整的“欢迎回家”评论,中国人对“家”这一概念一直难以割舍。如今,差序格局的关系网范围不断扩张,而纯粹依靠感情的人际交往也被掺入愈来愈多关于理性的利益考量,我想这是一种在传统上的革新,是一种在不抛弃家族与血缘观念的前提下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处世准则当然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利益衡量,如选择合同的相对人;但是,历史沿革至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爱家敬亲传统不会改变,那些被划分进我们心中“内群体”名单的内容不会被删改,我们依旧眷恋泥土,我们依然关怀亲人。我们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如水的涟漪向外推开般与外界发生人际关系,只是我们会多带一些理性的思考而已,而这种理性的思考,正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乡土中国》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的思考,通过研究这个自己身之所在、心之所处的社会,我发现自己对周遭的山山水水似乎有了更多的感情。我曾经在乡间的田埂上迎着热辣的太阳光漫步,观察着群山、村庄和农民,试图沿着祖先走过的路,寻找到历史延续至今的轨迹,却一无所获;而那条贯穿古今、通向未来的轨迹,现在在《乡土中国》里找到了。斗转星移,乡土社会始终在跟随时代变化,而那些充满智慧的处世准则则亘古长存——乡土社会自身具有调节性,明白什么东西可变,什么东西不能变;在变与不变之中,乡土社会历久弥新。

我始终觉得,无论城市化进程如何加快,无论新兴的科技如何渗入传统生活领域,传统乡土社会的一些精神内核始终被中国人保有着:尊礼、孝悌、和睦、勤恳……沿袭千年的优良品质并不会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消弭,因为我们骨子里热爱这片土地,便自然地、有意无意地遵守这片土地留下的规则;我们生活在泥土之上,享有泥土的芬芳,便愿意世世代代躬身亲吻这土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6(01):43-4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185.

[3]温海波.费孝通“文字下乡”再省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17(009).

[4]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06):51-58.

[5]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01):21-29.

青苗法鸣向全体青年学人征稿:

主要推送法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类、思想类稿件,体裁不限,论文、时评、书评、影评、案例分析、译文等皆可。

以来稿质量为采用之标准,欢迎篇幅适中、论证详实、观点独到的稿件,来稿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不对作者身份做要求,鼓励本科生练笔发声、交流进步。

为规范用稿,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来稿请以Word文档通过附件发至投稿邮箱:qmfmbjb@163.com,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投稿青苗法鸣”,邮件正文中附上150字内的作者简介(内容不限,需包含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亦可附上照片)。对于所收稿件,我们会尽快安排评审,并在3天内回复审稿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